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旗小说 > 重生之腓特烈威廉三世 > 第三百四十一章 奥斯曼人的部署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旗小说] https://www.leqi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现在的罗马尼亚地区还不叫罗马尼亚,该地区主要是由两个公国组成,瓦拉几亚和摩尔多瓦。而瓦拉几亚和摩尔多瓦从十六世纪开始便成为了奥斯曼帝国的藩属国,尽管叶卡捷琳娜二世通过历年的战争从奥斯曼帝国手中夺过了一半摩尔多瓦地区的控制权,但是近两百年的统治并不是闹着玩,奥斯曼帝国刻在摩尔多瓦地区的烙印在短时间内并不会去除。

    就好像伊斯兰教一样,虽然摩尔多瓦和瓦拉几亚在一开始的时候信奉的是基督教,但是在成为奥斯曼帝国的藩属国之后,伊斯兰教在该地区获得的蓬勃的发展。

    所谓的伊玛目最早源自对穆斯林祈祷主持人的尊称。最初的职责仅限领拜。穆斯林祈祷时,所有参加者必须遵守伊玛目的领导,按伊玛目的要求完成祈祷仪式。但是当伊斯兰教发展到鼎盛的时候,伊斯兰教的多数派(逊尼派)和少数派(什叶派)都曾用伊玛目一词尊称伊斯兰国家或地区的行政首脑,也就是哈里发,或者是一些知名将领、知名学者。这个尊称在当时是穆斯林大众主动赋予的。

    但是不论是何种原因,只要是被大众承认为是伊玛目的人必定是伊斯兰教的杰出人才,而这个称号并不是皇室所能够直接任命的。

    或许从布兰科夫口中说出的一系列称号中,唯一能够让赛利姆欣喜的便是瓦拉几亚伊玛目的称号。生于1761年,现年只有二十八岁的赛利姆能够拥有伊玛目的称号无疑更多的是依靠自己的努力。要知道尽管伊斯兰教在瓦拉几亚和摩尔多瓦地区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但是东欧地区大多信仰的都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在该地区属于较为弱势的。

    而自从1785年,赛利姆来到瓦拉几亚之后。该地区的伊斯兰教事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数十个清真寺在瓦拉几亚的领地上耸立了起来,感化了数以万计的民众信仰伊斯兰教,所以他才能够得到瓦拉几亚伊玛目的称号。

    “赛利姆阁下,您的到来让我很是感动,贵国的诚意我在您的身上已经充分的感受到了”

    “当然,布兰科夫将军,我的身上肩负着我国哈里发陛下赋予我的神圣职责,我必须要让你看到我方的诚意。这样有利于我们接下来的配合不是吗?”

    说着赛利姆端起了桌子上的一杯葡萄酒抿了一口。那张英武的脸上不由露出了好似十分享受的神情

    “时隔多年,摩尔多瓦的葡萄酒依然这么好喝,真是怀恋啊!”

    听到这句话,布兰科夫暗暗冷笑了一下,嘴上说的是怀恋摩尔多瓦的葡萄酒,恐怕在心中惦念的却是摩尔多瓦的领土吧!

    “赛利姆阁下,我方愿意在事后将摩尔多瓦地区移交给贵国,但是贵国必须帮助我方消灭苏沃洛夫”

    “布兰科夫阁下,我要郑重声明一点,摩尔多瓦地区一直都是我奥斯曼帝国不可分割的藩属国。贵国占领摩尔多瓦完全是一种侵略的行径,我方并不认为贵方交还摩尔多瓦是值得感谢的条件!”

    看着面带微笑的赛利姆,布兰科夫冷笑道:

    “赛利姆阁下,如果您真的这么认为的话,那么就大错特错了,如果贵方的要求提到太高让我方接受不了的话,那么最终得利的肯定不是我们”

    “好吧,直入正题吧,布兰科夫阁下。我国可以为你们提供帮助,只要贵国交还摩尔多瓦、克里木半岛以及比尔哥罗德地区,那么我方愿意帮助贵方消灭苏沃洛夫。同时如果贵方自立的话,我方可以率先支持贵方”

    赛利姆提出了自己的条件,但是这个条件无疑是有些高了,但是漫天要价坐地还钱才是谈判的精神所在不是吗。

    很快布兰科夫便提出了自己心目中的条件

    “我方可以将摩尔多瓦地区移交给贵方,如若贵方能够击败苏沃洛夫,那么我方愿意将比尔哥罗德地区赠送给贵方,但是克里木半岛请恕在下无能为力。在下相信如果克里木半岛在我方手中丢失,那么我方今后的一系列计划将会因此而受损。您应该知道克里木半岛对于我国的意义”大风小说

    布兰科夫的态度很诚恳,而这份诚恳也让赛利姆欣赏。要知道现在并不是两个等位的人在谈判,相对于奥斯曼人来说,布兰科夫代表的黑海地区俄军无疑是处于一个较为弱势的地位,如果弱势的一方不进行让步的话,难道你还指望强势的一方让步?

    显然奥斯曼人是不会放弃对摩尔多瓦的野心的,而现在黑海俄军集团的利益让布兰科夫并不能在该地区上和奥斯曼人针锋相对,现在黑海俄军集团最想做的无疑是将奥斯曼人引进来然后用奥斯曼人的手灭掉苏沃洛夫。

    要知道此次苏沃洛夫带出来的这四万禁卫军可以说是皇室手中最为精锐的一支的部队了。在波将金时代,为了更好的在黑海地区建功立业,帝国各部队大量的精兵强将被集中到了黑海地区,而黑海俄军中不少也是从禁卫军中划拨过来的。

    这十万大军无疑是俄罗斯只不过在这八万人中还是有一部分是让王子值得信赖的。比如八万人中的三万西帕希传统封建骑兵以及一万来自于保加利亚的耶尼塞里。

    现任的哈里发哈米德一世在登基之初便渴望对耶尼塞里进行改革。但是奈何耶尼塞里已经渗透进了奥斯曼帝国的心脏,想要割掉这块毒瘤并不简单,甚至还很困难。不仅仅只有哈米德一世,在奥斯曼帝国历史上近百年来所有的有识君主都看出了耶尼塞里制度的落后,他们希望能够对军队进行改革,但是不幸的是因为这些耶尼塞里已经完全违背了他们最初成立的宗旨。帝国前后多达五位君主对耶尼塞里进行改革,但是他们的结果都是被耶尼塞里抢先发动兵变推翻了政权。

    在目前的奥斯曼,因为两次俄土战争的失败,奥斯曼政府痛定思痛决心进行西化运动,而耶尼塞里也成为了最为死硬的反对势力。他们坚决抵制所有危及自身特权的一切改革。他们发动了一次次的军事政变阻止改革。终于在马赫穆德二世统治时期,忍无可忍的苏丹以血腥的手段在1826年终结了这支缔造和腐蚀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军队!

    不过现在耶尼塞里依然是奥斯曼最为强大的军事机构,哈米德一世纵然再不愿也只能对这支军队采取怀柔的政策,不然他的苏丹之位恐怕立即便会动摇。

    但是哈米德一世并不是一味的妥协,在苏丹的强硬中,耶尼塞里保守势力也做出了妥协,驻扎在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的耶尼塞里进行了部分改革。而改革的效果也是明显的,起码相对于奥斯曼帝国其他地区的耶尼塞里来说,这两个地区的耶尼塞里战斗力要高了两个等级不止

    可以说。哈米德一世将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了赛利姆的身上,足足二十万的大军,其中还有哈米德一世的改革成果以及从附属国征召的强力铁骑。如果此战失败,赛利姆根本不敢想象那样的后果。

    “从现在起,全军必须在两天内做好出发准备。此次作战,大军将分成两部,我将亲率瓦拉几亚、摩尔多瓦、埃及、中东地区各附属国军队以及四万耶尼塞里向基希纳乌一线推进。另一部由耶尼塞里主将毕多加戈大人负责,率领四万耶尼塞里以及两万鞑靼军队从伊兹梅尔地区出兵兵锋直指比尔哥罗德。此次作战我的要求是必须要快,在俄军让开防线之后,各支军队必须以最快的速度穿插到敌后。除了毕多加戈所部之外。我等的目标是俄罗斯帝国元帅苏沃洛夫的项上人头!”

    在赛利姆说完之后,一个人影站了起来

    “殿下,我认为现在分兵完全是不智的,虽然我们已经和俄国人达成了协议,但是谁又知道这是不是俄国人的轨迹呢,要是他们暗地里坑我们怎么办,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在军队集中在一起然后向摩尔多瓦进军!”

    这个人影名叫毕多加戈,正是耶尼塞里守旧派利益的代表之一,不可否认,两次俄土战争不仅让俄罗斯人获得了大片的领土提升了国家的实力,还有一个好处便是俄罗斯人彻底将奥斯曼帝国内的一个贵族和大臣吓破了胆。一部分帝国高层居然已经到了畏俄罗斯为虎的地步,而这个参加过两次俄土战争的奥斯曼军队重臣也是属于被吓破胆的那一部分。

    听到毕多加戈的叫嚷,大厅内不少人都嗤笑了起来,而其中不仅只有奥斯曼帝国的军官,就连一些附属国的军官也哧哧的笑了起来。

    “呵呵,毕多加戈阁下,您不用担心,我们已经和俄国人达成了协议,你的使命就是进军比尔哥罗德,我敢担保你一路上将会走得非常的顺心。就算俄国人有什么阴谋,你可是有六万大军傍身,难不成你就这么对帝国的军队没有信心!”

    赛利姆的一番话让毕多加戈的脸都有些羞红了起来,虽然看起来毕多加戈可谓是膀大腰圆、虎背熊腰,走起路来也是虎虎生风,但是奈何熟知他的人都知道这个家伙也就是一个看起来厉害的花架子。

    “玛尔德拉阁下,你的瓦拉几亚一万骑兵将是北路大军的先锋,希望你不要辜负了我的希望。穆巴拉克阁下,埃及的马穆鲁克之名我已仰慕已久,希望这次你能够让我看到马穆鲁克的精彩表现。斯德伦阁下,我想即便是离开了中东,你的两万勇士手中的马刀也没有生锈吧!这次好好表现,要是能够立下功劳,到时候我亲自到苏丹陛下面前为你请功!当然还有洛尔穆阁下,你的摩尔多瓦勇士也非常让我期待”

    不提这些被点到名的军官脸色满是兴奋,在说完这些附属国之后,赛利姆又看向了自己左下首的一个军官大声喊道:

    “尼卡德兰,这次你务必要让世界各国所有人看到,我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军威犹在、武运长存!”

    “诺!殿下!”

    ...............(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