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旗小说 > 铁血小千户 > 0183 恩泽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旗小说] https://www.leqi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时的萧文明又想起了董婉青。

    这个女子就好像白炎教一样,充满了神秘色彩,并且她是泉州市舶司董家的大小姐,而林丹枫又是在泉州寻找到了白炎教的踪迹,这两条平行的线索交叉到了一起,难道是在暗示着什么吗?

    当局者迷,这时的萧文明已经陷入了思维的上限。

    倒是林丹枫追踪的那个武夷山上的武林高手,他的这条平行线又与萧文明认识的另一个人产生了交集,此人便是江南道总管桑淳元。

    此人能够畅通无阻地出入总管衙门,又可以以管家的身份行动办事,那桑淳元同白炎教发生关系,似乎就是不容置疑的了。

    什么叫把柄?

    这才叫把柄!

    他儿子桑忠昌杀了一个人也好、杀了两个人也罢,固然对桑淳元有着莫大的影响,但也不过是揪尾巴的影响而已,并不能产生绝对的不容置疑的后果。

    但是如果桑淳元的确是和邪教勾结在一起,那就相当于犯下了谋反的十恶不赦的大罪——犯了这样的罪,凌迟处死那都是轻的,那都得诛连九族!

    桑忠昌也得跟着他爹一起去死!

    当然了,首先是要有确凿的证据,光凭着一面来历可疑的玉牌,还有林丹枫的一面之词,用来说服萧文明是足够了,可用来说服其他的官员呢?

    他们能信吗?

    别说是那些素不相识的朝中大佬了,就算是同自己颇有好感的毅亲王,恐怕也不会替萧文明去做保吧!

    并且桑淳元,就真的有结交白炎教的需要吗?

    他堂堂一个封疆大吏,这么高的身份地位,就算拿白炎教的教主跟他换,都未必肯换,又何必冒那么大的风险,去和这个邪教有来往呢

    这条意见,温伯明和林丹枫是赞同的。

    白炎教从历史上来看,是以造反,为最高目标的。

    他们之前招揽富商来积累资本是正常的,招揽武林人士来积攒力量那也是正常的,可是同官府深入结交,那就是不正常的。

    就是要结交,也就结交一两个本地的师爷、衙役之类的吏员,用钱来收买他们,以便打听一些官府的动向。

    至于正经的官员,谁肯听他们的摆布?

    别说是桑淳元这种几乎已经做到极品的官员了,哪怕就是牛庆东这样的小小的七品县令,都不会对白炎教有半点兴趣。

    毕竟他们都已经考取了功名,已经是人上人了,安安稳稳地混下去,只要不贪污受贿、不违法乱纪——或者说只要不严重地贪污受贿、严重地违法乱纪——就算混不上去,但至少脑袋还是结结实实的长在他们的脖子上,不会就轻易丢了。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是业已存在的客观现实,却是无法否定的。

    白炎教的人就是出现在了桑淳元的府里。

    那到底是因为桑淳元的确和白炎教有所勾结呢?

    还是桑淳元自己也被白炎教徒们蒙在鼓里?

    这两种可能性都是存在的,甚至有可能是老奸巨猾,他们便扬起船帆,去给萧文明报信去了。

    洋湖面积极大,大约相当于后世传说中的云梦泽,面积和太湖、鄱阳湖、洞庭湖三个大湖的面积加起来差不多。

    因此光是穿越洋湖,就得花一天的时间,等东山村的村民驾着大小船只过来接萧文明的时候,又是两天过去了。

    这两天内,萧文明始终抱持了外紧内松的态势,因此他下榻的何家村的村民并不知道这几天发生的事情。

    当然,萧文明也不想让他们知道。

    毕竟这件事情涉及的势力太多、涉及的程度也太深,对这些淳朴的村民而言,知道的太多,往往并不是件好事。

    因此他们听说萧文明要走了,依旧十分热情的出来送行。

    尤其是那个老村长,不断地嘱咐萧文明要回来再看看。

    萧文明何止是要回来再看看,他心中已经默然定下了一个计划:这个何家村的地理位置极好,就在洋湖边上,完全可以作为一个商品的集散地。

    可以在此处设立一座仓库,连带一座码头,从湖州、泰州这里来给萧文明运送的货物,可以先在何家村集中,再统一从码头出发,经洋湖运到吴江县南湖屯,再从南湖屯经陆路运送到临海屯。

    这样一条商路又打通了。

    并且这样做,就相当于在何家村建立了一个商业据点,往来商贾一多,何家村就会形成一个热闹的集市,到时候自己的村民又有了一个可以赚钱的门路,不用再最朝黄土面朝天地艰难谋生了。大风小说

    这既是给自己多了一条,打通可能的封锁的渠道,又给了何家村的村民一条足以安身立命的门路,这是对他们热情的招待和淳朴的性格的补偿和鼓励。

    并且这也不是几两银子、几两金子之类的蝇头小利,而是一种“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恩惠。

    这种恩惠,萧文明同样施加给过东山村的渔民们。

    因此当他们听说萧文明有用得到他们的地方的时候,立即就动员起村子里所有能动的船舶,竞相赶来迎接萧文明。

    这在给足了萧文明面子之外,也顺便让何家村的村民们看看什么叫做百舸争流——这样的场面、这样的排场,或许只有当年何家村的祖宗在当宰相时候,才能享受得到吧……

    眼下正是初秋时节。

    季节交替之际,气候不是十分稳定,烟波浩渺的洋湖之上,刮起了颇为猛烈的风,将风帆鼓足的同时,也将那一艘艘渔船吹得左右摇晃。

    危机往往伴随着机遇。

    这样大的风既给行船带来了危险,也给行船带来了动力。

    于是东山村的渔民们瞅准了风势,因势利导地转动船帆,脚下的渔船便如弓箭一般,向洋湖对岸射去。

    因出发得晚了,船舶行驶到东山村附近水域的时候已是傍晚。

    其实加一把劲也是能够赶到对岸的,但是东三村的渔民盛情邀请萧文明逗留一晚,萧文明盛情难却,只能答应在岛上住上一晚。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