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旗小说 > 钢铁时代 > 第一百三十章 扩建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旗小说] https://www.leqi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钱虎勉强的接受了杨元钊的命令,答应带人修着一条路之后,被杨元钊提溜到了之前组装拖拉机和研究钢构的院落里。

    这里表面上还是以前的样子,可是钢构房多了几个,有些是钱虎建造的,有些是后来工人建造,围墙也进一步的扩大,占地达到了十几亩的样子,分门别类的有各种各样房间。

    这一处地方,现在已经变成了类似研究所的地方,之前跟着钱虎,在这里学过电焊,或者是组装过拖拉机的,有基础的人们,没什么事情,就回来到这里,这里会出现比较奇怪的东西。

    这些奇怪的东西,都是杨元钊基于后世理念制作,制作的机器,暂时不方便流出去的,会放在这里,供这些工人使用,这栋房子成为一个小型研究中心,专门进行一些新的东西的研究

    走到院落之中,杨元钊随口说道:“你先等等!”说完,推开了一个门进去的。

    留下不知所措的钱虎,还有几个曾经学习过电焊的人,杨元钊进入到了研究房间,这个房间,说白了,是一个大的库房,只有杨元钊一个人可以进去,是为一体机做掩护。

    关闭房门,进入一体机之中,在图纸设计里,忙乎了半天,杨元钊带着几块铁板出来了,铁板看起来很奇怪,在后世非常常见。

    水泥路,已经不多见与城市的道路,城市道路之上,更多的都是沥青的马路,高标号的沥青,加上各种筑路机械,共同构筑了后世的高效率,借助着的机器铲掉和重新修筑,这样更快的完成公路的升级换代。

    水泥路,曾经一度成为城市里面靓丽的风景。杨元钊记得,自己小的时候,就见过水泥路,勉强记得一些东西,那就是铺设的水泥板。

    水泥路,更多的考虑耐用性,不考虑承重和冲击力。很少采用钢筋混凝土的结构,只是合理的调配沙子,这个比例问题,暂时杨元钊没多少的精力,他可以把李明生暂时调过来,加上水泥厂的一些大师傅。共同研究,到底怎么样的比例,适合水泥路,即便出了问题,也没什么,毕竟,这个时代。公路的效果还很单一,在重型载重卡车没有获得巨大的突破之前,水泥路更多的只用承重几吨的东西就可以了。

    当然了重型卡车是一个研究方向,有现在的东西作为基础,杨元钊相信他可以很快的把他们研究出来,到那个时候,这个道路或许就没多大的作用了,但是要想实现。需要到几年之后,伴随着包头的基础进一步的夯实,从国外引进大量的科研人员,高标号的沥青都有可能搞出来,水泥路,就会退到另外的一个领域之中,比如机场跑道。或者是一些高标准的公路,再不是道路的重点了。

    钱虎看到杨元钊拿出来一个怪模怪样的东西,心中一阵阵的嘀咕,这玩意到底是什么。在杨元钊的命令下,几个人把这个铁盒子给堆砌来,却发现,是四四方方的一圈。

    钱虎是个聪明的,几在于设备本身,李明生没有想过,杨元钊的设备会如此的强大,可以节约极大的人手,让混料这一步影响水泥生产的重要环节,变成了机械操纵,大大增加的生产效率。杨元钊对于水泥的生产一知半解,勉强的组合起来的设备,在李明生看来,有不小的浪费。

    就拿混料来说,混料室的庞大,一次上百吨,只用去了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这样的效率,不会影响生产,混料室的利用率不高,是一个大问题,现在一天水泥的满负荷生产,不过是800吨左右,混料最多6小时,就可以完成这个工作量的,哪怕只是白天上班,混料室大部分时间,也是空着的,在李明生看来,这就是一个浪费。

    杨元钊也没想到,李明生的想法已经超前到了这个程度了,合理布局,留有余量,但不浪费,这是比较现代化生产模式,混料这一环太强,甚至连粉碎也有巨大的余量,制约着水泥厂的生产效率的,就只有的煅烧炉了。

    这是水泥的最重要的一项,李明生一个人,一个煅烧炉都有些支持不下来,因为感激杨元钊对于他的帮助,他没有藏私,从工人之中挑选出来十几个机灵的,特别是有一定的经验的,耐心的教导,现在已经初具成效了,也不用一天到晚的盯着,这等于是把他解脱出来了。大风小说

    虽然说,徒弟们眼光也好,水平也好,根本就无法跟他相比,生产的效率也不高,达不到九成五以上的成功率,比起其他人,还是高很多,八成五以上成功率的,一共有7个人。八成五这在一般的水泥厂,已经足够了,这7个人,就成为了扩大根基所在。杨元钊找到李明生的时候,还没等杨元钊说原因,李明生就递上来了这么一个计划,关于水泥厂的扩建计划。

    扩大水泥厂的生产,一直都在杨元钊的计划之中,他本以为,当水泥厂稳定运行了半年,或者一年之后,培养出一批不错的工人,这样在扩张,扩大生产,就顺理成章了,没想到,李明生就给他这么大的一个惊喜,解决了煅烧炉的瓶颈,有7个可以发挥李明生八九成实力人盯着,他完全可以把水泥厂的生产规模,再扩大三倍以上。

    整个水泥厂的环节,粉碎和混料,都是最基础,只要有点力气,就能够在混料和粉碎车间干,这两个车间,是最容易出来,只要完成了纪律性和配合性,然后上手一段时间,不是油滑之辈的,成为工人不难,可是在煅烧车间,基本上都是技术活,除了跟着李明生的那些,可以用经验和眼力,判断整个生产情况,其他的,比如说进料,混合配比,都是技术活,在一般的工厂,没有两年三年,别想出师,即便是在这里,哪怕是大师傅在待遇配合之下,尽量的来教,也不过是让有基础的上手快一点,剩下的,还在慢慢巩固之中。

    “工人如何解决!”杨元钊几乎是皱着眉头的看完了报告,点出了一个重点,问道。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