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旗小说 > 明朝土皇帝 > 第21章 迷茫的朱重八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旗小说] https://www.leqi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郝凡五和礼部郎中返回了宁阳县,喧闹了一整天的陆家庄也慢慢安静下来,蜇伏了一整的虫子开始吱吱呀呀的鸣叫,庄子里偶尔响起一声犬吠,便惹得整个村子的狗都跟着叫了起来,直到引来主人的大声喝斥才会慢慢停下。大风小说

    陆十二静静的坐在屋子里,一边抚摸着大黄狗的狗头,一边慢慢复盘这两个月的得失。

    得,确实得到了挺多,无论是郝凡五这个知县老爷的人脉,还是在陆家庄一时无两的威望,又或者是一整套的经、史、子、集外加一百两银子、五十匹绸缎,这些都是极为难得的财富。

    失,虽然已经没有什么好失去的,但是今年的收成肯定会受到蝗灾的影响,为了好好活下去,咸鱼一样躺平摆烂的日子肯定是过不上了。

    总的来说,得到的终究还是比失去的多一些,只是揽到身上的这些破事儿却着实让人头疼。

    尤其是造纸和学堂这两件事。

    其中造纸还好一些,左右不过是翻找资料外加反复实验,就算是枯燥一些也没什么。

    但是学堂需要的教材可就麻烦的多了——要把陆家庄学堂打造成黄浦系,就绝不能只教授四书五更之类的玩意儿,数学和历史才是重点科目。

    偏偏自个儿的手里又没有相应的教材,只能靠脑子里的那点儿记忆现编现写,而且科举的时候还不考数学和历史,直接正大光明的教授数学和历史,倒显得有些异类。

    直到沉沉睡去,陆十二还在为教材的事儿犯愁。

    跟陆十二相比,郝凡五倒显得轻松许多,刚一回到县衙就迫不及待的写起了奏章,把陆十二如何打造养鸡厂、建议兴办砖窑、纸坊以及学堂的事情都写了上去,在仔细分析了其中的利弊后又表示宁阳县人丁稀少,希望朱重八朱皇帝能从别处迁移一部分百姓过来。

    只不过,郝凡五这一次使用了奏本当中特有的密奏而没有像上次一样使用题本。

    按照《大明会典》中记载,题本是内、外各衙门一应公事变贵。如果老百姓不愿意进工坊做工,那他们折腾这么大一摊子事情,又会给当地带来什么样儿的变化?”

    “还有这儿,”朱标把密奏翻了几页,递到朱重八的跟前:“郝叔说历朝历代建国之初,丁口都会疯狂增长,后面慢慢的就会出现土地不足用的情况,工坊或能缓解一二。为了验证郝叔的说法,我翻了宫里典籍的那些古籍,发现确实如郝叔所言,结果让人心惊。”

    说到这儿,身着四爪龙袍的朱标忍不住低下头瞧了一眼身上的衣裳,长叹一声道:“等再过上个百十年,咱们大明的老百姓就会越来越多,到时候肯定有人分不到土地,或者干脆被人抢走土地,然后就会有人揭竿而起,再来上一次莫道石人一只眼——那您不是白造反了吗

    朱重八登时大怒,指着朱标骂道:“放你娘的屁!就算如你所言,起码老百姓还能过个百十年的安生日子,可要是老子不造反,终究还是会有别人造反,要是大家伙儿都不反,这天底下的百姓就得继续过那种朝不保夕的苦日子,你也早他娘的饿死了!”

    朱标心里不爽,忍不住回了一句:“我又没说你造反不对,我就是说该怎么解决这个事儿!”

    没等朱重八再次发火,朱标便又快速说道:“一个砖窑得用几十个青壮,一个纸坊也差不多得用几十个青壮,只要给足了工钱,这些青壮就不怕没地,而这还仅仅只是一个宁阳县,要是天底下的县城都跟宁阳县一样,那石人一只眼的事儿是不是就能避开了?”

    朱重八一愣,脸上逐渐浮现出一抹迷茫和无助,就连说话的声音都透着一股底气不足的感觉:“或许吧?可那终究是以后的事儿,他们现在就搞出来这些,咱也说不清是好是坏。”

    沉默了好一会儿,朱重八才又叹了一声道:“先让那老匹夫在宁阳县试试吧,咱一时半会儿的看不透,时间长了总该能看透吧?造纸的工匠也给他,你自己去安排。”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