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旗小说 > 钢铁时代 > 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 陆军大动静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旗小说] https://www.leqi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107动静逐步的大了,即便冯玉祥也知道了,日理万机的他最开始他没有在意,最开始没有关注的原因在于,他的所有精力都被另外一件事情给拖住了的,这件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让冯玉祥都亲自处理,是因为他可能会影响整个陆军的根基。

    陆军最大一件事就是,从1916年开始,海军部扩大了海军陆战队的规模,陆军需要向注入力量,保证这个扩大顺利的完成。陆军是三军之中,最早成立的,也可以称之为其他的军队之母,无论是空军,还是海军,从成立到发展,一直到他们拥有了自身的造血能力之前,大部分人员和编制,都是从陆军调集的,对于此陆军也很无奈,抽调的大部分都是精兵强将,对于陆军是一种伤害,可对于选择的军官而言,去了海军和空军,有更好的发展,对他们是有利的。

    海军陆战队一直都有,在海军成立之后,就拥有了一个师的编制,后面扩大到了一个军6个师,后来就一直保证这个数字,只不过,伴随着太平洋的诸多岛屿的落手,海军需要控制的地盘太大了,一个个的小岛,最大不过是几百平方公里,一些小的,只是一个岛礁,陆军即便占据下来,也很难的对他进行控制,最终,还是决定交给陆战队,6个师的陆战队就有些不够了,最终确定下来60个师的规模,150万人。

    一下子从15万左右,提升都150万,提升了10倍,这种情况下,以海军陆战队本身的实力,很难的完成这一次扩张工作的,这一点整个军事委员会也非常清楚,这下子,就找到了陆军的头上小说

    陆军对于此,也是无可奈何,好在之前海空军成立的时候有过先例,这一次的数量很多,陆军向陆战队支援的也只是大部分的军官和大概45万左右的士官,这部分对于陆军来说,只是战争潜力和未来发展减少,不会对基本实力有太大的影响,这也是陆军最终接受下来的原因。

    从陆军之中,先就意向上面进行筛选,主要选择个人素质较好的,能够会水就更好了,选拔标准要强于普通的陆军士兵,却要弱于特种部队,如果只是两三个军,全部都是特种部队的标准,这没有什么问题,可是现在是要成立最少60个师,150万人,这样全部都按照陆军特种部队的标准,就有些不合时宜了,必须进行调整,基本达标就可以了,不过要求大量基层军官和士官,最起码也是志愿兵,剩下的,基本上会征召新兵,以陆军的士官和基层军官为基础,建设新兵营,进行训练,然后逐步的扩大编制。

    事实上,这样的工作,从1915年开始,就开始小批量的进行了,毕竟岛屿的建设和驻扎,需要时效的,最开始投入的力量并不大,后面,伴随着时间的延续,投入的力量会逐步的增加,最终达到可以守卫整个岛屿的程度。

    从去年到今年,岛屿兴建的工是真正向外攻击的军队。

    能够成为军官,成为中国陆军后备力量的军官,他们一方面有眼光,另外一方面,也有各自的渠道,他们很清楚,中国已经太强大了,即便是世界上所有的强国,都集中到中国的周围,要想在陆地上面,打败中国,也是不可能,英法德美,如果没有陷入到战争状态之中,他们全部加在一起,战争的动员能力都不是现在中国的对手,更别说在他们陷入到世界大战的消耗之中,中国反倒是趁着这个机会,不停的发展,已经超过了他们的想象。

    作为军人,作为一个有天赋,想要有作为的军人,他们之中的大部分,都不希望在安逸的生活之中消磨自身,中国跟其他的世界各国都不一样,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年轻国度,古老是因为,中国的历史古老,中国拥有着五千年的恢弘历史,传承从未断绝过。年轻也是因为,中国从沉沦之中,重新崛起的时间太短暂了,才不过是短短的八年时间,八年之中,中国从一穷二白,奠定了如今的强国之姿。

    就千万陆军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而言,究其本源,就是从当时包头的54混编协发展起来的,快速的发展,展现了中国强横之外,也带来了一个问题,中国的高层太年轻了,就拿现在中国的几大巨头来说,冯玉祥跟蒋百里同岁,都是1882年出生,到现在不过是36岁,36岁,在军事成熟的国度,可能最多就是一个上校军官,作为中层军官的巅峰,已经相当不得了了。

    二战美军统帅,在44年被授予五星上将军衔的麦克阿瑟,在成为少校的时候,已经35岁了,借助着一战美军参加战争,才成为上校,如果不是战争的缘故,他还在少校的岗位上,慢慢磨着资历。

    同样的情况还出现在众多的美军和英军的序列之中,能够以40岁的年龄,登陆将级,这已经是不得了的事情了,可是这一点,在中国被打破,目前34岁的冯玉祥和蒋百里,全部都是五星上将,是上将之中最高的,一个作为军事委员会的副主席,陆军总司令,一个同样是军事委员会的副主席,西北军校校长,都是军人身份的巅峰。大风小说

    他们踏足将级的时间,同样是在7年前的西北立足一战上面,到了的俄罗斯一战,又跟随着中国打败俄罗斯,收回了蒙古之后,踏足到了中将军衔,基本上都是在中国军衔的最高峰。

    除了他们之外,蔡锷同样才36岁,张孝淮也不过是37岁,小一点的35岁,30岁左右的上将也不是没有,他们就差了那么几岁,最多不过是10岁,可是地位却天壤之别,当然了,他们或者是踏足到西北军中晚了一点点,或者是生不逢时,却只能够跟他们竞争,无论是天赋,还是根基,他们都完全无法相比,要等到他们都退休了,恐怕新一代的精英也都成长起来了,他们成为了在中间的尴尬一代。(~~)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