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旗小说 > 牛男 > 第222章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旗小说] https://www.leqi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A,最快更新牛男!

    牛王庄的花生芽推出不多久,吃花生芽在他们当地便成了一种时尚,都说花生芽美味营养,还能抗癌。

    只可惜牛王庄的花生芽不是大家天天都能吃到的,一斤十五块,就算早起排队能买到,也不是个个都能舍得。再说吃这个花生芽的时候,还要掐头去尾,根须要去掉,花生瓣因为不能难煮,不能与花生芽同熟,也要去掉,如此一来,一斤花生芽能吃的部分,也就剩下几两而已。

    好在水牛镇上这些家境一般的原住民也不是老周的主要客户群,他也没打算从这些人身上赚多少钱,在几个熟人的三催四请之下,还没到年关,罗蒙就上自家超市门口去摆了一回摊。

    时间就选在星期天上午,刚好罗美慧和罗美玲都没上课,就喊她俩过来帮忙,肖树林和猴娃子当然也是要去的。

    “不是我说啊老周,谁家种子论颗卖的嘛?农业站那都是一包一包卖的。”

    “农业站已经OUT了,你到底买不买啊?”

    “买啊。”

    “要点啥嘛?”

    “给我来点韭菜的,再要几个葱头,你这也忒贵了,葱头一个就要五毛?”

    “啧,这咋叫贵呢?等明年春天你把这个葱头种下去,平时炒菜嘛,就摘摘叶子,等到秋天的时候,挖出来一看,哎呦,一个葱头就变一丛了。”罗蒙一边支使罗美慧罗美玲数种子,一边跟这些镇上的人拉闲扯淡小】

    【说】

    那边,肖树林和猴娃子正在卖花生,最近水牛镇上花生芽热销,明年打算种花生的人也多。

    “还好花生不是论颗卖,树林啊,你给我称五斤。”

    “五斤,你明年要卖花生啊?”后边的人就问了。

    “这不是快过年了嘛,顺便把年货也给置办了,五斤花生,吃到明年春天不知道还有没有的剩。”

    “呦,就五斤花生,还想吃到明年?”

    “那不是贵嘛,实在不行,到时候到街上在称几斤花生,掺一掺。”

    “你们家那俩祖宗不闹腾啊?”

    “闹啥?前阵子我就掺了一回,他们哥儿俩没事就抱一篮子花生挑挑拣拣的,忙活了好几天,要我说,那也比看电视玩电脑强。”

    “这样能成啊?要不我也跟你学学?我们家那小子,这才二年级呢,看电视的时候那眼睛就眯上了,照这么下去,都还没念初中估计就得戴眼镜了。”

    “现在的孩子都那样,不是看电视就是玩电脑,眼睛都毁了。”

    “改天我也掺点花生叫他拣拣。”

    “你孙子爱吃花生不?”

    “可爱吃了。”

    “那就成,记得要多掺点,要是掺得少了,他到时候直接全都给吃了省事。”

    “嘿嘿,你不说我还真想不到。”

    “……”

    “你们家打算种哪儿啊?买这么多种子?”

    “阳台上种点嘛,院子里也种点。”

    “你们家院子还没鸟窝大,咋种得下这么多?”

    “过两天打算喊几个人,把屋顶给平了。”

    “啥?要改平顶啊?”

    “可不是,要不然咱往哪里种啊?”

    “那你可要想清楚了,这个弄得不好,要漏水的,再说还得审批呢,怕是没那么容易。”

    “我们那边好几户人一起搞,有熟人,应该没问题。”

    “你们这成本也太高了!”

    “弄得好了,要是能种上几十年,倒也划算。”

    “哎,谁啊?谁要尖顶改平顶啊?”

    “咋?你也要改啊?”

    “我们兄弟几个正商量这事呢,申请都已经提交上去了,不知道批不批得下来。”

    “放心吧,肯定能下来。”

    “你咋知道呢?”

    “咱县电视台的新闻你们没看?”

    “没事谁看那个啊?咋说的啊新闻里边?”

    “说是要搞特色小镇,争取发展旅游业,还打算在菜市场旁边开辟一块自由交易区,让咱们这些种多了菜吃不完的上那儿去卖,不过依我看,真要去卖菜的话,肯定得叫他们收几块钱摊位费。”

    “那要实在太贵,咱肯定不去啊。”

    “晒成菜干,留着慢慢吃也是可以的嘛。”

    “唉,要是能有几分水田就好了,种点莲藕,养点泥鳅,啧啧。”

    “这会儿上哪儿弄地去啊?”

    “咱镇边上那些地,前些年不是好多都荒了吗,这阵子经常看到整地的,明年大概都能种上。”

    “那往后种地的人多了,种出来的东西卖给谁去啊?咱自家也有种啊。”

    “你傻啊?那肯定得往外边卖啊。”

    “放心吧,菜要是种得好,根本不愁卖,现在永青那边好多酒楼菜馆都愿意要他们大湾村的菜,根本不够卖我跟你们说。”

    “听说老周家的菜都卖到香港去了,真牛!”

    “肖树林的篮子还出国了呢。”

    “你说他俩挣那么多钱,以后就都是那个娃娃的了?”说话的人冲猴娃子那边抬了抬下巴。老大在给自家猴孙上户口的时候,写的出生日期比罗美玲小了几个月,于是他就成了家里的老幺。

    为了明年那五棵硕果累累的瓯柑树,罗美玲这丫头很是卖了不少力气,幼儿园里那几个刺头儿都被她一一警告过了,谁要是敢动她弟弟,就等着吃她姐罗美慧的拳头吧。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幼儿园的小朋友们都怕罗美慧,因为她武功高强。至于罗美玲自己,除了爬树,暂时还没谁见她露过身手,打架闯祸那些事都被她姐一肩挑了。

    儿子上学去了,老周的日子顿时空虚寂寞了起来,没猴娃子跟他一起,核桃盘得也不起劲了,也不爱这里走那里逛了,成天不是守着他们家肖树林,就是上四合院这边关心关心各项工作,另外就是每天上山一趟喂猴子。

    这天下午老周上四合院这边关心工作,陈建华就给他说了自己和高*之前商量过的事:“超市生意不错,但是不少顾客反映咱现在销售的生鲜品种太过单一,明年会有不少村民入驻,蔬菜的话,应该不会有很大问题,但也就是蔬菜,肉类水产几乎没有,不过这个也急不来,高*的意思是说,想先增加几样菌类……”

    老周在冬日的太阳下打了个哈欠,问他们家管事的说:“你知道从前在咱们这片地方,姑娘们最不喜欢嫁的是啥样的人家?”

    “啥样的?”陈管事被他问得摸不着头脑。

    “就是种蘑菇的。”老周懒洋洋地说道:“大冷天的,早晨两三点就得起来了,几个人吃得住这种苦啊

    “……”陈管事的缩了脖子,早上两三点,如今牛王庄上人手足了,设备也跟上去了,就连挤牛奶那边,每天开始工作的时间都推迟到了四点半以后,早上两三点,大家都还在香甜的梦乡。

    “咱们这边也没地方搭蘑菇棚了,真要弄,就得在上水村那边,那边地方大,随便要搞几个菇棚都成。”被陈建华这么一提,老周可开始认真考虑种蘑菇的事情了。

    “人手呢?”陈建华问道。

    “上网去招呗,一会儿我让罗兴佑贴了招工启示出去,咱们家网店的铁铁杆粉丝还不少,应该也有愿意到乡下来吃苦的。”

    菌类的品种不少,真要种的话,菇棚也要建好几个,人手自然不能少,这回上彤城论坛招工怕是不好使了,彤城那些家伙显然很享受像现在这样,每个星期过来转换转换心情的,想让他们长期在牛王庄当苦力,估计没那么容易。

    “上水村那边现在可是什么都没有。”陈建华也觉得蘑菇基地弄上水村那边合适,不过那边现在就是个荒村,要啥没啥,之前罗蒙弄了一块地,到现在也还没盖上房子。

    “先盖菇棚,用水不成问题,村里就有井,实在不行,再打一个,电不知道现在还通不通,最好是能把网线也拉起来,到时候先租几个他们村的屋子当宿舍,这事我还得找他们村的人商量商量。”罗蒙说道。

    这会儿又要建菇棚又要建房子的话,老周就有点吃不住,镇上那栋房子这会儿正装修呢,最近这段时间,牛王庄每天的收入,基本上都从那边流出去了。

    至于种蘑菇的技术,罗蒙是不咋担心,如今可是信息社会,种蘑菇也不是啥高科技,多花几个钱找个懂行的人过来教教就行了。

    要租上水村的房子,罗蒙想了想,就给陈刚打了个电话,上水村的村长虽然是崔宝坤,但是上一回见面的时候罗蒙也看出来了,真正挑头的人还是陈刚。

    “你打算种什么菇?”听说罗蒙要租他们村的房子给种菇的工人住,陈刚最关心的不是房租,反而是罗蒙的菇棚。

    “具体还没定,咋了?”这不能怪老周思虑不周啊,这丫手里有灵泉有超市,不愁品质不愁销路,所以就不像从前在外边干事业的时候那样总是步为营小心谨慎了。

    “哦,最早的时候,我也跟人学过种蘑菇,后来因为那几年中蘑菇的人太多,价格不好,就转行做了现在这个生意。”电话那头,陈刚说道。

    “你现在在彤城是做什么生意?”罗蒙问他说。

    “五金。”

    “生意还成?”

    “前些年还可以,现在难了,这年头谁手里没几个钱,是个人都能开店,竞争激烈了,利润就薄得很,正打算换个别的营生。”

    “兄弟你哪天回镇上,咱俩出去喝一杯?”

    “刚好,我明天就打算回去一趟。”

    “那行,到时候你给我电话,咱俩还是去罗景亮那儿?”

    “成,到时候咱见面再谈。”

    跟痛快人说话就是这么干净利落,不像有些慢性子,东拉西扯半天说不到点子上。

    这回罗蒙打算要弄菇棚,陈刚也感兴趣,刚好他又有基础,又是上水村的人,罗蒙觉得这事交给他应该也合适,需要见面细谈的,无非就是利益分配而已。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