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旗小说 > 北宋小丈夫 > 第三十一章 闭嘴,这是说都不能说的话题!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旗小说] https://www.leqi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就在樊楼的另一处包间当中,赵佶带着几个宦官正在听着一个身着黑衣之人的汇报。

    为了听这汇报,赵佶甚至连他最爱的歌舞,都丢在了一旁。

    因为这汇报上来的消息,触目惊心,甚至让赵佶,勃然大怒了起来。

    他为了赵榛的几首词,尽心竭力的谱写曲子,想要让自己的这个儿子所写的词可以传诵天下。

    可是他却没想到,他最引以为傲的大宋,居然在他的这个儿子口中,成了空中楼阁,没有一点根基的一触即溃!

    这让心高气傲的赵佶如何能够接受得了?

    哪怕是赵佶知道,赵榛文采斐然,惊才绝艳。

    可是治国哪能是一个诗人一个词人能够玩的转的东西?

    要不然李白可不就是最好的治国人才了吗?

    要不然苏轼也不至于被贬官好几次了不是?

    今儿是我赵佶提不动刀了,还是我赵佶给你的自由过了火?

    赵佶是被赵榛气到了,吃啥啥不香,听啥啥不爽。

    可是当新的情报汇报过来之后,赵佶就陷入了思索当中。

    赵榛说的,不一定可信。

    可是蔡京也这么说,那就代表着可信度很高了。

    毕竟赵佶知道自己治理的大宋,绝对说不上多好,只能说是得过且过。

    他想要的只不过是维系住汴梁的繁华,而不是其他的什么。

    老百姓的死活,在赵佶眼中其实并算不了什么太大的事。

    只是蔡京不一样,蔡京作为赵佶这么多年来,大部分政策的执行者和推行人。

    他也觉得大宋的天下是空中楼阁,一触即溃。

    那么说明,大宋的天下,还真就是危险了!

    赵佶还没玩够,还没享受够,他也不想成为一个如同李后主一般的亡国之君,赵佶有点急了。

    赵佶很想去问问蔡京,如今的大宋如何治理,才能变好。

    不得不说,赵榛那来自于后世的经验和技能,的确帮助了赵榛不少。

    赵榛把握赵佶的心理,把握的极为巧妙。

    赵佶还真就是动摇了!

    但是当赵佶听到,赵桓破门而入,对赵榛的破口大骂,以及赵榛的反应和应对之后,赵佶恍然了。

    一屁股坐在自己身后的椅子之上,赵佶手指敲了敲面前桌面。

    “十八郎啊十八郎,你说说,你为啥要出世的这么晚?爹爹都已经给了桓儿太子了,你才出世。”

    “要么这太子之位给你,该多好啊?”

    赵佶自言自语着,可是赵佶也很清楚,此时说什么都晚了。

    想要废掉赵桓立赵榛,首先需要的就是一个好时间,不然朝堂内外如雨点般的攻击,会让赵榛这个七岁的娃娃承受不住。

    而且,贸贸然废掉在任期内没有什么错误的太子,赵佶这个皇帝,也会被百姓调侃成为昏君。

    赵佶可不想担当上这个昏君的骂名。

    按了按自己的太阳穴,赵佶猛然起身,看向面前的几个内侍道:“行了!起身吧,随朕一同去西楼天九包间!”

    “朕想要好好看看朕的两个好儿子,他们到底做了什么,又想要做些什么!”

    太子无状。

    这事儿让赵佶想到了他的曾经。

    当时他的兄长刚死,英年早逝。

    众人选他登基为帝,可是一众老臣当中的章??伦雍袢刺?隼此底约呵豳?豢梢晕?邸

    最后虽然在太后和一众执政的支持下,自己成了皇帝。

    可是赵佶心中永远都迈不过那个坎。

    那就是自己怎么就轻佻了?

    这个答案,直到章??懒耍?再ザ济挥械玫健

    “啊,章太厚,你说说,你说朕轻佻无状,可是朕依旧那般的信重你,你多次辞官,朕都不允,现在更是追加你为魏国公,太师。”

    “可是你为什么到现在为止,都没让朕知道,什么叫做轻佻呢?”

    “希望桓儿能让朕知道,你当初那么不看好朕的原因吧!”

    屏退了左右,赵佶也不再让皇城司的探子们给他送消息,反而是独自一人,走到了赵榛所在的天九包厢当中。

    “大哥,你看,这是大宋,这里是辽国,这里是西夏,这里是大理。”

    “大宋处于无数其他国家的包围当中,但是大宋采取的强干弱枝政策,以及养士的政策,已经让大宋多出了无数的额外开销。”

    “所以为了维系住这些开销,大宋就需要削减军费。”

    “削减军费,就代表着大宋的军事实力削弱,军队没了战斗力,还如何保家卫国?”

    “大哥,你说,是也不是?”

    刚走到天九包厢外,赵佶就被几个樊楼的侍者看到。

    为了避免再次出现赵桓那般破门而入的画面,樊楼自然加强了这天九包的安保。

    可是这些侍者,又哪能不认识樊楼常客的赵佶?

    只能任由赵佶将他的耳朵,贴在了天九包的房门之上。

    赵佶一贴上,就听到了天九包间内赵榛和赵桓交谈的声音。

    上来就是各国形式。

    赵佶双眼眯起。

    榛儿哪都好,唯独就是这一点不太好。

    太喜欢把别人看得那么坏了!

    大理多恭敬?每年都来上贡。

    西夏确实不老实,可他们还不是被童贯带着人揍了?

    宋辽兄弟之国,只要大宋的岁贡跟上了,辽国也没见继续跟大宋别苗头不是?

    罢了,继续听听,榛儿年少不懂事,但是总能有惊人之语也不一定!

    赵佶稳定住了心思,继续偷听了起来。

    “大哥,你可知道如今的大宋,已经在三冗之路上,越走越远了?”

    “十八郎,何为三冗?”

    “对啊!信王殿下,三冗是什么?”

    “王爷,不妨说的明白些,老夫也想知道,什么叫做三冗。”

    “三冗啊,三冗就是指即冗员、冗兵、冗费。”

    听到这句话,赵佶忍不住了。

    这樊楼毕竟人多嘴杂,再让赵榛说下去,天知道会捅出什么样的篓子来?

    单从赵榛现在说出的这所谓三冗,赵佶下意识一想就知道,这绝不是什么好词。

    而不是好词的背后代表的,就是这三冗,是绝对牵扯到了无数利益的地方。

    员?能是什么员?

    官员!

    兵,自然是士兵!

    费,自然是花费!

    冗又是什么意思?

    多余的意思!

    榛儿这个三冗概念,直指大宋的核心问题!

    赵佶面颊苍白,一脚就踹开了天九包的大门。

    “榛儿!闭嘴!跟朕回宫!”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