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旗小说 > 重开回到大明洪武 > 第2章 兄长最疼我了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旗小说] https://www.leqi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父皇让我来监斩,自然是因为我代表皇权……朱?_仔细一想,顿时明白了。

    “哪个是高启?”

    “最后边,对对对,就是抬头看臣的那个。”

    刑事主簿指向最后一个死囚,是个在不断吐口水的老儒生。

    朱?_不想看铡刀落下,他移开目光,看到法场外一辆显眼的蓝色马车。

    一个灰头土脸的书生朝着马车跪下,他目光涣散。

    良久,马车里的人传出一声叹息:

    “三日前,陛下说要亲自监斩,来的却是齐王,齐王生性贪玩,你去求求齐王,看看能否替你爹求个入土为安吧。”

    季迪兄,刘伯温能为你做的只有这些了。

    朱?_准备回宫缴旨,正在这时一个蓬头垢面的书生硬闯,本不想理会,可心中猜测是高启的后人。

    “给本王带过来。”

    那书生宛若用尽所有力气,跌跌撞撞跪倒在朱?_面前,声音有些发颤:“恳…恳请齐王殿下,准许草民将我爹尸骨带回长洲!”

    “殿下不可!”

    朱?_看向刑部主簿,疑惑道:“此事还不能结束吗?”

    刑部主簿大叫道:“高启这等悖逆之徒,该吊在南门以示天下,以防不轨之言!”

    那书生见求仁不得,哭诉道:“君为臣纲,父为子纲,草民不能用礼节安葬父亲,愧为人子,和饲养的犬马畜生有什么区别,请殿下把草民和我爹一起挂上城墙…”

    朱?_打开圣旨,仔细看,圣旨上没说,应该是口谕,我就当没听到好了,倒不是可怜这书生,而是知道斩杀高启的缘由。

    那书生重重的磕在地上,直至额头流出鲜血,热泪盈眶地道了一声:“齐王殿下大恩,高孟来日必报!”

    监斩结束,朱?_骑上马,慢悠悠地回皇宫缴旨。

    我该怎么禀报?

    父皇智力极高,善长计谋,又善于学习,最重要的是心思极其细腻,此时这位皇子才发现谎话根本骗不了皇帝。

    尤其在杀人方面,朱元璋向来说到做到,就算马皇后求情也无济于事。

    昔年朱文正在洪都大战中立下泼天大功,后因对论功行赏不满,脑子一热想要造反,朱元璋知道后想杀他,马皇后苦苦哀求。

    最后,朱元璋还是瞒着马皇后,把朱文正处死了。

    进了午门,朱?_来到奉天殿的御阶前。

    老太监仿佛等了许久,指了指脚下的台阶,脸上有一种终于完成任务的轻松,恭敬道:

    “陛下口谕,让齐王殿下跪在玉阶上。”

    朱元璋对子嗣,是名副其实的严格。

    老太监看见朱?_遵照了旨意,才走着碎步进去禀报。

    没多久,一道蓝衣身影朝朱?_跑来,刘九小声道:“殿下,奴婢去通报达妃娘娘了。”

    这奴婢不错,知道替他求情。

    达氏是朱?_的生母,被封为达妃,后宫妃子中,朱元璋很宠爱她。

    只有美貌的女人,很难入朱元璋的法眼,但这位达妃不仅貌若天香,还柳絮高才,且对待朝廷的政事从来不发表意见。

    朱桢问道:“母后殿下呢?”

    “皇后娘娘派人来,被陛下喝退回去了。”

    刘九说着,在朱?_的旁边低头跪了下来,皇子和奴婢两人一起受罚。

    没跪多久,刘九就摸了摸袖口,递过一个烧饼。

    “殿下,饿不饿?”

    朱?_摇头道:“去偏殿拿个蒲团来,不要惊动周围的太监。”

    刘九缩了缩脖子偷看了一眼奉天殿,身子往旁边挪了挪,瑟瑟发抖道:“殿下,陛下还在里面呢,我我不敢。”

    朱?_没想到,刘九这么没用。

    朱元璋对皇子严厉的原因,归根结底,还要说到元朝。

    元朝不设太子,长年手足相残,导致国力衰败,朱元璋认为,这是元朝灭亡的原因之一。

    所以,要求皇子要遵从朝廷的礼教。

    朱?_的兄长朱?尽⒅??和朱棣等人,虽然也恣意妄为,可涉及到朝廷圣旨时,都会严格的遵从。

    朱?_仍跪在殿外。

    天空突然下起了雨,越来越大,顷刻间雨珠宛若无数条鞭子抽打在地上。

    朱?_的衣袍被打湿,雨水从武冠和头发流下,又顺着脸颊从下巴滴落。

    此时,一把黄澄澄的伞出现在朱?_的头顶。

    朱?_抬头看去,“还是兄长待我最好啊!”

    朱标左手握着伞,右手迅速伸向怀中的黄色手帕,他紧贴着双脚站在雨水吹来的方向,黄色的长袍很快被打湿,“七弟,你出宫干了什么?我刚才替你求情,还没开口就被父皇撵出来了。”

    在洪武朝,没有比太子朱标更仁慈和善的人了。

    秦王朱?竞徒?踔??屡次犯错,朱元璋气到想废黜他们,朱标求情才免于责罚,若是放在太平盛世,朱标会是一个贤明体恤百姓的中兴之君。

    “我只是放高启回乡,哪里清楚?”

    “唉,父皇最讨厌贪官,更甚者,就是有人违背他的旨意。”

    “兄长就知道训斥我,如果监斩的人是兄长,难道兄长就不会违背父皇的旨意吗?”

    朱标神色尴尬,却也没有反驳。

    记忆本身就带有感情,所以叫一声兄长,对于朱?_来说并不是多为难的事。

    奉天殿中,朱元璋手捧着奏本坐在御案前,他身姿挺拔,眼神深邃凌厉,望着站在殿中的刑部主簿。

    朱元璋当过乞丐,做过和尚,在数不清的战役中见过数以百万计的死人,心早已如同磐石一样坚定,他对待官员和地主从不怜悯,手段严酷,也满脸仁慈。

    虽然他总把“朕淮西布衣,出身微寒”这些话挂在嘴边,但自己说,是自谦,别人在后背说,是蔑视和侮辱!

    “朱?_把高启放了?”

    “是……”

    刑部主簿声音颤抖,若不是碍于礼制,他都想抬手擦拭一下额头。

    这时,一旁的毛骧禀报道:“陛下,刘大人的马车去了西市集,高孟经过他点拨,才向齐王求情。”

    朱元璋凝眉,踱了几步,“刘伯温知道咱的心思,还忤逆咱。”

    听到大殿金顶噼噼啪啪的雨声,朱元璋收回涣散的神采:“下雨了,让他们进来吧。”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