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旗小说 > 铁血小千户 > 0564 并未动武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旗小说] https://www.leqi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现在的大齐朝,就有点好像明朝的中期,虽然国家也有不少的疾病和隐患,但还远没有到病入膏肓的程度,当今皇上虽然有各种各样的小毛病,算不上是一个特别英明的皇帝,但至少还是比较勤政的。

    可不是嘉靖帝、万历帝——或者还能包括崇祯帝——这种具有明显缺陷的皇帝,并没有亡国之君的气象。

    戎羌大举入侵,固然会对中原造成极大的灾难,甚至会从根本上动摇大齐朝统治的基础,但是想要一鼓作气将其灭亡也是根本不可能的。

    极有可能,会让这一次入侵成为王朝覆灭的序曲,然而真正的最后灭亡这个中原王朝的或许是王朝内部的军阀,或许是农民起义军,又或许是其他的少数民族,但绝对不可能再是戎羌了。

    有了这样一份盘算,萧文明越说越是信心十足:“同达利可汗一样,达多王子也是草原上的英雄。方才王子殿下也说过,‘识时务者为俊杰’,两位必然不会不识时务,我要是他,绝对不会同大齐朝大动干戈。王子殿下也要好好劝一劝他,可别一时糊涂,自以为自己是一块钢铁,到最后却是一枚鸡蛋,在石头上碰的粉碎!”

    萧文明这句话说得已经很不客气了,谁知金密狄的话比萧文明说的更不客气。

    “萧爵爷说话好大的口气!殊不知我们戎羌同你们大齐作战,每一次都是得胜凯旋而归。你们大齐人虽然多,却没一个中用的,我们戎羌一个打你们五个、十个都绰绰有余!爵爷要是不信,可以看看这满地的尸首,全是我杀了专为引爵爷出来的,可曾有一个半个,敢于反抗的吗?”

    的确是没有人会反抗

    但原因并非是金密狄口中的大齐人缺乏反抗精神,而是有着更加深刻的原因,

    因为中原的制度和戎羌的体制本来就不一样。

    戎羌属于百姓和军队融于一体,只要不是上不得马的老弱妇孺,全都是士兵。

    而中原因为产业的丰富,导致百姓职业要细分的得多,士、农、工、商之外,才有职业的士兵,当然不能一概而论。

    杀戮是职业军人的专业技能,就要想织布是纺织工人的专业技能一样,用专业的打业余的,当然会有碾压一般的效果。

    当然也应当承认,草原游牧民族的这种军事制度至少在冷兵器时代,是十分科学的,并且也都大同小异。

    女真人的蒙安谋克制、蒙古的十三翼制度、满清的八旗制度都是一样,无非就是将游牧民的力量全部动员起来,并且还不是战时的临时动员,而是平时也将他们组织起来进行各种形式的军事训练。

    这样才能在需要作战的时候,一下子拉起成几千、上万、数十万训练有素的军队,在军事素质原本就领先的前提下,甚至连兵力本身都会不逊色于中原王朝。

    但是反过来讲,中原的军事制度的底线虽然有时比较低,是上现在能用一种吓退的方式,避免同戎羌的这一次遭遇战,无疑是上上之选。

    然而这时,却见冯天羽在金密狄的耳边低语了几句,一开始还是窃窃私语,后来声音越来越大,就连萧文明都能清楚的听见了。

    只可惜他们的对话用的都是戎羌的语言,萧文明实在是不知道他们在说些什么,直到很久之后,萧文明才知道,那时候冯天羽是要劝金密狄,现在就同萧文明大打一场,即便不能将萧文明捉住或者杀死,但至少也要重创他的主力。

    否则萧文明这样的人留在世间,无疑是养虎遗患、后患无穷啊!

    不能不说,冯天羽的确是有些才能,他出的也确实是一个很好的主意。

    然而这时的金密狄却一点战意都没有,摆出的理由也很充分,不同萧文明交战是达多的意思,他又有什么办法?

    然而冯天羽还在苦苦相劝,劝到最后,就连金密狄都烦了,用戎羌话大骂了几句,冯天羽这才再次确认了自己寄人篱下的事实,终于是闭上了嘴,摇着头退了下去

    没了冯天羽给金密狄出谋划策,萧文明说服金密狄便又多了几分胜算和底气:“王子殿下不通,我动手是对的,我不是你们的敌人。那谁是你们的敌人?就是那姓董的叫董鸿儒的!你们不是说要替达利可汗报仇吗?董鸿儒就是凶手,我敢拍着胸脯保证,你们要是不信,想要证据,我现在一时半会儿拿不出,但只要给我十天半个月,便能将确凿的铁证摆在你们的面前!”

    其实这时萧文明自己也搞错了。

    话说戎羌各部落,是真的想替达利可汗报仇吗?

    未必。

    达利可汗之死的确重要,但也或许不过是一个极好的理由而已——一个侵略中原的极好的理由——至于要不要替他报仇,实际上并不重要。

    就好像努尔哈赤反明的所谓“七大恨”——说得是信誓旦旦,可基本就是纯属子虚乌有,不要说后世的历史学家了,就是当时的熊廷弼、袁崇焕等人,也对其进行过彻底的驳斥。

    因此萧文明的话,金密狄并没有听在心里。

    并且这时候,冯天羽又出来说话了:“王子留心了,萧爵爷使得这可是离间之计,咱们不能上他的当。”

    这句话说不说的,其实也就这么回事儿,金密狄今天并没有同萧文明交战的魄力和决心,更没有做出其他任何决定的魄力和决心,他只要把话带到,就已经算是完成任务了。

    因此金密狄把手一摆,继续用汉语对萧文明说道:“达多王爷让我带的话,萧爵爷已经听到了。今日我就走了,今后还有相见的机会,就盼着不是在你死我活的战场上。”

    说罢,金密狄一拨马头,便带领着手下千余戎羌骑士,宛若狂风骤雨一般,向北奔驰而去,行动极其迅速,几乎就只在眨眼之间。

    光这一次撤离,又给萧文明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