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旗小说 > 铁血小千户 > 0138 鲜明的对比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旗小说] https://www.leqi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主意已定,汤光耀便又说起了漂亮话。

    只见他似乎又沉思了一下,这才缓缓说道:“既然萧千户执意要去见桑总宪,恰好我这边也有些事情要去金陵城里走一趟。那我们就不如一道同去,路上也好有个照应,如何?”

    还在跟我这里得了便宜卖乖,你也恰好有事要去金陵城?

    怎么早不有事、晚不有事,偏偏这个时候想起来有事了?

    萧文明是个不留情面的人,立即嘲讽了一句:“哦?汤大人有什么事情要办?是要交接什么公文还是转交什么物件?那大人就放心好了,这回我带的人多,虽不管用,只有一把子力气。有什么重的东西,你叫他们去搬运就好了,保管不会磕着碰着的。”

    汤光耀能有什么东西?一脸尴尬的回回答道,没没也没啥东西,其中我稍作准备,便和萧大人一道出发。

    说是稍作准备,但汤光耀依旧是大包小包地带了好几个。

    读书人嘛,又是汤光耀这种一丝不苟的性格,东西带的多一点也情有可原。

    不过既然有萧文明和他手下三十个弟兄一道行动,其余的下人和随从就没什么好带的了,汤光耀只有一个人只身前往,一路上都有萧文明出面照应也就是了。

    一看知府大人出行这样简单,县令牛庆东也赶忙命令跟着自己一道来的两个随从和一个书童,立即返回临海县去,不要再跟着自己。

    牛庆东还是懂得官场里的规矩的,下属的排场怎么能比上峰更大呢?

    萧文明、汤光耀和牛庆东三人,就这样联袂走出了苏州府衙大门。

    此刻那个姓宋的衙役班头,还正是候在府衙门口,一见他的顶头上司汤光耀走了出来,赶忙迎上前去,点头哈腰道:“汤大人这是要去哪里?要不要小的在旁伺候,跟着一起去?”

    汤光耀原本看这厮就不顺眼,又被萧文明这样挑拨了一番,见到这家伙就更是面目可憎,难得不讲斯文地骂了一句:“本官要去哪里,关你屁事!轮得到你在这儿多嘴多舌!”

    那宋班头被骂了一句,心里当然不会开心。

    然而面前两个人——一个是自己的老爷、一个是自己的克星——他哪个也得罪不起,只能把头一低,弓着腰陪笑着,将这几位恭送走。

    这个天下是真的不太平了。

    从苏州城到金陵城,有将近五百里地的路程,其中岁月不乏山间小路,也要临水渡河,但这一路乃是大齐朝最繁华富庶的所在,是整个帝国精华地区

    然而一路行来,景象却是十分萧条。

    地里庄稼的长势并不十分好,虽然已快到了秋收的时节,可禾苗上抽出的稻穗,却并不饱满,虽然还不到颗粒无收的地步,但收成眼看着是好不了了。

    一打听才知道,原来今年夏天,江南难得遭受了干旱——两个月里,天上滴雨未下,就连每年总要光顾个两三次的台风,也是一次都没来。大片的土地在烈日的灼烧下,都干成恐怕想出屠杀灾民这种手段的朝廷,也没有余力去考虑了……

    又比如说,朝廷实在是没有钱赈灾了,眼见着老百姓要造反了,那干脆就把这些饥饿的百姓全都收入军队,再花点小钱,送到边疆去同外族打上一仗两仗的……这样的军队没有装备、没有组织、没有装备,能打胜仗吗?

    这样的军队,不怕你打败了,就怕你打胜了。

    打败了,让外国人把人头全都收割了,自然也是帮国内解决了问题;外国人经过一场大战,自然也不会完全没有损失,伤了他们的元气,短时间内自然也就无暇惹是生非了。

    反过来要是打赢了,如果能够占据新的领土那还好说,要是赢的不尴不尬,一方面朝廷没有新的收入,另一方面还要筹措经费赏赐给立功的将士,那才是一个最差的结果。

    这里上两种都是最极端的情况,虽然历史上并不少见,但最终拍板的都是朝廷中枢占据着统治地位的极少数几个人。

    好比汤光耀这样的基层官员,他所能做的,不过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好一些准备工作而已。

    也不求能够救活多少条人命,只求真的发生灾荒的时候,自己辖区内不会出现造反起事这样的大事,否则朝廷为了安抚百姓,几乎是肯定会将汤光耀一刀杀了,以平民愤的。

    因此,萧文明的话还真给汤光耀提了个醒:“是、是,萧大人指教的是。等这回回去之后,我立刻就会筹措资金粮食,以备万一。本官知道萧大人这里有钱有粮,真到了迫不得已的时候,也求大人能够慷慨解囊,救黎民于水火之中。”

    萧文明穿越以来,或许在某些人的心里留下了一个尖酸刻薄的形象,但他的这种尖酸刻薄是对那些庸懦无聊、贪得无厌的官员的,对于普通老百姓,他则表现得异常温柔,大约是个活菩萨的形象。

    因此对于汤光耀这样的请求,萧文明根本没有办法拒绝,想也不想就答应下来了:“这事儿不消汤大人明说,我心里自有主意

    江南虽然比往日要稍微萧条了一些,但此处治安还好,再加上萧文明聚众而行,并且明明白白的打出“萧”字大旗,那自然也没人敢来送死,一路畅通无阻便来到了金陵城下。

    距离萧文明之前一次来到金陵城,已经隔了有足足半年时间了。

    将半年前之那座金陵城,同今日映入眼帘的这座城池两相比较,萧文明就禁不住地赞叹:“好一个桑淳元!果然是一员干吏,是个会办事的!”

    原来是那桑淳元到任不过短短两个月,却已将金陵城收拾了一个井然有序、一丝不苟。

    原先在城池外那些随意搭建的民房棚户,早就被拆除一空,另由官府统一搭建了几十座大棚,让这些被遣散的百姓临时居住。

    城外的一条大道,也被整饬一新,原先坑坑洼洼的地方也已被填的一马平川,就连路边的垂杨柳,都似乎被修剪过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