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旗小说 > 大明:皇兄你就安心的去吧 > 第117章 重新下注?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旗小说] https://www.leqi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同一日,满浦。

    此地位于朝鲜半岛,乃是朝鲜国内最东边的城池,与对岸的女真鞑子隔江相望。

    天启三年七月,趁着努尔哈赤兴兵辽南的时候,东江军主帅毛文龙便以满浦为起点,领兵三万深入女真腹地牛毛寨,取得了振奋人心的"牛毛寨大捷"。

    经此一战,毛文龙及其麾下的东江军名声大噪,老酋努尔哈赤则是再也不敢倾巢而出。

    一时间,辽东本是岌岌可危的局势,得到了极大的缓解。

    时隔数年,毛文龙"旧地重游",再度领兵来到了位于朝鲜东北的边陲小城。

    ...

    ...

    低矮的城墙下,东江军主帅毛文龙有些慵懒的伸了一个懒腰,唇齿轻启,不知在嘀咕着什么。

    与往日"神采奕奕"的形象不同,如今的毛文龙满脸胡须,身上的衣衫也有些凌乱,眉眼之间更是有一抹倦色,像是多日没有得到过好好的休息。

    自从知晓自己的"老领导"袁可立重回登莱,并且邀他回登莱一见之后,往日里不将任何人放在心中的毛文龙终是隐隐感受到了一丝压力。

    作为被袁可立一手扶持起来的"军阀",他深知自己的"老领导"那看似弱不禁风的身躯中藏有多大的能量。

    思来想去之后,毛文龙终是打消了此前"坐山观虎斗"的想法,趁着冰雪消融之际,亲自领兵乘船过海,来到了这座曾经令他名动天下的边陲小城。

    由不得他紧张,实在是京师小皇帝继位以来的种种手段着实让其瞠目结舌,先"逼反"勋贵,整饬京营,重掌兵权,而后一连起复多位在前朝失意的"能臣干吏",并发内帑,犒赏全军。大风小说

    如此局面下,毛文龙实在不敢像前些时日那般"拥兵自重",对倾巢而出的女真鞑子熟视无睹。

    尽管他私下已然派人与女真大汗皇太极"和谈"成功。

    "义父,儿子回来了。"

    正愣神的功夫,便听得一道有些不屑的声音在其耳畔旁响起,抬眼毛寨大捷",趁着女真鞑子倾巢而出的当口,深入女真腹地,制造混乱。

    如此一来,他们东江军仍是大明在辽东的"定海神针。"

    "或许吧。"

    沉默了半晌,毛文龙缓缓吐出了口中的"狗尾巴草",面上的表情有些深邃。

    虽然之前与皇太极打的交道不多,但与生俱来的直觉却是告诉他,这位新任的女真大汗却是比努尔哈赤更难缠的对手。

    果不其然,皇太极继位不久,面对着国内杂乱不堪的局势,出人意料的选择了"矛盾转移",同时对朝鲜和蒙古兴兵。

    对外,皇太极采取了"远攻近交"的政策,拉拢毗邻的朝鲜和蒙古部落,切断明廷在辽东的"左膀右臂"。

    对内,皇太极则是展现出了与其父汗努尔哈赤截然不同的态度,开始扶持汉人,推行汉化,着重消除女真人和汉人之间的"隔阂",而不是像努尔哈赤那样采取残酷无情的血腥镇压。

    对毛文龙来说,皇太极继位之后,他最直观的感受便是,逃难的辽东汉民越来越少。

    如此变化,或许北京城中的那些衮衮诸公们不以为意,但毛文龙却清楚的知晓这意味着什么。

    正因如此,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毛文龙才决定趁着自己还算"兵强马壮"的时候,选择与皇太极"和谈"。

    但自从当今天子继位之后,本是一潭死水的辽东却好似突然泛起了些许涟漪,逼得毛文龙也不得不重新"下注"。

    "那义父,我等?"

    纵然追随毛文龙已有多年,但孔有德仍是猜不出自己这位义父心中的真实想法

    在他来看,等到朝廷真的在锦州城挡住了女真鞑子的攻势,他们在象征性的出兵也不迟,何至于跑到这满浦城吹冷风。

    "多派些人手,一旦有消息,即刻来报。"

    轻轻掸了掸身上的尘土,毛文龙起身朝着不远处的满浦城门而去,声音听不出息怒。

    无论何时何地,"雪中送炭"都比"锦上添花"意义重大。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