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旗小说 > 钢铁时代 > 第八百九十六章 艰难研制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旗小说] https://www.leqi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青霉素是二十世纪关于药品最伟大的发明,恐怕从某种程度上面,没有之一,现在因为杨元钊的这么一个蝴蝶,提前诞生在了世界之上了,而诞生的地点就在包头,而不是后世历史上,由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医学家接力完成的,这个翅膀扇动的有点大,原因就在于故意。如您已阅读到此章节,请移步到:中文.

    夜幕下的西北包头特别市,宁静之中,透着繁忙,汽车已经在包头普及了,最低档次500元的价格,对于很多高级技工而言,可能只是一两个月的工资,车流也提前与自行车,出现在了包头和西北的其他城市,现代化的城市雏形尽显。

    高层建筑,红绿灯,公安巡逻和交警,如果还有一个穿越者,在这个时代,进入到包头之后,几乎不会以为自己穿越到了清末民初的时代,这或许不能够跟后世发达的北上广相比,可是跟其他的一些城市相比,已经分毫不差了。

    包头是整个西北,乃至中国的核心,从1908到1914,短短的6年时间之中,包头从一个小小县城,人口不足5万,逐步发展成为了一个超级大城市,哪怕拥有更多的地盘之后,逐步把曾经包头的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向外移动,可是已经形成的超级城市雏形的包头,还是累积了足够的人员,在20世纪初,一个足足有1500万以上人口的庞大城市,成为了现在的包头新区,一个规模庞大的城市。

    大量的产业外流,让包头完成了职能上面的改造,从原来的轻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城市,逐步的转向,政治,经济,科研为一体的中心城市,而青霉素就诞生在位于包头的其中一个研究所之内,包头第一生物研究所。这是从包头研究所之中分出来的,最重要的一个研究所之一,也是累积投入最大,拥有研究人员最多的生物研究所。

    逐步发展的包头。研究的门类越来越深入,分类越发的细致,科研人员越来越多,原来,一个巨大的科研基地就可以把大部分的门类纳入其中。现在,这个研究基地已经分开了,遍布到了西北的各个方向。

    有些是考虑到工厂,比如说,金属研究所和材料研究所,为了方便,放在了炼钢厂和特种钢厂的旁边,动力研究所则放在了汽车城。除了这些近水楼台先得月的项目,剩下的,也开始按照门类分开了。生物研究所就是其中之一,他从某种意义上面,只是5大生物研究所之一,主要的研究方向是药品,确切的说是抗生素一类的药品。

    磺胺成为了西北赚钱的聚宝盆之后,广谱的,针对大部分的病菌产生作用的抗生素,就进入到了研究者的视野之中,人们第一次发现,原来在特定的药性之外。还有一种药物,对于大部分的细菌都有不一样的作用。

    在第一生物研究所之中,有针对磺胺一类的药品进行深度研究和开发,研究它的药理结构。找清楚到底是什么发挥作用,

    时代,是中医传统没有断绝,没有经历长时间战乱,甚至革命的情况之下。哪怕不用青霉素,用其他的方法,也可以较大程度的缓解感染造成后果,所以这个不确定的东西,很自然的就放弃掉了,这也是后世没有关于青霉素的成方留下来的根本原因。

    从后世而来杨元钊,很清楚青霉素可不是只作用于伤口感染,故而他会向这个方面倾斜更多的力量,原始的有关青霉素的记载,加上一些初步的理论,足以指点方向,让研究者在初期不至于茫无目的的研究,用最快的速度,找到所研究的对象。顺带的他把他所知道的有关青霉素的知识,都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了研究人员,这些研究人员,就按照这个途径开始研究青霉素,并且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首先是用显微镜,确定青霉素的结构和形态,在明知道它的作用之后,接下来,就是如何提纯和增加单位面积的单位问题了,事实上实验室里,在明确的指导之下,只用了3个月,就完成了实验室的提纯,并且从每立方厘米2个单位开始,缓慢的提升,逐步的提升到了3040个单位。

    科技的每一步,都需要无数累积,见惯了后世的数百万单位,杨元钊几次都有些郁闷,穿越时候,为什么没有带药品过来,就算是普通盘尼西林片,也是几十万,甚至是上百万的单位,几十个单位的青霉素,太低级了,在他看来,完全就不是药物,哪怕已经在病理学实验之中,对于小白鼠等动物效果不凡,在他看来,起码要过千个单位,才能够有足够的作用。

    在杨元钊的否定之中,在杨元钊直接干预给与大量的资金和人员之中,青霉素的研究团队不停的扩大,从最开始三五个研究员,逐步带出来成百上千个,只要有足够能力,对于青霉素的研究达到了一定程度,他有任何一个新的想法,都可以另外一个研究课题,正是这样不计成本,甚至是有些浪费投入之下,青霉素的研究从一开始,就没有遭遇过瓶颈,哪怕是缓慢,却也依然稳定按部就班的向前发展小】

    【说】

    时间,就在不断研究之中,逐步过去了,在杨元钊看来,青霉素的一切都被他点破了,按照这个理念来说的话,这个成品的药品,或许会在很短的时间之中,就出现在西北药品的序列之中,填补磺胺的空白,副作用更小,威力更强,并且使用的范围更广,可惜命运似乎跟杨元钊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哪怕一切都按部就班的进行,青霉素也很快的找到了,可是从简单的菌株到浓度足以发挥作用的药品,西北最少走过了4年,甚至更多的时间的路,坚定的步伐缓慢到了极点,也就是到1914年的初春,才勉强生产出足以作用于人体青霉素,也就是在一个立方厘米的范围之中,拥有完整而且纯净的上千个单位的青霉素成药,在得到了这个结果之后,第一生物研究所,在确认无误之后,在第一时间,就通知了杨元钊。(未完待续。)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