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旗小说 > 铁血小千户 > 0662 别有用心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旗小说] https://www.leqi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皇帝一看这帮人全都傻乎乎地站着,没人执行他那至高无上的旨意,那就干脆点出了名字:“冯海峰,你去康亲王府上走一趟,去把《百官行记》取来,不得有误!”

    这件糟心的事儿,到头来冯海峰还是没有躲过。

    但是纵然有一千个不情愿,冯海峰也不敢说半个“不”字——现在皇帝正在气头上,谁敢跟他老人家过不去?这不嫌自己命长吗?

    因此冯海峰赶紧先给自己争取个好态度,点头应承道:“臣领旨”。说着便带起在场所有的皇城司的人,急匆匆便往康亲王府的方向赶去了。

    萧文明不知道就凭冯海峰的本事,能不能顺顺利利的把这件难办的差事办下来,但是唯一可以确定的,那就是他这一回去康亲王府,回来的时候非得被扒层皮不可。

    康亲王府距离皇宫并不远,原本王府就是皇宫的一部分,后来专门辟出去一块,造了一圈围墙之后,便成了一座安置皇帝这个亲弟弟王府。

    这样的安排也有便于监视的考虑存在,因此冯海峰带人用不了多久,就能赶到康亲王府。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他去的快,回来的也快,带来了消息说:康亲王奉旨正在赶来,只是《百官行记》甚是沉重,康亲王要搬运过来,还要调集人马,还请皇帝稍后片刻。

    拖延时间大约是康亲王现在所能做的所有的事了。

    但是萧文明也不能让他如愿,赶紧对皇帝说道:“看样子康王爷手上也没有多少人手,怎么就搬这两口箱子?还要等那么长的时间?”

    皇帝原本就对康亲王有所怀疑,被萧文明这么一提醒,更是醍醐灌顶——装《百官行记》的两口箱子,虽然不小也不轻,但大能大到哪里去呢?并且康亲王府里还有不少的王府护卫,都是年轻人、体力壮,距离皇宫又近,搬运起来哪会那么的麻烦?

    因此皇帝立即下了严旨,让冯海峰再去传旨,叫康亲王赵希立即把东西搬过来,绝不能有半点耽搁

    并且这次去的时候,还让冯海峰带着皇城司的兵丁和御林军的一部一起去,要是康亲王真的没人手搬东西的话,就让冯海峰帮忙好了。

    旨意都下到这种程度了,再也不给康亲王商量的余地,而康亲王之前的说法也不过缓兵之计而已,计策被拆穿,再装下去也就没劲了。

    于是冯海峰第二次传旨,只过了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康亲王便带着王府后卫扛着那俩口箱子,滴溜溜跑过来了。

    经过了刚才那番波折,皇帝对他这个亲弟弟,自然也没什么好脸色,连寒暄一句的礼数都舍不得给,直接命令他:“东西都在这里了吗?送到朕眼前,打开看看。”

    原本皇帝就有无上的权威,现在他身边又排满了御林军以及另外两个衙门的人手,这让康亲王赵希更不敢有半点的反对,赶紧叫人将箱子送了上来,又亲手将箱子打开。

    这一回皇帝总算是见识到了《百官行记》的原貌了。

    只见书摆地整相信的,更何况康亲王的解释也是十分无力的。

    正在这时,老相国卫玉章也匆忙赶来了。

    同皇帝一样,他在京城洛阳里也是广布耳目,得到消息的时间一点也不比皇帝迟,之所以来的晚了一点,只不过是他住的离皇宫的距离更远,并且因为年纪更大,腿脚不灵便而已。

    只见他从绿尼大轿上走了下来,径直走到皇帝面前,一边拱手施礼,一边询问道:“皇上,这是怎么了?失火了吗?”

    因卫玉章“帝师”的身份在,算是皇帝和康亲王两人的老师,因此讲究尊师重道的皇家不可能对他无礼,皇帝和康亲王也赶紧以弟子的身份回了礼。

    皇帝则是回答了卫玉章的问题:“发生什么事了?师傅倒可以问一问萧文明。”

    皇帝、萧文明、康亲王,被烧毁的六口箱子以及另外完整无缺的两口——加起来一共八口大箱子——这些元素凑在一起,以卫玉章的老谋深算,他其实已经猜出发生了什么了。

    只不过原本已经约定好了,昨日的第二天——也就是今天一早——就要由温伯明督促萧文明,把他们所掌握的六口箱子《百官行记》送到卫玉章的府上。

    可没想到这些东西现在居然出现在皇帝的宫门前,并且还被几乎全部烧成了灰烬,这是卫玉章所始料未及的,并且也让他感到失望和愤怒。

    然而这位老相国当着皇帝的面,不便轻易发作,事后温伯明也给出了合理的解释:说是今日一早,皇上就派了传旨的太监以及皇城司的冯海峰,亲自过来讨要《百官行记》。既然是皇帝的旨意,那么萧文明和温伯明便无法违抗,并且冯海峰等人盯得紧,一点空子都找不着,送《百官行记》给卫玉章的事,便也就只能作罢了……

    卫玉章也是知情之人,萧文明略微解释了两句之后,他便了然了,甚至已猜出焚毁《百官行记》本身也是出于萧文明的故意。

    然而他的宗旨,一向就是维持整个官场的稳定,对于《百官行记》这种能够动摇整个朝廷基础的大杀器,卫玉章自己不会去用,也不希望别人去用——昨天他叫温伯明把原件送来,其实就是怕萧文明用来兴风作浪。

    就算东西真到了他手里,卫玉章也会选择藏起来绝不示人,甚至同样一把火烧掉亦未可知——反正温不明抄写上来的节略,卫玉章这边已经拿在手中了,就凭卫玉章现在文官领袖的身份,多掌握一些官员们的罪证,对他而言也不过锦上添花而已,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

    因此卫玉章接过萧文明的话头,十分流畅地唱起了高调:“这所谓《百官行记》,据老夫所知,乃是那阉人六麻子暗中抄录下来的,其中真真假假难以判定,要老夫看其中大多数也不过是捕风捉影、危言耸听罢了。即便是有些能够查证,也无非是寻常小过而已。一把火烧了正好,也免得落入别有用心之人的手中,反而闹得官场上人心惶惶、弊大于利。”

    【1】

    【6】

    【6】

    【小】

    【说】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