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旗小说 > 铁血小千户 > 0621 朕心甚慰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旗小说] https://www.leqi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除了大齐朝的军队,还剩下的戎羌的尸体,萧文明就没有那么讲究了。

    戎羌的信仰,原本就讲究天人合一——人死了之后,尸体腐化成泥,重新滋养草原,原本对他们而言就是最大的解脱。

    如今正好遂了他们的心愿,就在洛阳城的一角挖上一个大坑,将所有戎羌的尸体全都扔进去掩埋了,同样也会化作肥料,只不过这些肥料滋养的却是大齐朝的土地。

    战场还没打扫干净,探马便已回报,说是康亲王正从青岭前线败退回来。

    康亲王这次追击铩羽而归是在情理之中的,只不过他败退的这么快,也出乎了萧文明的意料——他这一去,还没有半天的时间,就连天还没有暗下来,就已经失败了吗

    这也太快了……

    可是遥遥看见打头的康亲王垂头丧气的样子,便知道他这一次必然是遭到了惨败,确认了心中的疑问。

    萧文明带着不怀好意地笑着主动迎了上去,拱手问道:“怎么?康王爷这一仗打得不顺利吗?”

    康亲王正在气头上,并没有搭理萧文明,直接就闪身走开了。

    倒是戴松也率领了一路残兵败卒,跟在了康亲王队伍的身后,乃是戴家的亲兵。

    这支队伍损失不小,不过所幸宋星遥跟着平安回来了,萧文明心里也算是狠狠地松了口气。

    “怎么?小戴将军,这一仗打得不顺利吗?”一样的话用不一样的口气说出来,意思就大相径庭——对康亲王的,是一种嘲讽和揶揄;而对戴松则是实实在在的由衷的关心。

    戴松摇了摇头,回答了萧文明的问题:“康王爷不听劝说,我也是没有办法,败确实是败了,而且败得一败涂地……”

    原来戴松在出发之前就已经意识到了,戎羌必然会在半路设下埋伏,专门用来攻打大齐的追兵。

    青岭一带地势崎岖、山高林密,正是一个设下伏击圈的好地方,然而这对戴松却并不奏效,因为戴松随着其父戴鸾翔经营青岭防线已久,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十分熟悉,更是几乎踏遍了山山水水,尤其对几处容易设伏的地点都做了详细的调查。

    以至于戴松在心里都已经有了一个细致的沙盘模型,哪里可以诱敌、哪里可以埋伏、哪里可以收网,他都记忆得清清楚楚。

    因此看到一路上的蛛丝马迹,戴松便规劝康亲王:要千万小心、千万小心,若是觉得不妙,甚至可以掉头撤退,可不要中了戎羌的圈套。

    然而这回戎羌诱敌的策略倒是颇为高明,先派出几支小股敌军,把故意败在康亲王的手上,让康王爷心里更加产生了轻慢的态度,完全听不进戴松的劝说,而是一头就扎进了戎羌的包围圈。

    说起来,当年野驴岭的那一场惨败,其实也是大齐主力轻敌冒进,落入了达利可汗设下的埋伏,这一回达多也算是故伎重施了。

    幸好这一次,达多只愿尽快回到草原确定自己部落盟主的地位,并没有全歼大齐军主这样乖,那肯定不是什么好事,十有八九是在学校里闯了祸,这才回到家讨巧卖乖,等到老师向父母告状的时候,好歹也争取个好态度。

    然而对于当今皇帝,只要能够驱逐戎羌解了眼下京城之围,无论犯什么错,他都是能包容的,就是把乾清宫、把勤政殿给点燃了,那都无所谓。

    因此对于康亲王,皇帝表现得也异常的宽容,亲自迎上前来,让他从地上扶起:“到底是打虎还靠亲兄弟,吾弟立下如此战功,朕心甚慰、甚慰朕心啊!”

    好一番兄友弟恭的假象。

    要不是萧文明知道这两兄弟曾经为了皇位斗得你死我活,搞不好还真就被这番场面所感动了。

    萧文明这边还在揣测这两位仁兄的心思,他身边的戴松,却倒头就拜,口中只是高呼两个字:“皇上!”

    绝不是戴松骨头软,只是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戴松父亲戴鸾翔的性命,现在就在皇帝手里捏着呢,无论如何他只能表现的异常谦恭,才能换来他父亲的平安无事。

    见眼前的两个人都跪了,萧文明在直挺挺的站在皇帝面前独树一帜,就显得太扎眼了,也不得不跪了下去。

    此刻皇帝心情大好,气量也就变得很大,根本就不稀罕几位臣子的三叩九拜大礼,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诸位爱卿请起,来来来,我们殿里说话。”说着便一转身,自己先进了勤政殿,萧文明等人也只能亦步亦趋地跟了上去。

    此时天色已晚,皇帝倒是已经刚刚用过饭,可他现在兴奋异常,一时便忘了眼前的几位臣子还空着肚子,还在谈论着刚刚结束的战事:“几位爱卿,洛阳城下这一战,朕虽未亲临观战,却也知爱卿率领本朝将士拼死奋战,总算将戎羌驱逐出境,实乃是空前绝后的一场大胜!”

    听了皇帝的话,萧文明只是感到好笑。

    戎羌都已经打到家门口了,不过是把他们驱散了而已,甚至没有全歼,这也算什么胜利?还是什么“空前绝后”的那种……

    古往今来的事儿就不谈了,光是本朝,在立国之初,就曾经深入漠北,将戎羌打得没有还手之力,说一句犁庭扫穴,都毫不为过。

    要是按照这个标准,如今这个朝廷便是当之无愧、毫无悬念的不孝子孙!

    也不知是真的带着几分愧疚,又或者只是虚情假意的客套,只听康亲王说道:“皇上的褒奖,臣弟领受不起。这一战,臣弟虽然是赢了,但是损失不小,朝廷要涵养人气、休养生息,恐怕又得花费好一段功夫。主忧臣辱,主辱臣死,让皇上操心了,还请圣上治罪!”

    这时老相国卫玉章,也接到了圣旨,匆匆忙忙从宰相府赶来,刚好便听见了这句话。

    卫玉章本人既是皇帝的老师,同时也是康亲王赵希的老师,听了这话他当然要指点两句:“康王爷能有这个态度,很谦逊,也很好!看来,这些日子,皇上安排王爷在王府里读书,很见成效。”

    【1】

    【6】

    【6】

    【小】

    【说】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