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旗小说 > 铁血小千户 > 0596 自己人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旗小说] https://www.leqi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时的卫玉章,却似乎还把萧文明当成自己人来看,当成统治阶级的一员来看。

    只听他说道:“现在舆论压力这样大,皇上,还有老夫,都几乎已在顶着压力干了,就只能让你和戴鸾翔再加把劲,瞅准机会一击取胜,才不至于动摇朝廷的根基。”

    “那么……那么要是输了呢?”萧文明问道。

    这时卫玉章嘴角扬起了笑容:“戴鸾翔的本事,除了薨逝的老亲王之外,恐怕满朝文武当中,就属老夫最了解了。听说你同戴鸾翔关系甚好,你可以回去给他透个底,皇上的心思只要将戎羌赶出关中,赶回漠北草原,那就算大高告成了。而今我军士气正盛、优势颇大,以戴鸾翔领兵作战的难耐,怕是很难输吧?”【1】

    【6】

    【6】

    【小】

    【说】

    话是这样的话,可萧文明的眉头越皱越紧:“可是戴元帅一开始的计划,便是大量歼灭戎羌的有生力量,让他们的元气在洛阳城下损耗殆尽。此这般,可保我朝五十年的和平。如今各项计划进行得十分顺利,要是因为那些个狂犬吠日之言、那些个蝇头小利的损失,就要功亏一篑、前功尽弃,老相国难道不觉得太可惜了吗?”

    “萧文明,老夫说来说去,说了这么多遍,你怎么还不领会老夫和皇上的意思呢?你可以出去打听打听,满朝文武,那么多文官武将,老夫能像现在这样促膝长谈、耐心解释的,能有几个?你听得进去别听,听不进去也罢。总而言之,这是当今皇上的意思,半怀疑都要不得,做臣子的只能勉力执行而已,哪有多置喙的余地?”

    话都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了,都已经近乎耍赖了,萧文明还能有什么表示?只能在脸上扬起无奈的笑意,心里却在说:你高兴就好了,反正把个大齐朝弄得灭亡了,我也并不是不能接受……

    按照现在的情况来看,就算是大齐亡了,那估计也会碎裂成好几块,有的是让萧文明混水摸鱼的好机会!

    卫玉章虽然长了一双老眼,并不昏花,一下子就察觉到了萧文明脸上细微的表情变化,却猜不透他真正的内心:“萧文明,你在笑什么?”

    真实的想法,萧文明当然是不能告诉给卫玉章。

    但是另外一个正确的判断倒是可以分享一下:“卑职就指望着,指望朝廷这回不要出昏招,可万万不要临到决战之前,又把戴元帅给撤换了。若真是那样,那么这仗打成怎么样,可真就不好说了……”

    萧文明这话不能说是一语成谶,但也可以说是大差不差,虽然人总是会进步的,但往往进步的幅度却并不大。

    有时候批评一个人这里不好、那里不好,并不会引起那人的反感,反倒说这人不思进取、原地踏步,会让他感到不痛快。

    萧文明将野驴岭之战的旧事重提,让卫玉章这个当时的当事人也不由得失了风度,冷冷地说道:“此事乃是朝廷大局,又岂是能在这里面胡言乱语的?”

    此时城府深厚的卫玉章的脸上也带上了明显”卫玉章冷冷说道,“你萧文明起于行伍之中,民间有句俚语你一定知道,叫做宁可得罪君子、不可得罪小人。好似刘寿这种小人,你同他相争——若赢了,并没有多少好处,也就出了口气;要是输了,却会影响到自己的前途命运。孰轻孰重、孰优孰劣,你能做到心里有数吗?”

    萧文明也只知道好歹的人,懂得卫玉章特意说这几句话,是在教萧文明一些官场谋生之道,也属于是循循善诱、语重心长了。

    因此萧文明拱手谢道:“老相国的话,我听懂了,将来必然留心。”

    “你听得懂就好。”卫玉章说道,“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就是这次刘寿看参劾你的人众多,便也跟着串联了几个同六麻子有些交情的文官,也连名弹劾了你一本。他们写的玩意儿,东拉西扯、堆砌拼凑,纯属是一派胡言,拿到手便被我驳了。刘寿一个草民,且不会去说他,那几个随声附和的官员,老夫也各有惩处。萧文明,你就放心好了。”

    这大概就是所谓的书生风格了,只要是自己认准了的事情,不管对与不对,就会坚持到底。大风小说

    卫玉章在这几分风骨之外,又包裹上了一些老辣和无情,更显出雷霆万钧一般的压力。

    萧文明还没来得及开口感谢,却听卫玉章已经下了逐客令:“好啦,跟你说了那么多的话,该说的不该说的老夫都说了,还望你能够小心体会。今天不算晚,你不妨去见一见戴鸾翔,同他聊一聊,必然能让你受益终生。”

    受益不受益的先摆一旁,卫玉章对自己能有这个态度,就让萧文明颇为欣慰了。

    这时卫玉章又叮嘱了自己的得意门生温伯明两句:“知道你这些日子参赞军务十分繁忙,但也不要荒废了功课。现在戎羌闹得虽凶,但没有动摇朝廷的大局,明年的会试照旧、殿试不出意外仍会按时举行。因有你在,为师不便担任主考,但是朝廷必然会有合适的人选。到时你可要一展宏图,不必有所避讳,定要在科场上真刀真枪,拼出自己的本事!”

    “老师这事么……”

    其实温伯明本身是不喜欢参加科学考试的。

    他虽然年纪轻轻,十四岁就中了头名举人,也就是“解元”——并且还是在江南道这种考试难度极大的地方。但是之后两次的进京会试,他却都是以种种理由推脱掉了……

    父亲温少卿这便这么大的压力,他多少还能挺一挺,可对他有知遇之恩的卫玉章都这么说了,温伯明也只能勉强参加,但他内心里多少还是有些抗拒。

    谁知卫玉章又会错了意,以为温伯明还有别的想法:“我就实话说吧。就凭你建言献策的功劳,给你续上军功,给你的官职做,也不是不可以,皇上也的确是有这个意思,也问过老夫。但老夫总觉得科场正经考出来的功名,才算是得成正果。为师还是希望你能够施展才华,光明正大、昂首阔步走上仕途。这点小心思,望你体谅。”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