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旗小说 > 钢铁时代 > 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 被解职的指挥官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旗小说] https://www.leqi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幸运的逃回来的有65辆,可是美军陆军可以看到的,最少有15辆状态不好,一些连炮塔都出现了巨大的破损,甚至冒着滚滚的浓烟,一看起来就非常凄惨的

    事实上,在美军坦克回归了营地之后,训练有素维修人员已经急速的上前了,坦克的乘员也帮忙修理,他们毕竟是驾驶员,对于坦克情况最为了解,他们的共同努力下,挽救了大部分的坦克,可是当天晚上直接趴窝的,就有45辆,几乎占到了坦克综述的三分之二。

    这样的数额,让德尔韦德和美军无法接受,整整一个晚上,所有的维修人员都在忙碌着,以往储存起来的备件,一些破损坦克之中完好的部分,这些都被利用上来,不能让那么多的坦克都失去战斗力,即便是在后勤和维修人员的努力之下,也永远的损失了15辆。

    从抵达的辆,最高增加到接近5辆,两次作战,就损失了35多辆,如此惨重的损失,别说德尔韦德没有想到,就算是日本人也没有想到,陷入到陷坑之中的坦克,成为了靶子,美国当然不可能任由这些坦克被日本人俘虏,因为之前,日本人俘虏的比率太高了,4多辆坦克,俘虏就接近了3辆,如果这一千辆之中,有个七八百辆,被日本人俘虏的话,对于美国的影响可是大了去了。坦克是陆军超级武器,每一辆坦克的价值都不菲,数万美元,几乎相当于一个小型炮艇的坦克,上千辆,这是什么概念。

    没有拿下阵地,反倒是损兵折将,德尔韦德已经知道了自己的命运,两次坦克壕,陷进去了大量的坦克,虽然他力保了大部分的坦克没有丢失,可是这没有用的,失败了就是失败了,他能够做的,就是不能让日本人在得到那些坦克小】

    【说】

    只不过,让炮兵攻击坦克最终,也没有成功,在接近一个多小时的对攻之中,美军炮火处于绝对的劣势的,虽然在炮战之前,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为火炮加固了,可是露天的炮火,不管如何的加固,他的防御力都不高,或许在初期,还能够跟日本的炮火过个一两招,互有攻守,可是伴随着战争的继续,特别是日本的远程炮火,可以毫无顾忌的前提下,对美军进行攻击的时候,防御渐渐被减弱,美军火炮的伤亡开始加大了,到了后期,伴随着炮兵死伤人数的上升,美国再也无法坚持如此规模的炮击了

    特别是在德尔韦德的装甲部队,无功而返,受到了巨大的损失的前提下,陆军肯定不可能把仅有的力量,都投入到这么看起来毫无意义的事情之中。

    在争论了大半个下午,在下午四点中左右,德尔韦德略带颓然的离开了营帐,他也知道,未来他的命运,就是注定的,这一次的朱诺之行,不但没有取得应有的功勋,反倒是连续两次的失败,葬送到了大好的前景,最少说,在1年之内,没有意外的话,他一体机的话,杨元钊空有超越这个时代的知识,却无法使用出来,可是一体机的出现,从后世携带的大量物品,最终让这一切成为了可能,超越这个时代的动力出现了,在英美还在追求1马力突破而不能的时候,中国已经悄无声息的达到了马力,或许未来,不可能出现七八倍的压制,在动力越来越强大的前提下,超过一倍,已经是相当的可怕了。

    这是后话,后世美国学者的研究,不过是一种可能性,可是中国藏起来的无数科技,用铁一般的事实证明了,即便美国也开了挂,也拥有一个穿越者,在1916年这个节骨眼上穿越,最多是让美国在美洲好过一点,中国的大势已成,占据世界一半的人口,七分之一的土地,让中国的发展几乎没有阻碍,滚滚大势已经形成,就如同奔驰的车轮一样,无法阻挡。

    美军陷入到死寂之中,今天,损失不算大,装甲力量和陆军的损失,加在一起,也不超过3万,跟之前的损失比起来,应该是要小很多的,有加拿大的损失,还有第一次接触日本阵地的损失,2万多一点点的损失不算很大,可是对于美军的打击,不是一般的大,这代表着某种绝望,几百万美军聚集在这里,是为了把占据美国领土的日本赶下还,可是这才是一个弹丸之地,就无法攻下,损兵折将没有任何的结果,这种打击之下,绝不是简单的一句话,能够抹平的。

    寄予厚望的坦克的,完全没有任何的作用,反而大量的损耗,到目前为止,已经损失了三分之一还多,剩下的还有不少的隐患,天知道能不能发挥作用,可最重要的是,他们该如何去办,美军想不出来什么办法,攻破日军的阵地。

    重重叠叠的阵地和山峦,就如同一个个的张着大嘴的怪物,无情的吞噬着美军的生命,即便美国现在拥有一亿人口,远景上面有1万,甚至极限达到2万的动员能力,可是百万级别的损耗,也不敢轻而易举的下达,在美军估算之中,朱诺的防御力不停的提升,从原来的消耗5万人拿下,到现在,1万,2万,在这一次美军装甲力量的大量损耗的前提下,更是达到了4万以上

    不是美军容易波动,计算起来全部凭借着主观,关键是整个朱诺的防线太过丧心病狂了,连精心准备的坦克都无法撼动这个防线,到底该如何是好。美军没有固定的电报线路,从朱诺到温哥华,还有好几天的快马要走,可是在前线,德尔韦德的职务被直接解职,等待后方的处理,至于他所下达的命令,当然是被无视了,甚至是他苦心用了1天时间起草,用了几天时间完善的最后一份述职报告,也没有被送到各位上将的案头,最终只是被一个小小的少校,归档放入到了档案材料之中,然后开始了长达2年的尘封,一直到德尔韦德死亡的那一刻,都没有解封。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