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旗小说 > 大明:开局朱元璋拜我为师! > 第三章 大明庸君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旗小说] https://www.leqi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大家无比期待中,杨云只是简单说了一句话。

    “土地国家化。”

    大家不解其意,刘伯温继续问道:“什么叫做土地国有化?有何好处?”

    “简单说,土地一律归国家所有,农民地主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如此一来,若是出现土地兼并严重,朝廷可以以国家名义重新低价购田,反馈给农民。”

    “尽管损害了地主和贵族的利益,但是却不至于让农民无地可耕。”

    “而且,既然土地归国家所有,自然也就不存在侵占私人土地问题了。”

    刚说完,朱元璋脸上都露出兴奋之色,这手段,确实太精妙了。

    他自从跟随宋濂学习历史典籍,其实也发现王朝末年,皇帝也看到农民无地可耕,是一股巨大的社会破坏力量,却无可奈何。

    天下土地只有那么多,能耕种的土地几乎都被地主和贵族兼并。

    要地主和贵族把土地吐出来,那几乎不可能,但是要强取,那完全是侵占私人土地,只会招来更大的反抗力量。

    最终也只能眼睁睁看着一场一场更大的农民起义发展起来。

    而刘伯温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一招神技啊!

    就算是历朝历代的皇帝,也没人想到这一招啊。

    他看杨云,宛如看神人一般,心中佩服不已。

    杨云虽然只是个瞎子,但是也能感受到大家的震惊,可是也没什么,毕竟他们在这样乡野村落,自然也没人知道土地国有化的根本意义。

    随后,杨云开始讲解历朝历代如何兼并土地等问题。

    当然这些历史,对于大明的文武大臣来说,如数家珍一样,自然也没多大看头。

    只是经过刚才杨云惊世骇俗的论调,他们彻底佩服了,对杨云无比敬佩,所以无一人提前离开。

    朱元璋跟他们一样,他久久沉浸在刚才杨云谈论的土地兼并等问题上,目光闪烁,别提多么震撼了。

    随后,他又想到杨云那惊人一语,大明国运二百七十六年。

    难道只有短暂的二百七十六年,大明崩陨了?

    想到此话,朱元璋不禁冒出冷汗,作为开国皇帝,居然一下子面临皇朝陨落,这任凭谁都难以接受。

    不行,必须让皇子继续跟杨云学习,这样才能避免明朝也不超过三百年的怪圈。

    很快,到了下课时间。

    杨云也停下讲课,忽然说道:“大明国运课,今天只是讲了一部分,明日将继续讲解:大明庸君朱元璋,乱出昏招,致使大明王朝举步维艰。”

    他刚说完,现场一片死寂。

    所有人都不敢吭一声,瞪大眼睛看着杨云,这是要作死的节奏啊。

    大明皇帝朱元璋就在此处,你居然说他是庸君,这是活腻歪了。

    朱元璋也是怒不可遏,小小教书先生居然敢指责自己。

    可是联想到最近杨云的谈论,确实句句在理,而且言论不同寻常。

    他想了想,倒要看看这小小教书先生到底如何说自己是庸君?

    于是,他没有立马发作。

    下课后,杨云风轻云淡走出教室。

    可是,他刚走,场面一下子沸腾起来。

    “皇上,必须砍了他,如此大逆不道,竟然敢责怪皇上。”

    “仗着有些才华,太狂妄了,必须处死。”

    ……

    他们纷纷要求砍掉杨云的脑袋,一方面为了讨好朱元璋,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他们长期受忠君爱国思想的影响。

    如此辱骂皇帝,他们作为臣子,怎么也需要站出来。

    刚才是碍于皇帝面子,不得暴露身份,现在就无须顾忌,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

    可是朱元璋看到他们踊跃的样子,却没半点兴趣,反倒问道。

    “他一个乡村教书先生,居然能一语点破土地兼并乃是王朝更迭的根本原因,你们能做到吗?阅读无数典籍,却看不出王朝更迭背后的本质原因,读书又有何用?”

    “你们乃大明一品大员,口口声声是为了朝廷,却又提不出解决朝廷更迭的办法,而这位乡村教书先生,从未出村,却提出解决办法。”

    “你们不觉得惭愧,反要我杀了他,难道真等到几百年后,农民揭竿而起,来砍我们子孙后代的脑袋吗?”

    呼!

    那些皇子和文武大臣全都脸色涨红,宛如无形的巴掌打在他们脸上。

    确实,他们自己无能,反倒要皇上杀有才之人。

    这岂不是在说当今皇帝昏庸无能吗?

    朱元璋冷冷扫了他们一眼,简洁道:“以后若敢再言杀杨云,我灭他九族。”

    听到这话,那些文武大臣无不吓出一身冷汗。

    随即,朱元璋看向众皇子,冷冷说道:“以后在杨云这里,必须尽力学习,若不能学得帝王术,那就别喊我做爹。”

    那些皇子也是惊呆了,宁愿断绝父子关系,也要他们学尽杨云的知识。

    可见,杨云在父皇的心中多么重要。

    其实,朱元璋心中也是震颤的。

    一语点破王朝更迭的原因。

    一招解决王朝更迭问题。

    这样的人,多么恐怖?

    若是被他人利用,我们等人岂能安睡?朱家王朝随时都处于风雨飘摇中。

    可是,若是众皇子从他这里学得镇国术,那大明王朝岂不是千秋万代。

    可是自己的心思,谁能看得懂?

    朱元璋怀着满腹心思,朝教室外面走去。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