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旗小说 > 钢铁时代 > 第二百四十二章 农业发展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旗小说] https://www.leqi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四月,和煦的春风,吹过了包头的大地,草如同是焕发了青春一样,从土地上面冒出来,麦田之中,翻起了一层层的麦浪,科学的种植和管理,哪怕是对包垦公司最仇视的农民,也不得不承认,包垦公司耕种的这些土地,收益,是远远在他们种植的之上,还没有最终的收割,还有一个多月,有经验的人已经可以判定,产量大概在250斤以上。

    要知道,哪怕是在河南山东这样的人口稠密,大部分都是熟地的地方,小麦的亩产量,也就在130150斤左右,这等于是说,一亩地多收了一石左右粮食,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代表着一个壮年男子,几乎快3个月的口粮。

    一石小麦数量不少,要知道,本身在几种主要的粮食之中,小麦的亩产量是最低的,甚至还不如谷子,更不如高粱和玉米这样的高产作物的,可是小麦是北方民众的主要粮食,以面和馒头为主体的北方,小麦又是必不可少的,在合理的使用化肥的情况之下,小麦的亩产量上升,这会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在工农业指标之中,农业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指标,这一次的小麦收割,代表着第一次的收益,相对于工业,伴随着各种轻工业的逐步投产,包头的工业产品,开始逐步扩展到整个北方,越来越高涨的收益,让工业生产达到指标,已经完全没有问题了。相反,真正的瓶颈,落到了农业生产上面。

    本来,杨元钊也没有打算,一下子,依靠着一季的小麦,就完成这个工农业生产的组合任务,这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毕竟,小麦的亩产有限。在种子没有获得良好的提升的情况之下。化肥的提升,也就是一百多斤的样子,哪怕亩产达到300斤,600万亩。也就是18亿斤的小麦。看起来非常的惊人。可是跟农业指标之中,农业生产的产值达到1亿5000万美元,也就是3亿大洋的这个数字相比。还有不小的差别。

    上等白米的价格,也不过是一元30斤,面粉要稍稍多一点,一元可以买到40斤到50斤的样子,18亿斤的小麦,全部做成面粉,且销售出去,也不过是几千万大洋,跟3亿这个数字,有一个不小的距离

    粮食的生产,在某种程度上面,是必要的,无粮不稳,没有足够的粮食作为依托,任何变革都是无法进行的,所以哪怕有这个工农业生产的组合任务在,杨元钊也不会随随便便的放弃小麦,转而生产经济价值更高的作物,那样的话,粮荒足以毁灭他在包头所作出的一切努力,甚至埋葬他的心血。

    完成这个农业生产任务的关键,还在于棉花,现在,已经签订合约的,大概有800万亩,从去年冬天到现在,又陆陆续续增加了100多万亩,对于想要加入到包垦公司的,杨元钊绝对称得上是来者不拒的,土地无论到任何时候,都是一个巨大影响力的东西。

    800万亩,未来,在小麦收割之后,可能还会有一个巨大的提升,就而在整个包头的腹地,也有密密麻麻的农民,在田地里面,辛勤的劳动,虽然,现在不是佃户,也不是农民,而变成了农场的工人,严格的纪律和管理之下,所有人都记得是谁改变了他们的命运,所以都勤勤恳恳的耕作着。

    四月中旬,所有的棉花温室,开始忙碌了起来,去年的600亩,今年的20万亩,数量上,足足增加了300多倍的,这关系到今年整个种植任务的,甚至还包括了明年的纺织厂的原料,虽然有印度的棉花和美国的棉花,一定程度上,可以支撑整个棉纺织厂的满负荷运转,可是棉纺织厂继续扩张下去呢,没有一个充足的,良好原料环境,怎么可能获得更高的发展,最关键的是,杨元钊常常提到的居安思危,外国人是靠不住的,一旦印度和美国的棉花来源断绝,棉纺织厂,一定程度上面,会变成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没有原料,空有这么多的工人,又怎么去占据市场。

    棉纺织厂目前的总产量还少,还是在整个西部活动,没有触及到英法的传统区域,一定程度上,还没有引起对方的重视,可是一旦重视起来,以列强的势力,断绝原料进口肯定是第一个做的,然后就是通过官面的威逼,巧取豪夺了。

    杨元钊苦心经营的包头,不可能为他们做下嫁衣,从这方面说,他必须未雨绸缪。

    不但杨元钊非常关心棉花的种植,各大的股东们,也经常的参观种苗培育基地,20万亩的种苗培育基地,60万亩良种基地,这些都是为了棉花种苗来准备,特别是后者,3倍于温室大棚,也是采用温室的方法,只不过没有营养钵,也没有更加密集的科学指导,只是按照一定的流程,种植种苗,可能种植出来的,比单独的营养钵的弱一点,可是数量更大小】

    【说】

    去年包头销售的少批棉花种苗,已经在整个西北掀起了一场风潮,从包头流出的少量种苗,虽然比不过包垦公司精心种植的,也比他们之前种植的强很多,每一亩地皮棉收获,少则多上七八斤,多则多了十来斤,这可是皮棉啊,算下来,整体的收益,绝对可以称之为极高,一亩地多了两元三元,相反,买种苗的钱才多少。

    往年,棉花产量激增的情况之下,或许在往年,会因为丰收或者数量太多而波动,可是自从有了棉纺织厂,几乎是敞开了收,无论丰收还是什么,有多少要多少,甚至棉花的价格还会涨高一点。

    中国不乏聪明人,闭塞的地主们,也不都是愚昧不堪的,他们会看,会听,有实实在在的利益的情况之下,销售根本就没有障碍,这不,哪怕远在山西和陕西的,都会派人前来收购,只是缴纳了定金的,已经有700万亩之多,哪怕只是这个数字,整个西北棉花的种植面积高达1500万亩,哪怕不能达到包头的产量,以5060斤皮棉来平均的话,就是9亿斤,这足以支撑明年扩建之后的纺织厂的生产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