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旗小说 > 明朝土皇帝 > 第24章 情况不太对劲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旗小说] https://www.leqi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陆十二其实能理解洪桐县知县的想法,这货想的无非就是朝廷派遣的官员还没到,等人到了之后先好好安排安排,顺便再把事儿办了就行。

    这个想法不能说是错的,毕竟官场上一向如此,上官是否满意远比事情办得是否妥当更重要。

    但是这一次的事情却不一样。

    郝凡五先是在蝗灾刚冒出苗头的时候就给朱重八上题本,接着又在学堂、砖窑、工坊还没有尘埃落定的时候上奏请求迁移百姓,这是一个普通知县能干出来的?

    而且郝凡五那货敢骂礼部郎中老匹夫,礼部郎中也毫不客气的回骂,这两人能是一般关系?

    按照陆十二的推断,郝凡五这货多半是朱重八挑挑拣拣之后扔到宁阳县的,搞不好就是个背景通天的淮西老人,再不济也得是朱重八的心腹人手。

    如今洪桐知县拿着给大元当官的经验办事,在官场上来说不能算错,但是耽误了郝凡五的事儿,郝凡五会怎么看?

    好啊,你洪桐县的知县好厉害,我郝凡五确实不能拿你怎么样,但是你居然敢用元朝当官的经验来办大明的事儿?

    你这不止是拿前朝的剑来斩本朝的官,你这是要把皇帝陛下的面皮扔到地上反复摩擦,临了还往皇帝陛下的脸上吐口水啊!

    所以吧,洪桐县的知县是噶定了,就算是李善长出面也未必能保住他,区别只在于他什么时候噶。

    想了想,陆十二便对吴班头说道:“咱们先找个客栈住下,好好打探打探洪桐县的情况,后面有人比咱们更着急。”

    陆十二猜的没错,洪桐县的知县可能不着急,但是被朱重八派来负责组织百姓迁移的户部员外郎却不可能不着急——像组织百姓迁移这种事情,原本只需要朝廷一道公文发给洪桐县和沿途衙门就行,就算派人也只需要派一个正六品的户部主事就行,偏偏朱皇帝把自己这个从五品的员外郎派了过来,这说明了什么

    偏偏洪桐县知县这个蠢货不仅没有提”倒还好一些,可是听员外郎话里话外的意思,对方似乎又不是那种讲规矩的。

    李知县的脸色由青到白再由白到青,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叫道:“下官多谢大人救命之恩!”

    眼看着李知县终究没有蠢到家,员外郎的脸色这才好了一些,冷哼一声后吩咐道:“起来吧,本官先去找那姓陆的。”

    ……

    陆十二这段时间并没有闲着,而是和吴班头一起,把洪桐县附近的村庄都走了一遍,也把洪桐县的情况摸了个差不多。

    洪桐县的情况,远比陆十二刚来时看到的还要惊人——宁阳县虽然人少且穷,但是老百姓的家里多多少少还有一些存粮,哪怕是没有朝廷运粮救济也能勉强撑过洪武二年的这场蝗灾,用郝凡五的话说就是:“可惜沾不到朝廷便宜,着实苦了我宁阳百姓。”

    但是洪桐县周围的这些村庄,百姓家里却没有多少存粮,如果遇上宁阳县一样的蝗灾,别说什么靠存粮勉强撑过去,就是让他们把树皮草根都吃光也不够

    陆十二觉得这种情况很不正常,因为宁阳县的积累是从蒙元被赶出山东之后才开始的,从头到尾也不过是一年左右的时间,而洪桐县所经历的战火要远小于宁阳县,理论上来说应该有更多的积累才对,但是陆十二看到的,却恰好相反。

    也就是说,洪桐县原本的乡贤士绅或者在元末跑来洪桐县的乡贤士绅们,很可能早就已经开始谋夺老百姓的土地,要不是朱重八规定百姓可以开荒并且免除新开荒土地的钱粮,只怕洪桐县百姓早已没有立足之地。

    陆十二很是好奇,洪桐县的李知县在这其中扮演了什么样儿的角色,如果被朱重八知道了李知县的所作所为又会怎么处置李知县。

    毕竟李知县的行为相当于刨老朱家江山的墙角,而朱重八搞出来的剥皮楦草又大大的有名。

    另外,陆十二也很想知道,这天底下究竟是像宁阳县的多一些,还是像洪桐县的多一些?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