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旗小说 > 我的铸剑术通神 > 第一百六十二章 辩论北胡之对策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旗小说] https://www.leqi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叶清梦同样在思考,以自己的角度在脑海中回答此问。

    段雪竹纯粹就是凑热闹,她从不关心也没有必要关心这个国家大事,天塌下来有个高的顶着。

    或许正是这种纯粹剔透之心,反而深得皇帝喜爱。

    楚星河突然感受到别处的直射眼光,扭过头去,朝着段雪竹咧嘴一笑,算是打过招呼了。

    “楚兄如何看?”

    在场除了皇宫中人,便只有王安林和楚星河知晓太子的身份,两位院长自然是不会说的,故而也不怕让人认出来。

    楚星河对于兵法没什么研究,凭借自己的直觉回答。

    小声道:“来多少打多少,最好能拒敌于国门之外。”

    跟段秀的想法不谋而合,虽然是不练武的儒生,但也是个货真价实的主战派。

    不一会儿,云水书院一名皮肤黝黑,但气质儒雅的男子走到台前。

    没有人对这名其貌不扬的学生轻视一分,毕竟能来参与论道,都得到了许长安的首肯。

    先对两位院长与同窗招呼后,朗声道。

    “在下云水书院宁宴,入书院刚好一年,一直以没能参与去年论道为憾,今日终于如愿。对于刘师兄抛出的问题,腹中已有对策,献丑了。”

    宁宴调整姿态,儒雅的气质之下,有着少许北方苍凉的坚毅。

    “我大楚开国将近三百余载,在过往的朝代中已属国祚第一。靠的,是居安思危的觉悟,是君王守国门的气魄,是建都于洛阳的自信。我辈读书人,当以延续此等利于提振民意和军心之法,守护大楚社稷。”

    此话通透有力,但只算是铺垫,并非正面的策论。

    段秀在云水书院就读,未尝没有亲自挖掘人才的心理。

    因为有些大才之人,可能涉猎狭窄,不一定善于应对全面的科举制度。

    像大楚禁军统领曹无双,作为武榜中的强者,也有他应对棘手的麻烦。经过段秀的引荐,才列入禁军队伍,一路直升统领之职。

    叶清梦对于眼前的宁宴,也在仔细倾听。

    魏君则是要将本堂言论记在脑子里,回头是要书写成册,递交嘉余帝翻阅的,听得也颇为认真。

    宁宴继续说道:“北胡人建国不过百年,东征西伐统一草原,乃是豺狼之徒。对于北胡,需要重拳出击,必须一次让其两十年不能缓神。南疆深处,丛林茂密,易守难攻,我朝可册封其首领,施其小利,必要时可派遣人马帮助其建设,从底层瓦解敌意。东部沿海地区,南北海岸狭长,大多有山脉天险拒守,海上蛮夷擅长海战,但陆地上翻山越岭攻城拔寨,非其所长。我们可在沿海地区设烽火狼烟台,长期驻军,上下相望。只有东海城的西边,是一马平川的平原地带,只需再派强者驻守,以东海城阵法为根基,可断绝海上蛮夷进犯之希望。”

    宁宴说出来的,是个应对策论的大纲,但总体思路已经清晰。

    说完行礼后,退回座位。

    刘羽锡对于宁宴的策论并不认可。

    玉面桃花扇再度开启,“宁师弟的策论,颇有大将之风。”

    先是一定程度地赞同,表达己方的风度。

    “但学生认为,我大楚幅员辽阔,三面来敌之下,兵力分散。倘若被敌人流窜到内部起事,里应外合,大楚兵马将会疲于奔命,腹背受敌。故而三方皆主战的策论,学生不能完全认同。”

    国子监的学风,受王安林一家之学的影响极深,他向来就不是一战到底的态度。

    丞相笑着对两位院长说:“学堂之言,言无不忌。”

    许长安淡定道:“云水书院向来便是学风闲适之地,只要不造反,皆可谈论。”

    楚星河这三日研读了王安林的一些著作,皆是以法立国、无规矩不正官风的措施。抛开双方敌我之分,少年对他的改革之想法,颇为认可。

    但对于并未真正实行的原因,少年只能自我猜测。

    刘羽锡紧接着说道:“北胡草原,大多是蛮夷之地,物资匮乏,所以要南下大楚,劫掠资源,维护统治。我们可以先随其好处,稳住局势。必要之时,可以暂以兄弟之邦相称,保障北境无忧。攘外必先安内,南疆蛊术甚是神秘,难以控制,就算是臣服于我朝,也是心腹大患,大可将我朝火器对准南疆,一劳永逸

    “那海上来敌呢?”

    段秀提出疑问。

    刘羽锡早有准备:“我朝海战羸弱,非强战之列。可用剩下的资源,在东部沿海建立一条狭长的海上长城,将海上来敌皆据于城墙之下。”

    听起来都是打,其实差别很大。

    叶清梦则是不惊不喜,平淡如水,偶尔余光看一眼少年的反应。

    楚星河不以为意,并不认同对方的想法。

    在门外的陈平,都感觉到了小剑仙的态度。

    许长安借鸡下蛋,“楚星河,你作为书院一份子,可有自己的看法?”

    楚星河背负承影剑闸,在一众文弱书生中显得格外特殊。

    王安林第一次正式投来关注的目光,打量着这名挽住剑阁颓势的未来剑主。

    少年剑气自行环绕,众人凉意袭来。

    起身道:“经史子集非我擅长,可身为万民中的一员,也有些话不吐不快。”

    楚星河环视一周,先看看大家的反应。

    措辞道:“北胡由于地处北方草原,国力始终有限,无论我们如何施以利益,都不可能将这个无底洞填满。充满欲望的沟壑,非缓和之策能敌。要么就彻底放开手脚,给他们一片可以自给自足的土地。要么就将彻底征服北胡,将偌大的贝加湖,纳入我们自己的版图。很显然,双方死了那么多人早已不死不休,只能选后者。你跟我们说还要暂以兄弟之邦相待,你问过地下数十万亡魂了吗!”

    楚星河双眼瞪着刘羽锡,丝毫不退。

    “北胡只能打,而且要将其纳入自己的版图,永绝后患。南疆尚处于西南部山林,但数百年来皆是我中原之地,用火炮轰炸,无辜子民怎么办,你是何居心?还有,水战确非强项,但还不至于要沿着海岸悉数建立城墙,如此劳民伤财之举,你亲自上?”

    刘羽锡强忍着内心的躁动,这个大楚剑阁少主,也无礼了一些。

    陈平的父亲还在北境布防,他深知双方是不可能调和的,故而对少年的观点感同身受。

    两位天府掌舵人心照不宣,对于楚星河的拉拢还不够。

    小剑仙饮完茶水,最后补充道:“海外来敌十年一犯,只要击退对手,基本就能确保十年的安宁。退一步说,召集武榜好手,来个海上杀敌,不比修建海上长城来得轻松?”

    刘羽锡平复情绪后,缓缓道:“这位师弟此言差矣,北胡这些年已数次秘密派遣使者求和,足见对方内部派系林立。只需要用利益诱使对方发生内乱,坐收渔利岂不更好。海上长城一旦修建完毕,那海上来敌便再无忧患。至于你所说的武榜高手,除了咱们的曹统领外,还有哪位会轻易听从朝廷指令。”

    楚星河发笑,“既然阁下如此深谙治国之策,想必海上长城修建之日,必有你的身影吧。”

    绿芒脸色铁青,对方如此不讲道理。

    檀道济笑着朗声道:“楚星河是我武院弟子,文学修养欠佳,见谅啊!”

    书院方紧绷的氛围一下子得到了缓解。

    楚星河心里嘀咕着:这都没让王安林亲自上场!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