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旗小说 > 铁血小千户 > 0372 在其位 谋其政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旗小说] https://www.leqi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并且卫玉章当老师的时候,一向都是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哪怕自己的这两个学生,无论是谁,总有其中一个是要成为下一任皇帝的,可他却从来没对这两人纵容客气,背书磕磕巴巴的时候、上课调皮捣蛋的时候、功课拖拖拉拉的时候,卫玉章就会毫不客气的将他们二人责骂几句。

    闹得凶了,甚至还会抄起板子打这两人的手板……

    因此自小,康亲王就对这位卫师傅有发自内心的害怕。

    面对卫玉章的问题,康亲王回答得毫无底气:“这个……那个……我也是怕谈判互市的事出了岔子,所以放心不下,所以才特意到礼部来看看……”

    他这话说得半真半假,语气也是哆哆嗦嗦,就好像是在不由自主地闪躲师傅犀利而又冷酷的眼神。

    不过康亲王这个理由倒也冠冕堂皇,卫玉章并没有直接反驳,而是微微点点头:“有这份心,是好的!王爷是黄金,说句乡野愚民的俚语:‘这天下就是你们姓赵的’,各种政务也的确是应该关心一下,不可学着其他的王爷皇子,成天的就只知道斗鸡走狗不学无术!”

    听着这几句话,康亲王似乎是松了口气——眼前这位严肃刻板的卫师傅,可是从来不会轻易夸奖别人的,而他现在这几句话明显就是在表扬自己。

    而这番话可并不是像平常那些下人的阿谀奉承,而是居高临下的评判,让康亲王听来更是十分受用,嘴角也禁不住微微扬起了一丝微笑。

    谁知卫玉章话音未落,随即话锋一转:“不过老臣也要奉劝王爷一句,人要知足、要讲本分。嗯,有些事情急是急不来的,求也是求不来的。就好像今天,王爷你并没有得到皇上的旨意,毅亲王老王爷、老臣我,还有萧文明,都知道王爷是公忠体国才来礼部办正经事的。可这事儿,万一皇上问起来,又或者碰到几个多嘴多舌的言官,恐怕就不是那么好了结的了。王爷,你说对不对?”

    卫玉章这几句话听起来,分量已经是很重的了,但实则已经是避重就轻地在说了。

    康亲王这个学生啊,脑子里到底在想些什么事情,卫玉章这个做过他老师的心里是再清楚不过的了。

    就像他刚才说的那样,很多事是求不来的,强求就是在和自己过不去

    特别是康亲王追求的,还是那种高难度的目标……

    他这么一求,别人甚至都不知应当如何规劝,哪怕就是卫玉章老相国这样的个性、这样的身份、这样的地位,他也只能旁敲侧击的说上几句,也不知康亲王他的这个学生,到底能听进去几句……

    萧文明听他们似乎是把话说僵了,便又当起了好人,打起了圆场:“老相国,王爷也是一片好心啊!他料定这里没有翻译,所以就特地来跑一趟,问问到底有几名缺额,也好向皇上那边申请补足。”

    萧文明难得替康亲王说一句好话,也不知康亲王能不能领他的这份情。

    谁知这句话又引起了卫玉章的不满,但他却也没有当面表看不上眼,因此又让温伯明进屋来,充任书记,记录此次谈判。

    只是这时候,卫玉章还不知道温伯明的家传身份,不久之后,他们之间就别有一番际遇了……

    戎羌照例有副国师格雷作为主使谈判,而实际负责谈判事务的,还是化名为多达的达利可汗的弟弟达多,并且还找了两个戎羌武士作陪。

    别人不知道,萧文明却知道:这两个人名为武士,其实也是部落头领的儿子,让他们参与进来也好堵别人的口。

    戎羌这边想要通商互市的心意很诚恳,大齐朝这边也的确想偃旗息鼓、与民休息、与官休息了,因此双方的交流很顺畅。

    卫玉章总揽朝政,等着他过问和办理的事情多,虽然同戎羌谈判之事是眼下的天下第一号要务,但他也没有办法把全部的精力全都在集中在这上面小】

    【说】

    他见这里谈得十分顺利,便派人去叫礼部尚书过来,让他暂时在这里坐一坐,卫玉章自己就跑出去处理其他公务了。

    礼部尚书原本就性格懦弱,又刚刚因为戎羌的事情被皇帝骂了几句,现在更是不敢多说半个字,就好像木偶一样坐在屋子里,一言不发。

    而毅亲王是个坐不住的人,他见卫玉章走了,便也找个由头走出去了,虽然并没有走远,就在院子里头绕弯,但也不过是偶尔来进进来看一眼而已。

    走了卫相国和毅亲王这两个老大人,萧文明又没把礼部尚书放在眼里,尚书大人也不敢多置喙,而荣昌这边除了多达以外,就没人通汉语。

    于是整个谈判会场,就成了萧文明和多达这两个的人表演舞台了,并且这两个人之间互相都已经交过底了,你来我往地就好像是在讲相声一样,气氛十分轻松。

    不过这样谈也好。

    省得你一言我一语,谈得七嘴八舌、争得面红耳赤反而麻烦。

    而萧文明就喜欢这种万事尽在掌握的感觉,便趁着现在没有旁人干扰的大好良机,与多达将互市之事尽量往深处探讨。

    谈判的效率很高,从上午开始谈,中午吃过午饭又接着谈,谈到申时,基本上已经谈出了个结果。

    结果主要按照萧文明的主张,再融合一点多达的意见,双方谈好了以下几个要点:

    第一是“互市”这个提法政治含义还是太强,对各方面的压力都有点大,因此就暂时不用这个说法,而只是互相约定通商,并且约定要约束手下,至明年清明节之前都不得挑起争端。

    第二是互市的场所,不定在现在任何一座城池之内,而是在双方边境处,选一处空旷的所在作为市场,这样就可以不打破现在的战略平衡,双方也都能接受。

    第三是近来北方草场状况不佳,不但牛羊马匹,缺乏过冬的粮草,就连戎羌人都缺衣少粮,因此大齐要尽快支援戎羌一笔物资——这笔物资既不是赏赐,也不是进贡,而是以物易物、平等交易,由戎羌选取骏马两千匹作为交换。

    再然后则是市场的规模管理权限、纠纷处置办法等一些细节问题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