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旗小说 > 抗日之雪耻 > 第四百八十七章:韩云华的想法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旗小说] https://www.leqi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最快更新抗日之雪耻!

    主席二次视察内蒙古军区的消息很快就以秘密渠道发到了内蒙古军区,不过这个消息除了韩云华之外也只有罗政委一个人知道,除此之外连负责传送接受电报的报务员都被下达了封口令。

    主席北上塞北对于韩云华来说是一个好消息,这说明党中央还是信任内蒙古军区的,否则主席不会冒险在这个时候视察塞北。要知道就算是在过去的几年中主席也只出过一次延安,那还是在韩云华的大力邀请下才成行的。

    但是韩云华依然不敢有丝毫放松,因为历史上[***]连续出现过好多次政治运动,每一次都要杀个血流成河,最严重的两次就是王明在中央苏区搞得那次大肃反以及张国焘在红四方面军进行的肃反运动,这两次肃反严重动摇党的基础。

    说起这两次肃反韩云华就心凉不已,虽然和斯大林在苏联进行的大清洗不能相比,但是要是将当时苏联和红军的实力进行一次对比就可以发现中央肃反并不比苏联的那次大清洗小多少。在上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中央军委经过两次审议,确认了36位无产阶级革命军事家的名单。这36人,应该说其中许多名字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他们是共和国的领袖和元帅、大将等。其中8位是在战争期间牺牲或殉职的烈士,叶挺、左权、彭雪枫、罗炳辉,人们比较熟悉;至于曾是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的许继慎、蔡申熙、段德昌、曾中生,或许就有人感到陌生了。这是由于他们牺牲较早,而且是“被错杀”的。而之所以被错杀,就是因为那几次规模巨大的肃反运动。

    说起中央苏区的肃反工作,经历过那段历史的人们无不谈虎色变。中央苏区时期的肃反扩大化错误,直到现在仍让人们讳莫如深。但历史发展到今天,真实全面的反映中央苏区时期的肃反,反更能让人们清醒的认识那段历史。尽管韩云华并不是这个时代的原住民,但是对于连续两次大肃反韩云华还是知道一点的。

    中央苏区之前的肃反到底是肃反什么,韩云华其实知道的并不多。他只知道是肃ab团,肃社会明煮党。一说起思凡就不得不说一说这个ab团了,什么是ab团?说清这事还得从大革命时期开始讲起。要是展开了说那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简要地说这个ab团是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的产物

    在第一次国内革命的时期,国共两党通过合作实现了双赢。[***]党员不仅直线上升,而且在国民党内部发展了相当党员。这种良好的国共合作局面却让国民党右派感到非常不安。到第一次北伐胜利后,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新右派更是恐慌。在这种情况下,1926年11月到12月,为篡夺由国民党左派及[***]所撑握的国民党江西省党部,蒋介石专门策划成立了一个[***]反人民的反动组织,取名为ab团。即取英文单词antibolshevik的头两个字母组成,意为反布尔什维克。ab团成立后,在蒋介石的领导纵容之下,制造了一连串的镇压工农、屠杀工农领袖的血案。著名的杀害赣州工会委员长陈赞贤的“三六”惨案就是由ab团一伙干的,在ab团的破坏下,国民党江西省党部很快被ab团所篡取。

    ab团的倒行逆施,激起了江西[***]人与国民党左派的愤慨。为保卫国民革命的胜利果实,1927年4月2曰,江西[***]人在朱德等的领导下,发起了对ab团的猛烈进功,彻底打悼了由蒋介石一手策划的ab团,ab团解体不复存在。

    原本ab团的历史应该到这里要结束了,但在你死我活的革命战争年代,中国[***]不可能也没有办法知道ab团到底还有没有残余。加上国民党各派为了争权夺利,也一度借ab团对大革命的破坏,攻击蒋介石,这更让[***]感觉ab团仍然存在。

    至于中央苏区大肃反的功过是非韩云华并不想评价,但是那次大肃反杀的人确实不少,据韩云华所知,红一方面军肃反委员会成立后,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整个红一方面军4万余人,抓了ab团约4400人,杀了2000多人,占总数的十分之一还多,之后又杀了几十个ab团团长。永新县接连把6届县委都打成ab团,只允许一个自首,其余全杀了!

    苏区大肃反造成了党在建国前最多最惨的冤案,多少忠魂变成冤魂。最后还是周恩来下决心必须纠正肃反扩大化,才使得这场浩劫来了个紧急刹车。周在主持召开了苏区中央局会议上形成决议案,决议案指出:“过去对ab团及一切反革命派认识不正确,将ab团扩大化了,以为一切地主残余富农分子都可以当ab团看待,以为一切从异己阶级出身的分子都可能中央读力1师师长徐百川、中央读力2师师长王效亭、皖西道委书记方英、原红1军读力旅旅长廖业琪、红28团政委罗炳刚、红29团团长查子清、政委李奚石、红32团政委江子英、红33团团长黄刚、继任团长王长先、红38团团长任难等人都被捕杀。红4军4个师12个团的干部,幸存的只有2人,有的团、营、连级干部,被杀了三、四茬。鄂豫皖红军中,总共被肃掉军级干部17人,师级干部35人,团级干部44人,营连排级干部被肃掉的更多,红军战士被肃掉的数量则无法再查清。在将近三个月的‘肃反’,肃掉了两千五百名以上的红军指战员。而当时的红4军不过1.5万人,足足肃掉了六分之一!

    当时那是杀红了眼,进行到后来,已经到了疯狂的程度。只要某人“可能”是“改组派”、“ab团”或是“第三党”,就要被抓起来杀掉。谁要问一句“有没有证据”,就是“改组派”、“特务”,就应被杀掉。有几个青年人在一起,就成了“恋爱委员会”,杀掉;说几句牢搔话,杀掉;战士的枪口沾点土,杀掉;米袋子破了,杀掉。为了节省子弹,经常是将成排的人用大刀砍死,用长矛戳死。还有的就几百人一起活埋掉。杀了抓,抓了杀,一茬又一茬。

    无数红军官兵和革命群众,没有牺牲在敌人的枪口下,却死在自己人的刀下。白雀园内外尸骨如山,血流成河。大屠杀足足进行了三个多月,除曾中生、旷继勋、徐向前等少数人外,创建鄂豫皖苏区的元勋几乎被杀光。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苏区及红军内部的过火整肃是个普遍现象。像被错误杀害的周维炯,当初就曾因偏听偏信而杀害了商南起义的元勋徐其虚和徐子清。张国焘如此大屠杀,除了确有清除内部敌人的考虑外,更多的则是为了实现独揽领导权的野心而排除异己。

    1932年7月,国民党对鄂豫皖苏区进行了第四次“围剿”。经三个多月的苦战,由红4军和红25军合编而成的红四方面军没有打退敌人,只好退出苏区转移。经三千里西征,终于到达川北。而留在鄂豫皖坚持斗争的红25军和红28军,却又在中央代表沈泽明煮持下继续肃反。原红27军军长刘士奇、红25军副军长兼73师师长廖荣坤、师政治部主任程启波、读力6师师长叶启文、第八路游击师师长汪明国、皖西北游击司令吴宝才、红28军政委江求顺等一大批中下级红军指战员相继被捕杀。鄂东北红军因此受到了极大的削弱。沈泽民不久病逝,红25军在徐海东和吴焕先的带领下,开始了向陕北的长征。张国焘、陈昌浩、徐向前率红四方面军到川北后,在小河口召开会议。曾中生、旷继勋、余笃三、张琴秋等人批评了张国焘大肆滥杀和放弃苏区的错误,因为立足未稳,张国焘暂时接受了曾中生等人的批评。等到红四方面军连续击败川军,开辟了通、南、巴根据地后,张国焘再开杀戒,逮捕曾中生,将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主任张琴秋撤职,将原红4军军长旷继勋、原红4军政委余笃三、方面军宣传科长王振华、方面军总部参谋主任舒玉章杀害。为了在新开辟的川北树立权威,张国焘又向四川本土红军挥起了屠刀。于南江阵前起义的红军“川北读力师”师长任伟章、政委刘杞、参谋长张逸民、师政治部主任李戴溥、红10师参谋长吴展、红73师参谋主任杨白、73师政治部主任赵箴吾、红217团政委闻盛世、红218团政委陈少卿被捕杀,原“川北民军”起义的排以上军官全部被处决

    这两次肃反严重削弱了红军的实力,之后红军连续惨败和这也不是没有关系的。这次军区遭到干部审查团的调查逼供,导致近百名指战员死亡,其中还包括资格较老的刘明远等人,这让韩云华心惊不已。和那些老一辈革命家比起来他韩云华就是一个粉粉嫩嫩的新人白丁,要资历没资历,要党内威望没威望,根本不用中央发话他这个军区司令员就可能自然失踪。

    更为严重的是,内蒙古军区现在几乎一半以上的部队是解救的国民党俘虏和转正的伪军俘虏组成的,这些人放到哪里都不是清白之人,要是一旦这场运动真的弄成了肃反运动,那么后果不堪设想。

    况且作为内蒙古军区的司令员,自家的事情自家当然清楚地很,内蒙古军区虽然战斗力强悍,实力强横,但是要是比资历和出身,别说和由红军的老底子组建而成的115、120、129这几个师相比了,就算是比起晋察冀军区也差了不少。红一军团1.5万人都能杀几千人,韩云华不敢想象内蒙古军区百万问题大军会被处决多少,所以这一次他真的是怕了,自重生到现在已经三年多的时间了,韩云华第一次感觉到了危机。

    ()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