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旗小说 > 秦长青李焕儿 > 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秦府尹,你欠债了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旗小说] https://www.leqi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张玄素的脸色很难看,于志宁也很不爽。

    讲道理,长孙无忌这就有点威胁敲打的意思了。

    任何一个时代,都有地域之分、门户之见,这点是不争的事实,以唐、明、清最为厉害,神人朱八八当皇帝的时候,曾经出现最著名的南北榜案小说

    洪武三十年二月科举,录取的五十一人居然全部都是南方人,这引起了众多北方学子的不满,联名上书,质疑主考官刘三吾等人舞弊、偏袒南方人。

    结果朱元璋大怒,下令换人重新阅卷,结果发现呈上来的北方学子的试卷文理不佳,还带有禁忌之词,进而佐证此次科举公正无私。

    但北方学子对复审结果不满,又质疑张信等复审官得到了刘三吾的授意,故意上呈水平差的卷子,混淆圣听。

    朱元璋再次大怒,将相关官员处死、流放,并下令六月再次考试,自己亲自监考取士,又录取了六十一人,全部是北方学子,才终于平息这次事件。

    南北方差距在宋朝之前很明显的,在三国之前,北方尤其是中原地区,是毫无疑问的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广大的南方地区还尚未得到有效开发。

    三国时期的东吴政权算是对南方进行了第一次开发;西晋永嘉之乱以后,北方大乱,大批人口南迁,从东晋到宋齐梁陈,虽然南方的发展速度加快,不过一直到唐朝初期仍然没有超过北方。

    但是,挂逼秦长青的到来,让南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唐朝科举和明朝科举相反,大唐重开科举至今,江南文士和关陇门人、清华书院的中榜率很高,唯独没有汾河门下的人。

    汾河门下的人也全都集中在北方,到不是他们不行,而是汾河门下的人太牛逼了,不屑参加科考,这也和举荐制有直接关系。

    文中子是牛的一塌糊涂的大教育家,近乎大唐开国的功勋,半数以上全都是他的学生。随随便便一个举荐就可以做官,何是很满意的。

    但看看礼部尚书马周让人送来的账目,秦府尹牙齿咬得致嘎作响。

    没错,马周让人来要钱了,钱财有好几笔,第一笔就是给元家修祖坟的赔偿款,第二笔是秦府尹大意之下煽动百姓引发民乱,火烧了元家,得给元家盖房子的钱。

    这两笔都是小钱,秦府尹能权当做给元家上坟烧纸了,但第三笔钱秦府尹不淡定了,礼部和刑部、大理寺下发的联合公文,秦府尹做官至今,身兼数职,没见老李给他俸禄,还要扣他钱。

    也不知道是哪个混蛋王八蛋做的核算,秦府尹所有的罚款加在一起,扣除所有的俸禄,倒欠朝廷五万多贯。

    “义府,这个账目是谁算的?下面怎么没有署名?”秦府尹的脸色铁青,发誓要把这个人调任京兆府,让程怀忠找个理由找个借口,吊在治安司大院的旗杆子上三天三夜,然后在让麒麟和他好好玩耍玩耍。

    “这个……”李义府挠挠头,“这个数额……据说是晋王殿下亲手填写的,所以没有署名。”

    “我特么……”

    秦府尹扬起胳膊,想把账目摔在桌案上,想想还是算了。

    现在的秦府尹在民间的风评很好,公正廉明爱民如子,传奇中的传奇。

    “告诉马相,就说从我在水部的红利中扣除就好了。”瞥了一眼账目,秦府尹大手一挥,“本官不差这点钱,给他们凑个整,本官给六万贯,就看他们敢不敢接!”

    “他们真敢接!”李义府干笑了一声,“大人,还有件事,下官……”

    “义府,都是自己人。”秦府尹摆摆手,两个人在茶台相互对坐,“张老汉的事情,你是没错的,这也是为官之道,本府没有气你恼你。但那种事要分事宜,京兆府不是小衙门,仅次于刑部、大理寺,如果咱们真那么做了,以后哪还有百姓敢来鸣冤

    “大人说的是,下官谨记。”

    “你刚刚要说什么?”秦府尹好奇的问道。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