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旗小说 > 狄夫人生活手札 > 第一百二十二章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旗小说] https://www.leqi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A,最快更新狄夫人生活手札!

    第一百二十二章

    未进大冕之时,他就跟了珍王一路纵马疾驰入了关西,临走得匆匆,妻子只得半个时辰与他收拾包袱,但其间便服鞋袜多套,其中还有一套华而不浮的华裳,想来也是想好了有些场合他穿得上。

    狄禹祥去霁国,打算见霁国国君的时候就穿包袱里那身黑色印着同色暗纹的。

    妻子对他的衣裳自来用心,就是看着不打眼的便服,用的都是上好又独特的料子,华裳更是用心,这种黑色暗纹是她在京中布铺挑了近百种上等布料,挑花了眼,才挑出了这种料子,因布料本就华贵异常,她在内衬的袖口和衣襟处绣了银丝花纹,雅气内衬,为他做了一身过年的华裳。

    易修珍走前,还想着给他这个为友的师爷挑两身他穿的衣裳,他们身材差得不是太多,易国衣裳宽大,穿出来也不会太显异样

    但见狄禹祥说有,妻子之后又给他送了一身今年新做的,他还略挑了下眉,道,“这个都能为你考虑周全?看来是料到了。”

    狄禹祥好脾气地笑笑,“无论去哪,她都是要备的。”

    如果先前能知道他要去当使臣,她可能就备得不会那么心安了。

    “永叔,”易修珍沉默了良久,起身走到他跟前,拍了拍他的肩膀,凝视他道,“你天资高,学什么得快,霁国话你没用三个月就已学会了,大谷与霁国会搬救兵也是你先于别人提出来的,最早做准备的也是你,且你学识渊博,风度翩翩,自有一番气度,本王找不到比你更适合的人了,你可知?”

    不是他想物尽其用,而是在他手下就有这么多人,每个人但凡身上有一点本事的,他都想拿出来用。

    永叔这次确也是为大易,为他鞠躬尽猝了,从关西到关东,再到大谷,他能安寐整晚的次数,一个巴掌就能数得过来,对得起他的看重,也对得起了皇上对他的封赏,可是,能者多劳,有些事还是要得他先身士卒。

    此去大霁,他是最好的人选,无论他的胆识,学识还有他的人品,外表气度,和他现下对大霁的了解,他都是再合适不过的人形。

    “永叔知道,王爷放心。”狄禹祥一笑,自珍王使令下了后,他未置多词就接受了。

    他拒绝不了,这种时候他说一句拒词,都是不够忠君爱国,怕家人担忧,与她承诺过不上前线的话自也是不能当作托辞,儿女情长在家仇国恨面前,从来不堪一提。

    狄禹祥走前,收到了妻子给他捎来的众多东西,他又写了一封信,告知家中妻子,这次前行,珍王按他们夫妻的意思把兄长给他们的护卫全调回来了,再加上郑非两人,一行八人,珍王也派了死士想护,望她放心。

    狄禹祥走了暗路上霁国。

    郑非经过的事多,一路他们都是扮作霁国人入霁,但霁国耳目众多,他们刚进入国都,找到客栈住下,就有官兵上门相请。

    狄禹祥让他们稍等片刻,换回了易衫,与官兵一道去了霁国宫殿,与他相见的是霁国太子,太子珉。

    太子珉冷眼看着狄禹祥用霁国话与他行过礼,递上国书,他展开一看后,朝他淡道,“这不是易国国君亲笔国书?”

    狄禹祥淡笑,拱手维持着恭敬,道,“印却是国印,国印是我国国君亲赐给我国珍王爷代天行道的,国都离大谷太远了,我国皇上的笔墨从遥远的国都暂到不了大谷,还望霁国太子见谅,太子如觉不妥,日后我国圣上必会再送亲笔国书让霁国国君收藏,以示我国与贵国交好之诚。”

    太子珉一听,笑了,“你很会说话。”

    “太子盛赞。”狄禹祥揖礼,沉声道。

    “坐罢。”太子珉抿了一口桌上的清茶,“我们好好谈谈。”

    “多谢太子。”

    狄禹祥坐下后,殿中一顿沉默,良久,太子珉慢慢开了口,“你的模样。

    狄禹祥随意瞄了一眼,朝太子珉举手一揖,就又给太子珉详说了起来。

    他是近午时进的国都,午时过后进的宫殿,等他把带来的十几个箱子全部说完,已经是日落近夜了。

    宫人来报,说晚宴已经准备好了。

    “想来,你们也知道我父皇病了,现在治理朝政的是我罢?”太子珉挥手请了狄禹祥入座。

    狄禹祥的嗓子都哑了,就算如此,脸上的笑未变,“在下知一点情。”

    “嗯,那你说说,你们打算用什么办法,让我国不帮大谷?”知道他们送来的不是美人珠宝,而是眼前这些个东西,太子珉一下午到现在都感兴趣极了。

    “一来我们大易会与贵国订立互不侵犯契约,二来契约订立后,但凡今日所带来之物,或者贵国对我国有看得上眼的东西,只要你们能提出相对应的物类,我们两国之间可以相互引入……”

    太子珉一听,脸一下就冷了。

    相互引入?这就是易国来使的谈判?

    狄禹祥笑了笑,干哑着沙哑的喉咙继续道,“像贵国的蔬果举世有名,我妻子就极爱吃贵国产出来的紫葡,有一种贵国的青果子,极能止呕,她怀孕时候也是爱吃至极,还有贵国的牛羊肥壮,我国珍王就极想知道祠养之法,贵国有些香料是我们易国闻所未闻,见所未见过的,在下曾有幸见识过一两种,想来,想来……”

    说到这,他喉咙哑得已经说不出话来,不由干咳了起来。

    也许是听了他对霁国的夸赞,太子珉的嘴边又有了点笑,听狄禹祥连咳嗽都咳得沙哑难听后,他挥了下手,“这些都要详谈,你用完宴,就在我这里住下,好好休息一会,我们明天接着谈小说

    狄禹祥一听,知道他的休息也就是一夜,明天还是得继续,他不由心底苦笑了一声,表面还是朝太子珉恭敬地一揖礼。

    等坐到宴席上后,午时未着一粒米,说了一下午话也只得了太子珉几声哼哼的狄禹祥看着满桌摆的泛着油光的油腻牛肉,桌上摆的红色美酒,头皮不禁发麻了起来……

    那厢首位的太子珉见状,嘴角一挑,这才真正地算是高兴得有了点笑模样。

    等萧玉珠听闻狄禹祥从霁国平安回到大谷与关东的驻军处后,她二话没说,领着一干小儿上了马车,往冕城最大的寺庙奔去。

    陶夫人紧随其后,在马车里还跟二儿陶将抱怨,“你爹又要打仗了,你狄婶娘要去上香都不叫我一声,我叫她她跑得比我还快。”

    陶将已年近十岁,早听习惯了自家母亲的唠叨,充耳不闻地握着本兵书在瞧。

    陶夫人一见,只得把六岁的三儿陶兵抱到怀里,在他耳边任自唠叨,把陶兵苦得小脸都是皱的,但碍于自家娘老子已把他困在怀里,他无处可逃,只得在他娘说到兴起的时候,轻点一下头,以示赞同。

    这厢两家夫人都往寺庙跑表诚心去了,张夫人怕她家老头子回来得知情况后知道她没去,又免不了说她狼心狗肺养不熟,连忙差了下人赶车,她也跟在了其后。

    几家夫人在寺庙总算一起汇合,在下人浩浩荡汤的相拥入进了寺庙,寺庙嫌他们来的人多,主持派了副主持全程领着他们上了香,进贡了香油钱之后,就忙不迭地送他们走了。

    “我觉得那主持和尚看我们的眼睛不对……”前后左右带了差不多十来个丫环婆子家兵的陶夫人挤在了张夫人的车上,跟张夫人报道,“凶得很,我每次来都如此,不像个出家人,张夫人,你说我们是不是拜错寺庙了?”

    张夫人嘴里情不自禁地念了声“阿弥陀佛”,看着陶夫人那一脸的不忿,真是不知该不该告诉她,以后出来可别带这么多人了。

    她的丫环们个个都叽叽喳喳的,一张嘴顶十张嘴,再加上她这个当夫人的再吆喝几句,佛门静地顿时就变集市了,和尚能欢喜才怪。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