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旗小说 > 大明:暴君崇祯,杀出万世帝国 > 第103章 去取一件蟒袍穿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旗小说] https://www.leqi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朱由检微微颔首道:“不错,这郑芝龙确实是一个大海盗,不过此人和熊文灿的关系不错。”

    “你此次南下,就是要替朕去招安他。”

    “朕晋封他为镇海伯,晋前军都督府都督佥事,许他建立福建水师,任福建水师提督,可在大明沿海各处海港停靠、补给。”

    “福建水师的钱粮、军饷,许其自筹。”

    朱由检说完后,王承恩立即躬身道:“臣记下了。”

    说着,王承恩又重复了一遍朱由检的话。

    朱由检微微颔首,然后又接着说道:“如果有可能的话,让他进京一趟,朕有些话想和他说说。”

    “当然,如果他不愿意的话,你也不必强求。”

    朱由检之所以这么说,也是一种无奈,眼下大明在海上的力量,还是有些太过薄弱了,很难对郑芝龙构成威胁。

    而且,郑芝龙身为东亚最大的海盗头子,不敢进京也是可以理解的。

    关键是,朱由检现在还有事,需要郑芝龙帮忙。

    朱由检接下来的话,就是此次让王承恩前去招安的最大目的。

    “王大伴,你此去福建招安郑芝龙,有一件事是最最紧要的。”

    朱由检这话说完,王承恩的眼神也是一凛。

    “请皇爷示下,臣就是粉身碎骨也一定为皇爷办好。”

    王承恩眼神坚定,语气间距的说道。

    朱由检也是面色严肃的继续道:“购粮!”

    “让郑芝龙派出他的船队,从安南、占城、暹罗、吕宋、缅甸宣慰司,不管什么地方,大量购进粮食。”

    “不管他买回来多少,朕都加价两成。”

    虽然这点利润,相对于海洋贸易高额的收益,有点少了,但这也没办法。

    不是朱由检不想多加,实在是囊中羞涩。

    虽然通过晋商走私案,?揉?杖肓怂奈迩?蛄揭?印

    但直到现在,朱由检都没能找到一个可持续的赚钱渠道。

    单指望?揉?镎庑┮?樱?帜苤С哦嗑茫

    所以,他不得不精打细算一些。

    毕竟,大明需要的粮食,不是一个小数目。

    接着,朱由检又交代了一些其他事。

    有些事,他甚至是不厌其烦的反复交代。

    尤其是粮食的事,说了不下四五遍。

    以至于王承恩不得不用纸笔记下来。

    最后,等朱由检说完后,王承恩甚至已经红了眼睛。

    “怎么?不想去?”

    朱由检见状,笑着对其问道。

    “皇爷,臣只是心疼皇爷,祖宗基业压在您的肩膀上,万里江山都在您的身上,您太操劳了。”

    王承恩说到最后,终究还是忍不住哭了出来。

    朱由检看他这个样子,心里也是感触良多。

    世人都说皇帝是孤家寡人。

    朱由检以前的时候,还真不是很了解。

    但经过这几个月,他是真的体会到了。

    尤其是自己明知道结局的情况下。

    每每想到后世的华夏,朱由检的心里都会有一种紧迫感。

    以至于,他每天的压力都很大。

    但却无人诉说。

    这么长时间下来,也就王承恩一个人明白他的难处。

    沉默半晌,他对跪在那里的王承恩挥了挥手道:“去吧,早去早回,朕的身边暂时还离不开你。”

    哪怕心里感触颇多,但朱由检还是不愿在人前显露,哪怕这个人是王承恩。

    “皇爷您保重龙体,臣就先走了。”

    王承恩说完后,擦干脸上的泪水,缓缓退出暖阁。

    “朕听闻南方现在天气也不暖和,多带点衣服。”

    “去针工局取一件蟒袍,好歹是朕身边的大伴,代朕出巡,该有的体面还是要有的。”

    朱由检这话一说完,王承恩再次叩首道:“臣谢皇爷恩典!”

    所谓蟒袍,也是一种赐服。

    就和飞鱼服一样,并不是大明的制式官服,只是一种荣誉象征,取决于皇帝的恩宠。

    当然,到了朱由检这会儿,蟒袍和龙袍已经是傻傻分不清楚了。

    不要说是一般人,就是世宗嘉靖皇帝那会儿,世宗皇帝自己就分不清蟒袍和龙袍。

    正是因为这一点,无数人对蟒袍趋之若鹜。

    等王承恩走后,朱由检对窦美仪问道:“可有兵仗局的题本?”

    后者摇头道:“回皇上,没有兵仗局递过来的奏本。”

    “扶朕起来,朕要去兵仗局看看。”

    朱由检那天那一脚,可是给自己造成了大麻烦。

    闻言,窦美仪有些为难的说道:“皇上,您脚上有伤,要不还是先休息休息吧,奴婢再去司礼监问问。”

    “再者说,方公公不在,您出宫……?”

    窦美仪小心翼翼的说道。

    朱由检闻言,也是猛的惊醒。

    对,没有方正化在身边,自己还是小心一点的好。

    不止如此,就是窦美仪,他也得让人仔细调查一番。

    由不得他不小心,身为大明的皇帝,实在是太危险了。

    “也罢,你让人去问问王体乾,没有的话就让他派人去兵仗局问问。”

    “奴婢遵旨!”

    窦美仪答应一声,就款款而去。

    接下来的两天,朱由检一直窝在乾清宫养伤。

    一边养伤,一边通过往来奏本,实时了解兵仗局的情况。

    他还结合后世的一些经验,提出了一些自己的建议。

    工部和兵仗局这么大的动静,自然瞒不过满朝文武。

    无数的奏本通过通政司,递进了宫里。

    “皇上,今儿个又有数十道题本,都是关于工部和兵仗局的。”

    窦美仪对躺在软塌上的朱由检,低声秉奏道。

    朱由检不用看都知道,一定又是说祖宗制度不可废,不能轻易废除户籍制度。

    他轻轻叹了一口气道:“召内阁辅臣觐见。”

    “是,皇上。”

    不一会儿,内阁的几名大学士,就在一名内侍的引领下,来到了西暖阁(朱由检:没事换着住一住,省得被人摸清了规律)。

    “臣等参见陛下,陛下万福金安。”

    几位阁臣对朱由检躬身施礼道。

    “诸卿免礼。”

    “赐座!”

    等几人坐下后,朱由检这才说道:“这几天的奏本,想必你们都看了,你们有什么想法?”

    “徐卿,你是工部尚书,你先说。”

    朱由检直接点名道。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