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旗小说 > 铁血小千户 > 0577 说句公道话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旗小说] https://www.leqi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个所谓的“大规矩”,是进宫安检的最高等级,也是大齐开国太祖皇帝定下的规矩。

    就是不管是谁,无论男女、无论官职、无论老幼、无论身份,只要进宫,都得脱光了一点点检查,并且随身穿的衣物、鞋袜全都要换上宫里事先准备的,这样就可以最大程度防止风险隐患进入皇宫。

    只是这套“大规矩”太麻烦,并且那么多位高权重的勋贵、大臣,当着太监、侍卫、宫女的面脱光了衣服,未免有失尊严。

    因此在太祖皇帝的时候,这条规矩就不怎么实行了,之后更是沦为装饰。

    不过萧文明却有幸见到过一次,而执行这套“大规矩”流程的人不是别人,就是站在自己跟前的冯海峰。

    那一次,达利可汗险些遇刺,凶手至今没有查明,而京城之内形势紧张,皇帝下旨关闭宫门,原则上是不许有任何人进入的。

    然而作为皇城司主事的冯海峰则忠于职守,非要进宫去护卫皇帝的安全,因此便执行了这套已经荒废了一二百年的大规矩……

    今天的情况比那一夜不遑多让,萧文明原以为自己的衣服是保不住了,没想到,冯海峰却说道:“爵爷,‘大规矩’就不必了,还是赶紧进宫面圣,免得皇上等着急了

    那倒是正好。

    要是当着女人的面脱光衣服——最好还是大美人——萧文明或许还能接受,可要是当着男人,尤其还是那么多的男人,被剥得赤条条的,还真是有些尴尬。

    不过冯海峰有意通融,倒不是为了替萧文明解围,而是他对当下皇宫的守卫有着绝对的信心。

    萧文明刚刚踏入皇宫的大门,便见皇宫大内四处巡逻的兵马络绎不绝,说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都谦虚了,简直就是摩肩接踵、热闹非凡!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人所穿的服装颜色都各不相同,有的是皇城司、有的是御林军、有的是京兆尹、还有六部各衙门的衙役,总之是让他们打乱了编制混合行动,互相之间并没有隶属关系,反而更加的安全。

    防守得这样谨慎小心和严密,的确不用担心有人进宫行刺了,更不怕会有人浑水摸鱼。

    其实眼下的环境,并不需要皇宫的警卫做得如此严格,因为眼下对于大齐朝最大的威胁,是在京城洛阳之外的戎羌骑兵。

    他们的意图,要么是寻找大齐朝的主力进行决战,要么是四处劫掠一番,又或者还有可能想要攻破京城洛阳,建立自己对于中原的统治。

    但是他们唯一不想做的就是派人行刺皇帝。

    这对于实现他们的目的,不能说完全没有好处,但作用却并没有那么明显。

    但是皇宫乃是天下政治的中枢,这里关防的严格一些,哪怕仅仅是为了体现如今一个紧张的局势,也是颇有必要的。

    给大家提个醒也是好的嘛!

    在这种气氛如此紧张的皇宫之中快步穿行,不一刻,萧文明和冯海峰二人便来到了勤政殿的门外。

    听说皇帝是要在勤政殿接见自臣确实不在。那时微臣正和一千多戎羌血战,来不及关照潼关……”

    其实萧文明击败上千戎羌主力的事迹,是可以拿出来好好说一说的,但是就皇帝现在这么个心情,还是少和他多说为好,免得又哪一句话说错了,搞得自己偷鸡不成蚀把米,吃不了还要兜着走……

    皇帝果然没有什么好心情,听萧文明这样说,非但没有半句原谅反而埋怨道:“你这小子因小失大,战胜区区上千戎羌算什么本事,却丢失了潼关要塞,真是丢了西瓜捡了芝麻!”

    别说,被皇帝这么一骂,萧文明似乎发现了什么了不得的事。

    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性——其实就是整个事件的主谋董鸿儒,故意用一千戎羌精锐骑兵作为诱饵,来把萧文明吸引出来,使得是一招调虎离山之计;否则若是萧文明依旧滞留在潼关之内,或者是潼关之下,董鸿儒使出这条奸计的成功性,应该就会大打折扣了……

    因此面对皇帝的质问萧文明,一时间有些心虚:“皇上教训的是,微臣甘愿受罚。”

    这时却是素来严厉的卫玉章替萧文明说了句公道话:“皇上正是盛怒之下,不可意气用事。萧文明不过微末小臣而已,手下才几个人?并且也未曾授予他防守潼关的重任,这事儿怕是怪不到萧文明头上

    伴君如伴虎,皇帝的权利就是可以生杀予夺,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听凭自己的心情从事。

    现而今戎羌铁骑,都已经踩到自己的家门口了,皇帝的心情怎么可能好得了,正想找个发泄的途径呢!

    在这种愤怒之时,敢于在皇帝面前给自己说几句公道话,就已经足够让萧文明感到感激了。

    不过也就是卫玉章了,他既是文官的领袖又是皇帝的老师,说话自然分量十足,皇帝也乐于听从,要是旁人,可就没有这个说话的底气了。

    果然,卫玉章劝说两句后,皇帝话锋一转,矛头不再直指萧文明,而是对戴鸾翔道:“师傅说得没错,萧文明手里才几个兵,的确怪罪不到他的身上。可你戴鸾翔,朕却是委以重任的,就没有一点责任吗?”

    皇帝这话分明是句疑问句,并没有落实到实在的罪责,可依旧把这位治军极为严格的大元帅吓得浑身哆嗦,赶紧跪下来磕了几个头,却不敢说半个为自己辩白的话。

    见到这一幕,萧文明心中禁不住万般唏嘘。

    戴鸾翔如今就是个里外不是人的角色——自从毅亲王他老人家薨逝之后,满朝文武连替他说句话的人都没有,偏偏身上又肩负着重任,还真就不如无官一身轻,在家养老呢!

    并且要是把潼关陷落的责任全都按在戴鸾翔的身上,也的确是冤枉了些,然而萧文明人微言轻,就是想替戴文翔辩白几句,就怕皇帝非但听不进去,反而还会起到反作用……

    然而这时耳边却再次响起了卫玉章苍老的声音:“萧文明,你是从潼关前线来的,看你这副心神不宁的样子,是不是有话要讲?”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