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旗小说 > 铁血小千户 > 0007 洪洞县里没好人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旗小说] https://www.leqi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也幸好徐世约今天花了这么多银子。

    所谓:吃人的嘴短、拿人的手短——吃了自己的饭,那总得帮自己说几句话吧?

    于是,徐世约不失时机地从怀中取出一张字条,递给县令汤光耀:“汤大人,说起临海屯的抚恤金,他们正好还欠着我一笔银子。为了银子的事,今天我还同临海屯的人口角了几句。欠条就在这里,还请汤大人明断!”

    这件事情汤光耀当然是知道的,欠条他也早就已经看过了。

    然而在场面上,他也只能被迫演上一出双簧,取过这张字条,装腔作势地看了两遍,这才说道:“嗯,字条是真的,上面有萧老千户的签字画押,写得明明白白不会有错……既然是真的,那事情可就麻烦了……”

    说罢,汤光耀便抬起了头,用为难的眼神看着萧文明。

    只可惜汤光耀的演技实在是不怎么样,萧文明一看就猜出来了:汤光耀又要耍什么新的花招了!偏就不能让他如愿。

    因此萧文明并没有搭理他,就不给他往下搭话的机会。

    这时的汤光耀,实在是不知道萧文明的“傻”是真的还是假的,然而他自己当场的尴尬却是真真切切的。

    于是汤光耀只能自己努力把戏演下去:“贤侄,你看这字据上写得明明白白,临海屯欠了徐世约三千两银子,朝廷发下来的抚恤银子,大约有三千三百两。不如这样,今天正好本县这么多士绅在这里,就把这桩纠纷了解了吧?”

    听到这里萧文明顿时脑中一热,几乎就要骂出口了!

    好一只老狐狸,居然打着这样的算盘,要是按照他的办法,吗银子没到我的手里,就直接从县里划到别人名下了!

    这也就罢了,更关键的问题是,按照姐姐萧文秀的预算,朝廷给下的抚恤银子应该要六千两上下,怎么摇身一变就砍了差不多一半,只剩下三千三百两了呢?

    因此对于汤光耀的话,萧文明那是一个字都不能答应、一个字都不能同意的,立即提出了自己的质疑:“不对吧,汤大人,我们临海县这次去了两百八十一位弟兄,不幸全军覆没,按照朝廷的规矩,每人二十两抚恤银,那应该得有五千六百二十两,怎么现在就剩下这么一点了?难不成是从中被人贪污了不成?”大风小说

    汤光耀不屑地看了一眼萧文明,冷笑一声:“贤侄,话可不能乱说,那是你不懂规矩。你若不信,就让我的师爷把账册拿来给你看好了,有没有人从中贪墨一看便知。”

    说着,汤光耀一面让身后的师爷立即去县衙里取来账册,一面则好像教育小学生一般向萧文明耳提面命地教训起来。

    原来大齐朝有这样一等混蛋的规矩,凡是朝廷发下来的银子,每经过一道衙门就得扣下一笔钱。

    为了凑齐抚恤野狐岭之战阵亡将士的银子,皇帝几乎把国库给清空了,然而这笔钱先从户部拨款下来,再由兵部核对阵亡将士的数字是那么好对付的——他们的见识眼界和科学素养,或许没有现代人那么强,但智商可是一点也不弱。在对付他们的时候,要是不打起一百二十分的仔细,那只可能是自取其辱。

    正在这时,忽听又人说道:“汤大人此言乃是至理名言啊!一切都要讲证据,看来抚恤银的数量还是不会有错的。”

    说话的,正是方才赞扬萧文明诗写得好的那个书生。

    看来此人在士绅之中颇有几分影响力,方才经他一夸赞,原本对萧文明质疑的声音便销声匿迹了,现在他又说出这句话,顿时引来了汤光耀和徐世约的赞同小】

    【说】

    “温兄此言极是啊!”徐世约说道。

    汤光耀抬手捻着自己颚下精心留起的一把山羊胡,嘴角扬起了自信的笑容,更是直截了当地说道:“既然如此,那不如二一添作五,临海屯欠徐世约的钱,就从县里直接支取给我。贤侄拿三百两银子回家去也就是了。这年头世道不太平,三千两银子带在身边,那也不保险啊,还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吧!”

    萧文明听了这话眼都直了。

    怎么三言两语之间,不仅钱的数目少了一半,甚至自己连钱都没有经过手,就这样没了?

    这时的萧文明忽然想起了那个帮自己说话的书生,原来这家伙明面上是在替自己说话,背地却给是给自己下了一个大套,被他这么一说,自己就是浑身是嘴都说不清了……

    好家伙,原来自己今天跑到这鼎香楼来,竟然是入了狼窝虎穴,套路那是一个接着一个,全都冲着他这个毫无根基的小千户!

    “这年头竟是洪洞县里没好人,有一个算一个,居然是全员恶人!”

    正当萧文明已近绝望之时,却听那书生又说道:“不错不错,两位所言不错。倒是这张借条可否让我看一看?”

    这话是冲着徐世约说的。

    徐世约闻言一愣,下意识地想要收回借条,可那张条子就摆在桌上,等他想要拿回来的时候,这书生已然劈手夺过字条,让他反应不及。

    只见那书生将纸条拿在手里,仔细端详了一番,忽然异常懊悔地说道:“哎呀呀!哎呀呀!在下一个不巧,险些坏了大事了!”

    这话语气夸张怪异,让席间的士绅们全都注目过来。

    “坏?坏了什么事?”徐世约的口吻之中,已然有了几分惊惶。

    汤光耀也沉着嗓子问道:“是啊,坏了什么事?”

    那书生道:“诸位请看,这张字条上似乎有几个字写的不太真切,学生才疏学浅,恐难以辨认,还请诸位也分辨分辨。”

    说着,这书生并没有把字条还给徐世约,也没有递给县令汤光耀,而是亲自起身,直接传到了下一桌,一边传还一边解释道:“诸位请细看。这张字条似有两处纰漏,原本读书人写字,写错一个字、两个字的,原本也没什么稀奇的。然而这张字条上的两处纰漏,却都集中在最紧要之处,岂不怪哉?”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