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旗小说 > 转赠大唐秦长青李焕儿 > 第八十六章 再穷不能穷教育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旗小说] https://www.leqi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科举制度的内容和形式从隋朝开始,各朝科举考试科目都在不断变化

    从各个朝代科举设置的科目和形式的变化可以看出统治阶层的用人取向,也反映了不同时代的人才需求。

    隋文帝时期,当官其实很简单的,读过书参加考试的时候仅有策问,也就是对答,到了隋炀帝的时候才开考十科。

    考试形式在各个朝代也有不同,唐朝主要有墨义、口试、贴经、策问、诗赋。

    考试的学生在当地考试合格之后,才能被称作生徒。这群生徒多数都来各大书院,以及皇家学府国子监,李承乾的崇文馆和李泰的弘文馆。

    当然了,崇文馆是贞观十三年之后的事情了,弘文馆现在还叫文学馆,每年只招收38名学生。

    国子监只针对于皇亲以及功勋之子,所以这个有和没有没啥区别,不管怎么培养都是老李的人。

    唐代的科举制度分常举、制举两种。

    所谓常举是指每年分科举行的科举;制举是指由皇帝临时下诏举行的科举。

    太笼统了,实在是太笼统了!

    秦长青就感觉唐朝的科举制度跟闹着玩一样。考试就考考四书五经六艺就完事儿了?

    这么简单的话,秦氏书坊的教课书、练习册卖给谁去?

    好在,老丈人认识孔颖达,这是好事,必须要借着给老丈人洗脑了。

    为了让自己黑掉这群文人手里的钱,秦长青也是煞费苦心。

    “岳父,你可知道为什么我朝有大儒、有术数精通、有明法精通的凤毛麟角?”

    秦长青说的对,自古以来,什么都略懂一点的学生实在是太少了,历史上记载的牛人们始终就是那么几个。

    “为何?”

    “因为术业有专攻啊!”

    随即,秦长青给老李普及了一下上辈子的教育理论。

    换成古时候的话就是,你要把教育分类,要想扳倒五姓七望,你得先优化教育。

    比如:经义、法律、文字、算术、翻译、经济、农学、建筑……你要一一的分开,由专业的人士进行授民,就地弄了一个所为的“武朝”神马的。

    去除诗词歌赋,秦长青对治国、御敌的策略更是碾压群雄,老李就感觉自己有点怕,但好在这是自己的女婿。

    要不然,老李非得牛逼哄哄的喊一嗓子:来人啊,把朕砍了,给秀儿助助兴!

    简单说,秦长青所拥有的本事,不能用栋梁和祖国的花朵来形容了,那是国家宰辅才拥有的能力,还得是名留青史单独立转的那种。

    老天爷对自己是眷顾的,老李很幸运,能拥有这样一个贤婿。

    老李也在心里默默的盘算起来,秦长青现在不能做官,必须要好好的磨砺磨砺,敲打敲打,将来绝对是李承乾最好的辅佐之人

    于是,还是个小胖子的李治给老李发来贺电:我不要面子吗?

    给老李科普玩教育的雏形,老李顿时就闭口不言了,脑海中对这个庞大的构想给惊吓到了。

    尤其是秦长青说,到了一定的年龄,必须读书。

    朝廷建立私塾,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只收取书本费用,不收取什么学杂费用,将教师纳入到国家的一个正当职业,由国家统一发放俸禄。

    还有那句“再穷也不能穷了教育”,直接说到了老李的心坎里。

    说干就干,老李决定回到了皇宫,第一件事就是召集房玄龄和杜如晦、孔颖达,好好的商量一下国家办学的事情。

    这个世道,别人牵头或许不行,但孔颖达牵头,肯定是没问题的。

    老师的选择,也不需要什么五姓七望,孔家人那么多,隐士名儒那么多,只要孔颖达牵头,基本都能请出山。

    那么新的问题来了,普及教育就是向五姓七望宣战,在朝廷和五姓七望之间,还站这一个人,那就是——长孙无忌!

    老李瞥了一眼李焕儿,李焕儿一脸懵逼,你看我做什么?我哪知道你要说什么?

    可很快,大唐的三公主悟了,在老李挤眉弄眼之下,她悟了,“相公,你说的这些都涉及到吏部,吏部尚书是皇帝的大舅哥长孙无忌啊。”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