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旗小说 > 狗官 > 第五卷 山河锦绣 第二章 求官位两不落空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旗小说] https://www.leqi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自和?转生以来,凡事都以国家为重,从未有半点私心。从当年出洋周游各国,随后在上海首建制造局,到后来的练团,初创新军,总督两江,大力发展新式工业,协助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剿灭太平天国,再到现在的洋务革新……这一切,无不有着和?的影子。

    可是,和?虽然位高权重,却未握有半点兵权。这不仅与他不擅兵事有关,还因为和?深懂得为官之道,避免朝廷猜疑,故意而为。与他的那几个好友相比起来,和?可以说是唯一一个既能影响军界首脑,但又无实际指挥权利的人物,也正是出于这一点,从咸丰到现在的慈禧,一直对他信任有嘉的主要原因。

    和?对此也常常自赞,吃过前世苦头的他可不想再惹出功高盖主的祸事。可现在却不相同,安德海的死让他知道了一个从未得知的秘密,也正因为这个秘密,和?明白,因为同治的原因,他将来很可能有一天会和慈禧产生生一场死攸关的冲突。

    政治斗争,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虽说曾国藩、左宗棠等人与他关系密切,借他们之手控制军权并不太难。不过,和?作为他们的多年好友,也清楚一旦发生宫廷内乱,这些封疆大吏大多都只会袖手旁观,独善其身。

    这是无奈的结果,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这是皇家私事,外臣无法干预,如果和?处于他们的角度,当然也会这么做,况且,这秘密更不能告知天下,也不能拿来作为逼迫他们的手段。所以,和?经过长久考虑了,决定先从刘铭传处着手,慢慢收拢部分兵权,以作为万不得已时的后盾

    刘铭传现是南洋大臣,手握南洋海上重兵,他虽然是左宗棠的大将,但却是和?一手提拔起来的人物,对其有大恩在,从他下手,和?有着十足的把握。

    果然不出所料,当和?借着海军事务把在京的刘铭传邀来后,几句旁敲侧击之下,刘铭传当即表示以后为和?马首是瞻,赴汤蹈火万所不辞!这一下,和?为此心定了许多,表面上只是对刘铭传多加鼓励,赞扬几句,实际却暗中认可了对方的忠心,同时借着手中权利,开始绕开兵部、军机处,直接遥控南洋舰队。

    光一个南洋舰队远远不够,两大舰队中北洋舰队的实力要高出南洋舰队一大截,而且从朝廷建海军的重心来看,和?也不可能擅自以南洋舰队为主,使得南洋舰队的装备大大接近,并超越防守京津之地的北洋舰队。

    另外,南洋舰队的驻防离京城也太远了些,俗话说远水救不了近火,一旦事发,刘铭传就是调遣舰队的时间也来不及,更别说用它来控制直隶周边海防,引为强援了。

    所以,从重要性和驻防范围来看,控制住北洋舰队远比南洋舰队来得强。可是,要控制住北洋舰队却不是这么容易的事,如今北洋大臣可是曾国藩的亲信爱将,原长江水师统帅彭玉鳞,和?要想从他手上夺过北洋舰队的控制权,谈何容易。

    可巧的是,正当和?为北洋舰队的事烦恼的时候,一向身体尚可的彭玉鳞,由于一时大意受了些风寒,再加上战场遗留的旧疾复发,突然一病不起,虽然请了不少名医诊治,可依旧无力回天,才仅仅一个多月,这位功勋卓越的北洋大臣就带着无限的遗憾,撒手西去了。

    彭玉鳞一死,北洋大臣的位置就空了出来,国家不可一日无君,三军不可一日无帅,对彭玉鳞死后的职位由谁来担任,朝中上下顿时为此激烈地争论起来。

    北洋舰队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已经有了远东第一舰队的稚型,北洋大臣更是位高权重,威风八面。这个仅次于左宗棠的兵部尚书、陆军统帅的职务,朝中不知道有多少人看着眼红,也不知道有多少人为了登上这个炙手可热的帅位到处奔走,拉关系,说人情,为的就是想登上此位。

    除去这些官迷心窍,做着升官白日梦的家伙们,朝中对北洋大臣一职的人选倒也有不少。其中既有王公皇亲,也有身经百战的老将,更有各派各势力的代表人,在这些人中,以北洋舰队提督麟桂、陆军副统帅曾国荃、李鸿章、南洋大臣刘铭传等人为主,各显神通,为此追逐。

    麟桂是舰队提督,北洋海军中的第二号人物,彭玉鳞一死,以他接任北洋大臣是最顺理成章的事喝了,起身冲他抱了抱拳,笑眯眯地回去了。

    等曾国荃走后,桌上的茶还没凉,另一个候选人李鸿章居然也来了。既然已经见过曾国荃,不见李鸿章难免厚此薄彼,和?也就让张权把他引了进来。

    和刚才一样,上茶后,李鸿章坐了下来。不过他却没和曾国荃一般开门见山,而先是问候了一下和?的近况,随后借着两江洋务向和?汇报并讨教一番。

    李鸿章是有心里,知道自己比交情比关系绝对比不过曾国荃,所以用和?最关心的洋务入手,展开话题。同时,对于近来陆军的情况,李鸿章也详细对和?汇报一番,随后用了一些容易引起和?兴趣的问题,进行求教。

    和?那里不明白他的意思?当下也不揭穿,就着对方的话东拉西扯,心里却暗暗琢磨究竟应该选择谁为好。两人聊了一会儿后,和?心中突然一动,开口问道:“少奎,不知你对君臣之道如何看待?”

    “君臣之道?”李鸿章正滔滔不绝地讲述自己在地方兴办的洋务之事,没料到和?突然会提出这个问题,一时间楞了楞。

    “君臣之道!”和?微笑着重复一声。

    李鸿章不明白和?问这问题的原因,但这问题却难不住他,当即以圣人之说结合洋务新派的看法,讲述了一番自己的见解。

    “那么我再问你,国与君之间,你又是如何看的?”【1】

    【6】

    【6】

    【小】

    【说】

    “中堂……此话何意?还请中堂细说一番,学生有些不明白……。”李鸿章听到这话顿时心里打了个突,连忙站了起来。

    “呵呵,少奎不必紧张,我只不过打个比方而已。”和?向他摆了摆手,让他坐下后,继续说道:“简单的说吧,西学有句话常道‘国家利益为上’,而亚圣也有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学生明白了,中堂是否问学生,国家与君王,君王与社稷、百姓之间的看法吧?”

    和?笑着点了点头。

    李鸿章低头沉思了一会儿,这才回道:“中堂,古往今来一兴一衰必有缘由,国即是家,国家是长久的,千年以来,中华依存正是由此。君臣之道,为臣子者必当得守,但亚圣之话也是真理所在。如君王以此待天下,必然会使国泰民安,万国来朝……。”

    和?问的这话已经触到了皇权的威严,按理说是有些大逆不道的。不过,和?问的很巧妙,就算这话传了出来也没人能把他怎么样。而李鸿章也是滑头,避口不谈要害,轻轻巧巧地就蒙混过去。和?忍不住瞧着李鸿章笑了起来,而李鸿章说到这见和?表情也是脸上一红,尴尬地笑了几声。

    “少奎来意我已知晓,实话和少奎说吧,北洋一职,我觉得还是由少奎担任的为好。”

    李鸿章万万没想到,没等他开口,和?就主动告诉他支持自己登上北洋大臣之位。

    “学生……学生谢过中堂大恩……。”

    “使不得……。”见李鸿章欣喜若狂之下,当即就要给自己跪下,和?连忙扶他起来。

    “少奎啊!你乃当今俊杰,当得起此任。但你要知道,手中军权保卫的是国家,是君王!而不是某一个人,或者某一派的武器。只要你能记住这一点,我一定力保你登上北洋之位!”

    李鸿章顿时感激淋涕,连连称是。

    接着,和?又道:“不过,有件事我今日要与你说清楚,明日朝会之上,不论我到时候如何出言,你都不能露出半点惊讶表情,如若不然,我再有擎天手段,也是白费力气……。”

    “学生明白……学生明白……。”

    李鸿章和前面的曾国荃一样,都高高兴兴地走了。在他们心里,已经把北洋大臣的顶戴拿在自己手中了,今天晚上能带着笑容进入梦乡,等待明日的朝会任命。

    可谁能知道,答应了两个人的和?,在几个时辰后,又应该怎么在朝堂之上,去处理这件棘手的事呢?

    ***************************

    夜深新书《逐欲红尘》已经上传,书号155427,还请各位读者朋友继续支持。新书本周日晚正式冲榜,希望大家多多收藏,多多推荐!

    ***************************(,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