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旗小说 > 大明:皇兄你就安心的去吧 > 第266章 布局陕西(上)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旗小说] https://www.leqi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七月二十八,晴。

    相较于月初的"喧嚣",伴随着接连不断的阴雨天,七月底的京师终是渐渐安静下来。

    曾经在市井之间广为流传的"女真和谈"及"蒙古鞑子请降"等声音也逐渐消失不见,百姓们重新将重心放在了琐碎的生活之上。

    至于西南的"奢安叛军"更是少有人提及,就连各大茶楼酒肆的说书先生们也逐渐变得有气无力,远不如前些天那般"斗志昂扬",唾沫横飞。

    至于前几日,六部中的吏部,户部,工部吏员齐出,会同督查院的巡按御史一道赶赴陕西,也仅仅在京中引起了一丝涟漪,前后不过几天的功夫,便是消失不见。

    毕竟早在神宗末年开始,陕西那地方便是"天灾不断",不是旱灾就是雪灾,要么就是蝗灾,当地百姓们的日子着实有些不好过,眼下朝廷如此重视,倒是他们这些百姓的福音。

    至于一些心思机灵的,倒是有些疑惑,若是朝廷赶赴陕西救灾,为何还要自督察员中派遣巡按御史?尤其是其队伍规模着实不小。

    天子这是要干什么,难不成是打算将陕西当地的官员全查一个遍

    一念至此,不少百姓便将炯炯有神的眸子投向紫禁城所在的方向,心道天子又要不声不响的做大事了。

    ...

    ...

    此时的大明天子朱由检正在乾清宫暖阁之中,召见兵部尚书王在晋及户部尚书毕自严,二人身后还有礼部侍郎徐光启陪同。

    "天子要下旨褒奖皮岛毛文龙?"

    兴许是没有料到竟有如此之想,一向淡定的兵部尚书不由得愕然抬头,声音中夹杂着一丝不解。

    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朱由检却是没有做声,只是推了推身前案牍的奏本。

    见状,一旁的司礼监秉笔忙是上前一步接过,在王在晋愈发狐疑的眼神中,将其递了过去。

    "登莱巡抚袁可立上奏,女真降将刘兴祚携带女真布防图归降我大明。"

    "走的是皮岛毛文龙的路子。"

    趁着子也会不甘寂寞。

    如此"内忧外患"的局面之下,若是陕西在乱起来,大明顷刻间便会落入腹背受敌的尴尬局面。

    "陛下,陕西..真的会乱?"

    沉默半晌,户部尚书毕自严有些沙哑的声音于乾清宫暖阁中炸响,其脸上写满了凝重。

    结合天子近些时日的所作所为以及对皮岛毛文龙的"大度"来看,天子几乎是笃定陕西必乱了。

    如此局面下,朝廷必然要做好十足的准备,此前押送出京的数十万两银子便是显得有些不够看了。

    "若是陕西叛乱遍布陕西全境乃至于甘肃东部,本兵以为该当如何?"

    没有正面回答兵户部尚书的问题,案牍后的朱由检转而将目光投向到兵部尚书的身上,其说出来的话语却是愈发让人心惊。

    遍布陕西全境乃至于甘肃东部?

    简单的十余个字,却是令兵部尚书脸色大变,不由自主的倒吸了一口凉气。

    且先不论陕西沃野千里不止,同时承担着抵御蒙古鞑子进犯的重担,光是境内的百姓们乱起来,对于大明的打击便是不可想象的

    "若果真如此.."沉默少许,兵部尚书硬着头皮,声音沉重的开口:"臣请京营出京,坐镇陕西!"

    虽然天子没有明说,但王在晋却是大概猜到了天子的言外之意,只怕陕西境内的"叛乱"并非是众人想象中的单单发生在某个地方,而是"多点开花"。

    如此局面下,陕西那些疏于操练,常年缺粮少饷的官兵们便派不上太大的用场了。

    甚至他们没有"委身从贼",已然算作心中有忠义之心了。

    既然指望不上陕西本地的卫所官兵,便只能寄希望于"中央军"了。

    所说京营的士卒操持至今不到一年的功夫,但王在晋闲暇的时候,也曾亲临观瞧,自是知晓这些庄稼汉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虽然尚没有经历"生死"的磨炼,无法与辽镇的精锐士卒相提并论,但眼下实在也没有多余的军队供朱由检调动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