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旗小说 > 铁血小千户 > 0258 重大的信号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旗小说] https://www.leqi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换帅的提议,毅亲王提出来的时候,他是有合适的人选的。

    人选不是别人,就是他本人!

    毅亲王横算竖算、论资排辈,在整个大齐朝庭之中有能力、有威望统帅五十万大军,并且同精锐的戎羌骑兵决一死战的,除了戴鸾翔以外,就只剩下他自己了。

    因此皇帝就是要换人,那也会把自己这个老王爷换上去,而自己当了统帅,就可以将已把被罢职的戴鸾翔接入自己的幕府,同时参赞军务,这样既可以保证战争的顺利进行,也可以保护住戴鸾翔的安全。

    并且事后论功行赏,戴鸾翔或许未必能立首功,但第二、或者第三份功劳,肯定是少不了他的。

    然而这一次,毅亲王的打算只成功的一半,并且是起到反作用的那一半……

    皇帝在权衡之下,也的确临阵换将了,但换上来的却是李观。

    李观此人原本也是将门之后,又是皇帝从小的玩伴,在兵部也当过一些差事,但年纪不过三十出头,又没有真正领军打仗的经验,贸然将他换上去,简直就是带着五十万大军一同陪葬。

    事后毅亲王想起来,也觉得自己是犯了一个天大的错误:自己的身份地位摆在这儿呢,皇帝这些年虽然对自己也十分信任,但这种信任根本就不足以让他将五十万精锐大军的指挥权交在自己的手里,自己仓促中做出的那条建议,不但害了戴鸾翔,也害了前线五十万将士

    后面的事情就很熟悉了,李观轻敌冒进,达利可汗不但没有中戴鸾翔下的陷阱,反而给大机朝廷来了个诱敌深入,终于在野驴岭一举歼灭大齐精兵五十万,苦心经营了上百年的北方防线也像纸糊的一般,被达利可汗率领的骑兵轻易突破,大肆劫掠一番之后,方才心满意足的返回了戈壁草原。

    而萧文明父亲以及临海屯老一辈人,也在这一场战争之中损失殆尽。

    这场惨败堪称是大齐朝立国以来最大的一场败仗,就连皇帝屁股下端坐的那一张龙椅,都不免有些晃动了。

    至于被撤换下来的戴鸾翔,皇帝大概是出于羞愧,两年多来虽然重整军务急需用人,但始终没有给他派任何的差事。

    戴鸾翔只能领着一份魏国公的俸禄,在家中闲坐而已。

    作为老上级和老朋友的毅亲王,带着几分愧意,时常去探望他,就连这次平定白炎教之乱的重任,毅亲王一开始推荐的也是戴鸾翔。

    只不过被皇帝因为各种原因否决了,这回毅亲王不会再犯上次的同样的错误了。

    在戴鸾翔被否决之后,他就索性自告奋勇,并且答应不从洛阳带走一兵一卒,便南下统筹平叛事宜。

    并且毅亲王也在皇帝面前把话说穿了、说透了:“皇上,我都这么一大把年纪了,一只脚已经踩在棺材里的人了,除了能替皇上分忧、替百姓做一点事情之外,早已是万念俱灰了。再看我的这亲王所赏识,萧文明也替他这位亦师亦友的朋友高兴。

    毅亲王是何等人?

    这么几十年里,他见过的人如同过江之鲫,谁有真才实学、谁只是绣花枕头,他比谁都清楚,能够得到他的赏识,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小】

    【说】

    如果是其他的文人,别说是能得到毅亲王这种身份人的亲口夸赞了,哪怕就是冲他微微笑一笑、点一点头都能吹上好大的一圈牛皮。

    而旁边有心的人看见了,也会在心中暗暗记上一笔:这家伙是亲王看中的人,将来必然前途无量,要好好巴结着,巴结他就是巴结亲王,对自己也有好处……

    只不过温伯明不是那种只想着升官发财的无聊文人,毅亲王的夸奖除了是对他的鼓励之外,其实并没有任何其他的好处。

    然而毅亲王的夸赞在一旁的桑淳元听来,却是格外的耳热。

    他虽然已经是身居高位了,但还是想继续往上爬的,多攒一些政治资本,对他来说没有任何坏处,更何况毅亲王的资本分量可不轻,是可以起到一锤定音的效果的!

    只要现在毅亲王对自己能有一次半句的夸奖,就凭桑淳元在江南的人脉,他立刻就能传到满城风雨,让天下人都知道:就连毅亲王都承认我桑淳元是一个文武全才的能臣干吏。

    然而毅亲王的金口,却始终没替自己说一句话,更有甚者,在座之人当中——毅亲王、戴鸾翔、萧文明和温伯明几人——都谈得甚是投机,偏偏将此地的主人,作为江南道总管的桑淳元晾在了一边,这也太不给总宪大人面子了……

    偏偏当着毅亲王的面,桑淳元还不能发火,他只能忍气吞声的先给毅亲王拍马屁。

    只听桑淳元逮住了个话头说道:“毅亲王这回突然驾临,我江南道真是蓬荜生辉啊!已卑职愚见,眼下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平定白炎教的叛乱。不过既然老亲王来了,就连戴元帅也一道来了,那我们就有了主心骨,敉平白炎教的叛乱,想必也就不成问题了。”

    桑淳元对毅亲王客气那是应当的,毕竟他的身份和资格摆在这里,可他对戴鸾翔也是同样的尊敬,这就充分体现出他的政治眼光了。

    原本大齐朝就不太平,那么多需要用兵的地方,自然也就需要那么多能够带兵的人,不可能空放着戴鸾翔这个海内第一名将不用。

    皇帝现在之所以冷落他,其实是皇帝自己心里面过不去那道坎儿,和戴鸾翔本身没有太大的关系,他的重新起复是迟早的事情。

    而这一场白炎教这无疑是加速了这一个过程,是给皇帝提了个醒,大齐朝停的危机并不只局限于边关,国内同样的不太平,皇帝的位置想要安稳的做下去,像戴鸾翔这种人的力量是必须要倚重的。

    闲居了两年的戴鸾翔,虽然并没有正式的官职,不也跟着一起玩出来平叛了吗?

    这就是一个十分重大的信号。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