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旗小说 > 钢铁时代 > 第八百四十八章 戈壁铁路计划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旗小说] https://www.leqi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巨大的汽笛声,远远的甚至还传来的回音,极少数从事过海员工作的战俘,很清楚这是什么,这是抵达海港的声音,其实在货船开始放慢速度开始,他们就知道,岸边快要到了,终于到地方了,他们的命运,或许会从这一点上面决定。

    30艘万吨级货船,每一艘一百多米的长度,连接起来,数公里的长度,整个世界上面,能够一次性的停靠这么多货船的港口,都屈指可数,可是上海却能够停靠的下,不但是主港口,而且一些辅助港口也都停的下。

    此时的上海,已经跟几年前完全不一样了,依托着江南制造总局,加上革命党的退让,西北开始扩建了上海港,上海曾经是远东的金融中心,冒险家的乐园,在西北投入了巨资之后,已经成为了西北体系之中的一个重要城市

    相对于后世,长江水道的利用,被西北发挥到了极致,为此,杨元钊甚至不惜亲自上阵,对于长江水道的难以清理的险滩进行清理,一体机分解功能,无视很多的东西,哪怕是在水下,只要有明确的指向,也可以收取,剩下的,又是海军陆军的动用,炸掉了礁石,让长江水道的通行能力大大的增加,一万吨以上的万吨级巨轮,可以直接上溯到武汉,仅仅这一点,长江的运输能力,就远超过世界上大部分的河流。

    后世长江,比基尔运河的水量多了数倍的情况之下,航运只有基尔运河的几分之一,根本原因就在于上面无数横着的长江大桥,而现在,西北从最开始,就避免了这种情况,60米以上的高度,甚至不用专门制作长江船,都可以让大型万吨级以上的巨轮上溯到长江水道。从武汉到上海,千公里的水道,会成为中国南部天然的通道,几十条铁路都比不了的。

    以长江为中心。西北建设了一个庞大的经济带,加上众多新城,长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枢纽,不但承担着内陆物资向外运送的职责,也肩负着从国外进口的大量基础原料。机器设备进口工作。

    之前,因为三家分立的关系,西北在上海的投资,多多少少还借助着江南造船厂和江南大家族的名义,现在,甚至亲自接下了胶州湾,跟日本在山东正面的对抗,对于上海,也开始加强了控制。

    本身,革命党就开始退让了。他们从来都没有获得过上海的控制权,在西北露出了对上海的兴趣之后,他们没有选择对抗,主动后退,这大大的减少了西北的麻烦,从谋取青岛开始,就大规模的增加了在上海的投入。

    为此,每年西北投入在上海港的资金,都在3亿美元以上,正是这样庞大的投入。上海港绽放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港口的吞吐量不停的增加,此时的上海港,已经形成了年吞吐能力超过800万吨的庞大港口。新修建的上海码头,还有货场,在两年多之前,还是一片海边的滩涂,而现在,却成为了整齐的港口。巨大的塔吊和天车,堆积如山没有达到内燃机的程度,却已经是蒸汽机车的极致了,130公里左右的平均速度,160公里左右的极限速度,在铁路局专门为他们开行的专线上面,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开行,3天的时间,几千公里的路已经开出去了。

    火车终于停下来了,跟着他们一起来的德国人,呼和的命令着他们下车的,当他们走下火车的时候,却看到了一片黄沙漫天的景象,所有人都绝望了,这里难道就是他们生命的尽头么?

    黄沙漫天,没错,他们用了3天的时间,深入到而来西北的腹地,确切的说,越过了西北的精华地段,从上海穿过了江苏,安徽,河北,山西和陕西,这些都是中国传统的人口稠密地区,也是发展的比较好的区域,火车在这些地方没有丝毫的停留,而是继续向西。

    越过了这些传统的发达地区,就进入到了人口稀少,地广人稀地区了,宁夏,甘肃,青海,最终抵达了这一片沙漠,这是中国第四大沙漠腾格里沙漠,而这一批战俘来到这里的目的,不是挖矿,这个沙漠是人口禁地,或许下面有某种矿藏,可是即便到了后世21世纪,沙漠之中挖掘矿藏,都是一件难以解决的事情,更别说是现在,除非有黄金,钻石之类的高价值矿藏,否则这些矿产还是放着吧。

    这些战俘来这里的目的是修路的,没错,就是在恶劣的,人迹罕至的大沙漠自重修路。任何地方,在恶劣的戈壁,特别是高原隔壁沙漠之中修路,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哪怕是西北拥有大量的机器设备,也是一样,依靠着人数众多的生产建设兵团,西北完成了一条从西安,穿过宁夏,甘肃青海,一直通往乌鲁木齐的铁路,但是也就这么一条,还不是三线的,而是双线的,特别是进入到新疆的,还是单线的,由此可见修建的难度之大。大风小说

    就是这一条路,解决了西北进入到新疆的难题,让一直都孤悬于外的西部几省,跟西北结合到了一起,人口,资源,财富可以得到比较顺畅转移,短短几年的发展,比过去几十年,甚至几百年,都发展的快。

    可惜,任何的发展都有瓶颈,交通问题,成为了制约西部几省发展的最大问题,西北也想要解决,可是千头万绪,各方面问题太多了,当充沛的人力资源,经过了几个部分的分流之后,剩下的已经不足以解决西北的交通问题。

    欧战开始,特别是德国俘虏了大量战俘,甚至愿意进行劳务输出的时候,杨元钊的心思活泛了起来,战俘的出现,让西北看到了解决恶略条件之下,或者是小煤窑,小矿开垦的可能,杨元钊却在静思之后,发现了对战俘利用的最好的方式,修建铁路,真正的把西北跟西部的几省连接在一起,利用便利的交通改善西部省区的恶劣环境,争取把他们的资源和土地优势彻底的利用起来,成为未来中国的核心和根基,而不是边疆和不稳定区域。(未完待续。)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