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旗小说 > 大明:皇兄你就安心的去吧 > 第268章 布局陕西(下)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旗小说] https://www.leqi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咕噜。

    伴随着朱由检掷地有声的问询,吞咽口水的声音便是在乾清宫暖阁之中响起。

    兵部尚书王在晋及礼部侍郎徐光启的脸色均是有些复杂,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彩。

    如此一笔"横财"若是能够进到他们的口袋中,令兵部焦头烂额的军饷便是瞬间解决,徐光启还能顺势大力推广农政...

    "依着时间来看,到了湖广武昌府了.."

    几个呼吸过后,户部尚书毕自严有些沙哑的声音便是微微响起,他的脸上满是落寞之色。

    虽然知晓这笔"横财"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是天子的"私房钱",但作为大明钱袋子的毕自严却是早已笃定,就算拼着触怒天子,也要从中克扣一部分。

    无他,太仓库已是空虚的能够跑老鼠了。

    只是眼下听天子的言外之意,怕是要将这笔钱粮用作解决"陕西民乱"了。

    一时间,户部尚书毕自严的心情便是有些低沉。

    不过很快,一道略微无奈的声音便是使其愕然抬头:"爱卿不必如此,朕会自内帑中拨银五十万两。"

    俗话说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虽然朱由检并没有过问户部的具体事由,但从全国各地的奏本中,便对户部的艰难局势有所了解。

    毕自严这位户部尚书,着实当的有些憋屈。

    "多谢陛下!"

    少许的错愕过后,毕自严便是一脸惊喜的躬身应是,许是因为心情有些激动,他的声音竟是微微颤抖。

    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朱由检转而将目光投向从始至终都保持沉默的徐光启身上,目光中略带殷切的征询道:"皇庄中的番薯,土豆等物何时能够成熟?"

    虽然大明眼下"内忧外患"的处境稍有缓解,但深知历史走向的朱由检仍是不敢掉以轻心。

    自他继位以来,除却整饬行伍之外,最为重视的事情便是徐光启提议的"农政"。

    若是按照原本历史的走向来看,在往后的十余年中,因为"小冰河"肆虐的缘故,整个中华大地都是天灾不断,其中尤以陕西,河南,山西情况最为严重。

    因为连年旱

    上,被众多史官浓墨重彩,推崇备至的少数时期之外,哪个朝代能让天下百姓填饱肚子?

    亩产十石!

    倘若大明的庄稼尽皆如此收获,什么建州女真,什么蒙古鞑子尽皆望风而降,大明将再无"流民百姓"。

    "敢教陛下知晓.."闻听耳畔旁响起的惊诧声,徐光启难看的脸色舒缓了不少,但仍是硬着头皮,冲着案牍后的朱由检拱手说道:"这番薯及土豆虽然亩产丰富,但远不似寻常禄米那般能够久放,其口感也是略有不足。"

    "尤其是甘薯,虽然能够充饥,但过多食用便有所不妥..."

    作为"大明农政"的领导者,徐光启自是清楚粮食的重要性,但事关重大,其中利弊他也要实话实说,一并告知给面前的天子。

    "瑕不掩瑜!"

    不待朱由检有所反应,兵部尚书王在晋便是惊喜出声,与其亩产十石的巨大产量相比,似这等弊端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一时间,兵部尚书王在晋也是呼吸急促,胸口不断起伏,一双炯炯有神的眸子不由自主的望向辽东。

    他作为主管天下兵马大权的兵部尚书自是听闻过一道传闻:即所谓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

    虽然朝堂上的一众朝臣都是对此深信不疑,但王在晋却是嗤之以鼻。

    什么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若是女真鞑子真有如此能耐,岂能被大明压制这么多年,以至于贼酋努尔哈赤甚至认辽东总兵李成梁为义父?

    归根结底,就是前些年的朝廷无法按时并且足额的保证士卒的粮饷,士气自然萎靡,无人愿意"保家卫国"。

    倘若大明正值巅峰,似建州女真这等冒犯天威的蛮夷土司,弹指可灭!

    "秋收之后,将所得粮草尽数运往陕西吧。"

    就在兵部尚书王在晋及户部尚书毕自严为了大明的"未来"而想入非非的时候,朱由检斩钉截铁的声音再度于乾清宫暖阁中响起

    "是,陛下。"

    闻言,暖阁中的几名朝臣忙是躬身应是,但案牍后的天子却只是随意的摆了摆手,眼神已是望向了西北。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