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旗小说 > 钢铁时代 > 第七百零八章 宁波船政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旗小说] https://www.leqi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并行工程,从江南造船厂扩充开始,就已经融入到了江南造船厂的骨子里面,单独对一艘船来说,并行工程提升的并不多,可能一艘船建造所需要的时间,不但没少,反而还增加了,可是对于整个船厂的效率而言,却是极大的提升,8个万吨船坞,一年1213艘船,这已经是大部分船厂的生产效率了,可是对于并行工程而言,却是可以生产27艘,几乎提升了一倍以上,在生产这些的同时,还生产了大量的小船,这也是江南造船厂效率惊人的根本原因。+◆

    差不多43.7万吨的船坞总额,年生产能力爆发到极限的话,效率几乎达到了船坞的也就是说,每年造船能力全开的话,几乎是200万吨,这样的商船生产能力,在全世界的船坞之中,也算是难得的佼佼者。

    目前,就这些小型船坞,一方面是作为并行工程对于大型船坞的补充,另外一方面,就是实行渔民海军的战略,相对于江南造船厂的盈利能力,渔船的生产,更加被杨元钊看重。

    从上海下船,确定渔船设计之后,杨元钊这已经知会技术人员,在并行设计之中,兼顾生产速度的同时,让渔船的生产效率提升到最佳的程度,故而在年产27艘万吨级货轮的可怕效率之下,小船坞的利用率更高,几乎达到了7倍,这还是船坞大部分生产小船的前提之下,没有最大效果使用的结果。

    三龙渔船在之前就已经确定定型,这段时间。累计生产出2500吨和1000吨以上的远洋渔船,800吨近海脱网渔船。陆陆续续的在江南造船厂下水,这样小型的。不超过1000吨的渔船,全部采用焊接的技术,特别是300吨以下的,甚至可以不用,或者少用船坞,架起来就可以施工了,只要人员够,生产起来速度快多了。

    从年前开始,江南造船厂累计生产吨以上的渔船17艘,800吨拖网式渔船32艘,500吨125艘,300吨以下的343艘,生产速度极为惊人,几乎平均下来,一天都好几艘。

    庞大的生产能力,在小渔船上面尽显无疑,可是生产出来的东西。迟迟不见有人领走,全部资料和加工费,都是由西北银行负责的,原料直接从西北运来。需要多少,就运来多少,工钱也是由西北银行拨付的。从来都不见减少,这么多船堆在这里。总不是一个办法小说

    在1913年的正月刚过,3月多的时候。西北银行终于有了动静,一直都静静的放在泊位之上的快600艘船,被一次性的提走了,甚至为了开走这些船,江南造船厂还临时的聘请了一部分的船老大帮忙,这其中还有部分的外国人。

    拖网式渔船,基本上都是机帆船,依靠机器运作,经过了西北的改进,使用的都是燃油,要开行他,很简单,可也不是随随便便一个人上来就可以的,上海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是整个东方的大都会了,会开汽船的,还是少数。

    跟随这些船只一起的,是西北银行的一个经理,名叫郑伯勤,百万渔民,十万渔船的的风浪的情况之下,去海里面打渔还是相对比较危险的。

    杨元钊完全没有想到是这个结果,正在为难的时候,宁波的张謇出现了,张謇作为中国著名的学者,实业家,早在西北出现之前,就投资实业的,一手建立了纱厂,后来也算的上是南方最早的一批靠拢西北,到西北购买机器设备开办工厂的人,他在西北那里得到了甜头,知道西北的机器都是物美价廉。

    这一次,西北成立渔政公司,规模比较大,动静比较大的,几乎沿海的通商口岸,大型一点的城市,都涉及到了,这让张謇看到了机会,拖网式渔船,本就是他最先引入到国内的,只不过生不逢时,当时的渔船的可靠性太低,价格又比较贵,现在,几年过去了,又是江南造船厂的新产品,应该值得信赖。

    张謇的到来,让西北很高兴,银行直接给了较高的待遇,因为这个渔政公司,可以作为全国的样板,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这是人之常情,如果这个宁波渔政公司运作的好,赚到了钱,而且是大钱的话,对于渔政公司本身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宣传,不用多说什么,自然有人过来加入,中国从来都不缺这样后知后觉的聪明人,这比西北强行的推广强的多

    简单的介绍了远洋渔船之后,张謇就心里有数了,依靠着张家在宁波的影响力,牵头成立了这个渔政公司,并且找来了30家左右的豪强作为合作伙伴,这些豪强,实力在宁波这个地方算是比较强的,可跟张家比起来,就远远不如,更别说是西北和杨元钊了,不过地主豪强是本地土著,这些人又是张謇亲自挑选出来的,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历史悠久,最少的也在宁波200年以上的,长的几乎是600年。

    600年,哪怕孤身一人,开枝散叶起来,也是一个庞大的家族,姻亲之类的都众多的,张家找到他们也就是看中的了他们的人脉,果然,在筹备之中,西北银行没有怎么的出手,宁波的地方商人,从渔民和家丁之中,聚集了差不多3000人左右,进行的初步的培训,使用的居然是张家曾经从国外进口的那种拖网式渔船。

    现在,远洋渔船都生产出来了,正好接着公司成立的档口,把船交付给他们,300吨以上的渔船,基本上都拨付给了宁波渔政公司,一共是200艘左右,还有一小部分的渔船,都是200吨以下的,数量不多,就是三四十艘的样子,主要是当地的地主,买给族里的,也算是一件善事。

    宁波渔政公司就这么的就成立了,总股本大概是1500万元,购买了7.5万吨的渔船,共计200多艘,在成立之初,会在近海进行尝试,当熟悉了之后,会转向远洋,甚至是世界级渔场,进行远洋的捕捞作业。

    船队在宁波稍作停留,200艘左右,被放在了哪里,剩下的都是一些较为小型的,300吨以下的,数量却不少,差不多要350艘了,第二天一大早,船队转道南下,他们的目标,正是千里之外福建。,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