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旗小说 > 惭愧惭愧,小爷天生富贵 > 第267章 儒毒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旗小说] https://www.leqi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韩佑坐在了台阶上,久久无语。

    不知何时,戳老师已经离开了,回到悟文堂继续教书了,只留韩佑一人坐在那里思考着。

    韩佑终于明白这群老博士的意思了。

    老生常谈,埋汰儒家。

    只不过这次举出了实例,以焚书坑儒为例子。

    这些很有可能是“历史真相”掌握者的老夫子们,又一次摘下了某个时期儒家的虚伪面孔。

    要知道秦朝的灭亡原因有很多,国家统一人心却不统一、继任者啥也不是,枭雄辈出等等等等。

    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苛政,秦朝在灭六国之前的大争之世时,用的是商鞅的严刑酷法。

    这个没问题,没什么好争论的,因为结果在那摆着呢,一统天下了。

    但是一统天下之后,继续沿用这种不知变通而且极为苛刻的刑罚,那问题就大了。

    大泽乡起义,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陈胜吴广实质意义上的点燃了第一把火,实际上就是因为秦国律法以及政策苛刻的缘故小】

    【说】

    在陈胜起义后,无数的读书人都投到其麾下,其中就包括了孔子的后人。

    也就是那时候,儒家弟子开始说秦朝的灭亡主要原因,是因为没推崇儒学,如果儒学大兴,秦岂会灭亡。

    其实这个说法明显是儒家子弟扣屁眼上楼,自己抬自己了,和他们有关系,但是关系不大,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纵观历史各朝代,除了初代创始人孔子外,但凡是乱世,或者是打仗的时候,基本上就没儒生的消息了,儒学啊、儒生啊,要多低调有多低调,好像全消失了一样。

    但凡是打完仗了,有秩序了,和平了,儒学啊,儒生啊,全跳出来了,哪哪都有他们。

    汉朝董仲舒罢黜百家,儒家成为了真正的扛把子。

    然而可笑的就在这件事上了,历史长河之中,多少国朝起起落落,多少国朝灭亡,多少国朝兴起。

    而在这个阶段中,其中大部分都推崇的是儒学,信奉的是儒学,官员也都是儒生。

    结果呢,结果这些国朝就延续千年了,开创出盛世了?

    不,并没有。

    这就是儒生的虚伪之处,令人最为生理厌恶直接反胃之处。

    国朝兴盛了,儒生说这事是他们的功劳,因为大家信儒学,学儒学。,不断的缩小了,国朝更加稳定,令国朝动荡的因素越来越少。

    不说别的,就说各个阶层之间的差距不断缩小,这些是儒生们想看到的吗,答案,还是不。

    不不不,都是不。

    那么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不提儒学,只提儒学的受益者,那些儒生们,他们非但没有促进国朝的发展,反而成为国朝走向盛世的绊脚石?

    咋的,你儒学讲孝顺,讲礼、义、智、信什么的,其他学派就不讲了?

    咋的,全世界所有的爹妈,孩子一出生爹妈就告诉孩子得天天作恶吗,除了儒生外,别人就不知道什么叫做正义,什么叫做礼义廉耻?

    咋的,你们儒学申请专利了是不是,只有你们可以代表正义,代表是非,代表对错?

    你们这么厉害,国朝为什么一个接着一个灭亡?

    不知不觉间,下午的第一堂课结束了,锣声将韩佑的思绪拉到了现实之中。

    他终于知道自己忽略了什么,在国子监忽略了什么。

    那就是戳老师的那句“集百家所长”。

    这些代表着各家的老夫子们,已经没有太多私欲了,并不是像儒生那般只允许天下有一个学派,那就是儒学。

    老夫子们可谓人间清醒,学派不重要,学派的思想核心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务实,重要的是怎么对国朝有利,怎么对百姓有利,就怎么弄,怎么搞,怎么去办,无论是什么学派,这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大家都在国子监蛰伏着,都在这里任教,哪怕这些人的祖先在战国时期见了面后互相之间也撸袖子上去就干

    他们不是为了埋汰儒学而埋汰儒学,而是为了让百家所长发扬光大,埋汰儒学,是因为儒学不给他们这个机会!

    韩佑站起身,嘴角微微上扬着,步伐轻快的走出了国子监。

    见到韩佑微笑着,陆百川好奇的问道:“这般开心,经考拔得头筹?”

    “不错,第一。”

    韩佑哈哈大笑,翻身上马:“海哥,下拜帖,送去户部尚书孙守廷孙大人家,问下时间,我要尽快拜访孙大人,本少爷准备入朝堂,为官!”

    陆百川:“不是说月余才…”

    韩佑打断道:“回去告诉北门御庸,开始存钱,搞了户部后,本少爷要做一件大事!”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