翻页   夜间
乐旗小说 > 汉末:家祖乡啬夫 > 第四章 王吉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旗小说] https://www.leqi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周家府邸门前被逼聚集的百姓越来越多,时间缓缓来到正午,只见一位身材清瘦,脸色阴翳,还带着些许书卷气的青年男子缓缓上前,环视围观百姓。

    众人见状,顿时噤若寒蝉,百余人聚集之地,居然变得落针之声亦可闻。

    男子正是王吉,年仅二十余已经官拜沛国相,简直令人感到不可思议。事实上,王吉已经在沛国为相五年,刚刚及冠就已经身居高位。

    盖因王吉乃中常侍王甫之养子也,王甫为十常侍之一,十常侍得当今天子器重,权倾朝野,家中族人皆在朝中及各州郡担任要职。

    不过相比起许多只会敛财的宦官亲属,王吉却是有些不太一样。他年少时喜好读书、爱名声,颇有才能,只是性情有些残忍。他担任沛国相的五年时间里,能够晓达政事,断察疑难旧案,发现并抓捕奸邪之徒,才能明显远高于众人

    王吉在为政方面可谓铁面无私,自其担任沛国相以来,就鼓励百姓揭发贪官污吏以及世家豪族内的龌龊之事,百姓但有求告,就算微小如偷了酒肉这样几十年的旧案,也会彻查到底,并且根据律法进行惩处。

    若仅如此,王吉也算得上是位牧守一方的父母官,值得百姓爱戴。

    不过王吉对于律法的理解,显然有些本末倒置了。

    律法并非为了惩处人,而是为了给百姓划一道红线,告诉他们什么不能做,这么做是为了规范人们的行为。

    按照汉代的惯例,为政一方当兴教化,让百姓懂礼仪、知荣辱,通过这种温和的手段,引导百姓向善不去触犯律法。汉朝皇帝更是不断减轻刑罚,推行仁政。

    王吉却并非如此,他不兴教化,只知大兴刑狱,稍有触犯律法者皆以最严重的律令进行惩处。

    就好比弃婴、杀婴之事。百姓们弃婴、杀婴大多出于无奈,因为太穷了,交不起口赋,养不起孩子。

    所谓口赋,乃是对于未成年儿童征收的人丁税,本来只有七到十四岁的孩童才会征收口赋,到了身前的官服,还在其脸上留下了斑斑血迹。

    王吉却丝毫不以为意,将女人尸体踢倒在地,收剑入鞘,而后从怀中拿出手帕,仔细擦了擦脸上的血迹,继续喝道:“将此二人暴尸三日,再与婴孩合葬

    见此情形,众人噤若寒蝉,周琦也是握紧了拳头。

    他已经想起来了,这对夫妇居住地距离此地不远,家中还有一位五岁的儿子,以及一位三岁的女儿。

    夫妻两人弃婴固然不对,可这个时代缺乏避孕措施,他们又家中贫寒,再加上各种苛捐杂税与天灾人祸频发,以致这个家庭根本无力再抚养第三个孩子。

    否则,为人父母者又岂忍心抛弃自己的孩子?

    身为沛国相的王吉不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想着杀人立威。殊不知,王吉杀掉的不仅仅是这夫妻两人,还有他们家中两个幼童!

    失去了父母的孩子,又岂能独活?

    周琦将拳头握得嘎嘣作响,接连深吸了好几口气,这才勉强压抑住心中愤怒。

    眼看众人都被自己的雷霆手段震慑住,王吉却忽然叹道:“沛国境内弃婴、杀婴之事屡禁不止,本相亦知有此举者大多因为家贫,实属被逼无奈。然本相思量许久,却心中甚是不解,相县依山傍水、气候适宜、土地肥沃,为何县内百姓生活却如此艰苦,连养家糊口都做不到呢?”

    王吉环顾众人,问道:“可有人告知本相原因?”

    寂静,死一般的寂静。

    眼看无人应答,王吉猛然拔高了音量,喝道:“去岁春天下大旱,相县依睢水而建却无水渠引河水灌溉土地,使粮食大幅减产;秋季又阴雨连绵,致睢水暴涨,河水漫过河堤,冲毁田地、房屋无数!”

    “干旱水灾频发,以致相县空有肥沃土地却难以收获粮食,百姓每日辛勤劳作却难以果腹。”

    “本相欲彻底根除水旱灾害,不知诸位可愿助我?”

    王吉话音落下,本来都沉默不语的百姓们,顿时躁动了起来,众人全都交头接耳,眼中露出了期盼之色。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