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旗小说 > 铁血小千户 > 0161 引经据典的逐客令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旗小说] https://www.leqi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汤光耀跟着萧文明离开姑苏城、前往金陵城的时候,那也是气势汹汹——好不容易当上了苏州知府,却被前任桑淳元架空,这样的感觉着实不好受。

    他也想立即就扳倒桑淳元,这样不但自己这个苏州知府可以当的舒服一点,更是能出一出心中这口怨气!

    然而真到了同桑淳元正面交锋的时候,汤光耀又怂了。

    桑淳元问他:“为什么擅自来到金陵城来?”

    说自己是看不惯桑淳元的做法,所以才会同萧文明一道来此找桑总宪的麻烦——这种大实话,就是要了汤光耀的命,他都说不出口……

    于是汤光耀又使出自己的成名绝技——踢皮球。

    他一直萧文明,说道:“是萧千户有些事情要卑职办理,然而卑职位卑职小、职权有限、无法做主,就只能带着他以及临海县的县令牛庆东,一同来拜见总宪大人。具体是何等样的事务,还请桑大人像萧千户询问……”

    好一个汤光耀,这踢皮球的本领可谓被他练到了如火纯青的地步了。

    光这几句话,就把自己撇了个干干净净!

    如果中国国家足球队,能有汤光耀这样的后卫,那对手打进禁区的球,有一个算一个,都会被他开得远远的,还有怎么可能丢球呢?

    如果说汤光耀是一个后卫的话,那萧文明就是一位前锋

    后卫可以不粘球、不带球,把球开出去就算是成功了,可前锋要是不敢拿球突破,那就相当于在场上白占一个名额。

    而在官场上,萧文明显然是一个出色的前锋。

    接过汤光耀踢过来的皮球,萧文明不躲不让,把球稳稳停在自己的脚下,就直接向桑淳元发起进攻:“没错,是我说要来见总宪大人的。我小小一个六品千户,就敢拖着县令和知府两位大人来面见总宪大人,可并不是没事找事,而是有一件大事要同桑大人交涉。至于是什么事务,恐怕桑大人自己也是心知肚明了吧!”

    对于萧文明的性格,桑淳元虽然不像汤光耀这样了解的那么深刻,但多少还是知道一些的。

    桑淳元知道这家伙头铁得很,向来都是直话直说,总宪桑淳元也做好了接受萧文明猛烈进攻的准备。

    但进攻之前,好歹也需要试探两句、寒暄两句吧,萧文明像这样直接单刀直入地发动攻击,也着实出乎桑淳元的意料。

    被萧文明这两句话问得有些措手不及的桑淳元只能先打个马虎眼:“哦?什么事情?本官怎么不知道呢?”

    萧文明也不是傻子,他这样直截了当地发起进攻,那是因为自己手还留着后手,否则一上来就把自己所有的底牌全都打光,那就不是勇敢了,而是鲁莽!

    但是萧文明光现在打出来的几张牌,就已经是威力十足了。

    只听他说道:“谁不知道桑总宪为官精明?大人这样问不过是以退为进,想套我的话而已吧?”

    大家都在官场上混,混的无非就是一个面子,哪有这样说话直接,把老底揭开的?

    被萧文明这样一说,桑淳元一时竟不知如何应对,愣了一愣,方带着愠其他屯田所的千户、百户来此对峙呢?分明是你心虚了吧!”

    “这有什么好心虚的?”话说到这里,桑淳元几乎已经是在和萧文明吵架了,“我是江南道的主管,一切军政要务都由我一人负责。倭寇之乱未平,这一点萧千户是比谁都清楚的。本官要求各地加强关防,以免有倭寇或者是奸贼趁虚而入,这也是我的职责所在,有什么奇怪的?就算本官下达了这样的命令,也是针对倭寇的,又不是针对你萧千户的。萧千户是想的太多了,太拿自己当一回事了吧?”

    “既然桑大人问心无愧,那又何惧请其他地方的千户、百户过来呢?我已经请了汤大人、牛大人过来,不妨桑总宪也体现一点你的诚意好了!”

    桑淳元原本以为自己对于江南官场是有着绝对的把控力的,除了不听话的萧文明之外,其余文武官员都应该惧自己三分。

    但是今天的形势就是大出他的意料之外——且不说汤光耀和牛庆东会说什么话、不会说什么话,光是他们两个人出现在这里就说明他们已然是在帮萧文明了。

    既然汤光耀、牛庆东会站在自己的对立面上,那又如何保证别的官员会听命于自己呢?

    不过眼下这一个知府和一个县令的背叛,对于桑淳元而言,仍旧在他的掌控之内

    于是桑淳元依旧可以气定神闲地说道:“遇到紧急军情,一道总管直接向下属的屯田所发号施令,也并非没有先例。如前朝襄亲王起兵谋反,湖广道总管王文正公就曾绕过各级衙门,直接组织本道官兵就近平叛,立即镇压了叛乱,朝廷非但没有惩处,反而大加褒奖,成为一段美谈。除此之外还有……”

    张淳元果然是好记性——当然他也是早有准备——罗列出来的由上级官员直接跨级指挥基层屯田所的案例,零零总总不下六七起。并且这些案例,朝廷无不是事后承认并且予以褒奖。

    关于这些案例,萧文明昨天夜里在同温伯明聊天的时候,温伯明也曾提起过几件,虽然没有桑淳元归纳和统计得那么多、那么全,但至少也能说明像桑淳元这样的行为,并不是朝廷完全制止的。

    当然了,这其中得有一个先决条件——必须是在遇到紧急军情的情况下。

    这些案例当中,要么是藩王叛乱、要么是乱民起事、要么是外族入侵,不管规模大小,都是必须立即予以干预的紧急军务,地方官员绕过各级衙门,跳过向朝廷请示的程序,其实也是情有可原的。

    至于桑淳元摆出的防范倭寇作乱,算不算紧急军情呢?

    这一点,无论是萧文明还是桑淳元说了都不作数:必须要由朝廷兵部,甚至是皇上亲自判断才可以。

    而通常情况下,下级告上级的状,只要不是十恶不赦的大罪,只要不是证据确凿,朝廷都是一般不会批准的。

    否则,这样人人以下犯上,那朝廷原有的秩序也就荡然无存了……

    因此,只要将问题引到模棱两可的,是不是紧急军情的判断上,那桑淳元就已然立于不败之地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