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旗小说 > 三国:家父曹孟德 > 第三百一十二章 曹操的顾虑!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旗小说] https://www.leqi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春日午后的许都街道,人来人往,车水马龙。

    春风轻拂,许昌城沐浴在阳光中。

    此时乍暖还寒,空气中带着一丝丝凉意,却无法掩盖那逐渐浓郁的春天气息。

    城内街道两旁,柳树开始吐露出嫩绿的新芽,仿佛是画师一笔笔精心点缀的色彩。

    桃花含苞待放,偶尔有几朵忍不住绽放,点缀在枝头,给这座古城带来几分妩媚。

    几匹高头大马从许都的东门缓缓进入。

    当先一匹马上,是一个十六、七的年轻人,仪表堂堂,双目有神,浑身散发出一种君临天下的气势,他自然就是曹彰。

    在他的身后,是一个身着铠甲,精干的男子,和数名衣着整齐,散发着肃杀之气的护卫,是李进和数名无畏军。

    距离许都的距离越来越近,曹彰想着回来之后先后拜见曹操,还有很多事情要处理,就没有再和诸葛姐弟同行。

    毕竟已经到了曹操的控制地盘,也不会再有什么危险,他留下了四名无畏军随行护送,自己与李进等人先行返回。

    为了不惊动其他人,曹彰选择了和离开许都时一样的方式,悄无声息地直接进了城,随后没有先返回自己的府邸,而是直接去往了司空府。

    曹彰来到司空府的大门口,门口的守卫看到是他回来,赶忙告诉他曹操正在书房。

    曹彰快步走进司空府,来到了书房门口,然后恭敬地施礼通报:“父亲,我回来了!”

    曹操正对着地图愣神,听到曹彰的声音,露出了兴奋的笑容,赶忙回身招呼着:“子文?快进来!”

    曹彰脱掉鞋,快步走进书房。

    曹操看着风尘仆仆的儿子,知道他肯定是一回到许都就来见自己,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快步迎上前,伸手拍着他的肩膀:“回来得挺快!”

    “是,事情已经办妥,不敢多耽搁,就赶紧回来向父亲汇报。”曹彰平静地回应着。

    “你前些日子给我的信件,我已经收到了,我已经上报天子,正式敕封臧霸为徐州刺史,已你回来之前已经安排使者去徐州向他宣召了!”曹操招呼着曹彰坐下之后,将自己的安排告诉他。

    “父亲果然处事果决,一刻都不耽搁!”曹彰恭维着他。

    “少拍马屁,这次多亏你微服去东海查访,才能发现徐州官员的贪赃枉法,也给我发掘出了臧霸这个人才。你们兄弟三个,这次可是互不相让,都立下大功了!”曹操笑着说道。

    曹彰虽然早已知道曹丕和曹植所做的一切,但在曹操面前,还要故意伪装一下,装作诧异地问道:“哦,子桓和子建立了什么功劳?!”

    曹操得意地将曹丕收回河内,曹植劝降张绣的事,向曹彰介绍了一遍。

    “现在西北、西南的隐患已经消除,你又替我稳定了徐州,我可以将全部心思都放在怎么对付袁绍上了。”

    说到这里,曹操的笑容慢慢收敛,也严肃了起来:“刚刚得到的线报,公孙瓒战败,自焚身亡,袁绍已经彻底控制了幽州。”

    曹操所说的结果,其实早在所有人的预料当中,所以曹彰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惊讶,只是微微点了点头。

    “看来,我们接下来就要紧锣密鼓地按照我们的原定计划,做好针对袁绍的备战了!”曹彰回应着曹操。

    “是啊。”曹操轻轻点头,“来,跟我说说,你这次东海之行,可曾找到了合适做船厂和港口的地方?!”

    曹彰点头,取出随后携带的地图,在曹操面前展开,向曹操介绍着兴建船厂和码头的地点,并把制盐司也已经开始运作的消息向曹操做了汇报。

    曹操向曹彰询问道:“这个港口未来会是我水军的基地,你可曾给它取名字?!”

    曹彰思索片刻,向曹操说道:“我看,就叫连云港吧!”

    曹操之所以说出这个名字,是因为他选择兴建船厂和码头的地点,从地理位置上来看,正是现在的连云港,这个名字又足够的响亮。

    “连云港?为何要叫这个名字?!”曹操细细地回味着曹彰说出的名字。

    “因为这个地方面向连岛、背倚云台山,又是港口,所以叫连云港,最为贴切!”曹彰向曹操做着解释。

    曹操赞许地点头:“好,就叫连云港。子文,我可期待着你在连云港兴建的水军可以大放异彩,助我大破袁绍了。”

    “父亲,要破袁绍,我现在还有一计,可以让我们不费一兵一卒,就在袁绍身边埋下巨大的隐患。”曹彰马上回应着曹操,说出了诸葛亮的计策,提议让孙策出兵攻打袁术,然后逼他北上去和袁绍汇合。

    曹操听完了之后连连拍着巴掌:“好,好,这个计策真的是高明。子文,你果然是有奇谋,又想到了一个如此深远的计策!”

    曹彰马上解释道:“不,父亲,这个计策并不是我想出来的,而是我新招募的谋士所出的!”

    “哦,你是说祢衡、刘晔他们?”曹操显然不太相信祢衡、刘晔有这样的智谋。

    曹彰笑着摇头:“不,父亲,这个计策不是他们出的,毕竟他们没有跟我去东海,我回来也没有见过他们,我说的是我这次在东海所收的军师,有着卧龙之称的诸葛亮!”

    “卧龙,诸葛亮?”曹操皱起眉头,显然他从来没有听过诸葛亮的名字。

    曹彰赶忙将诸葛亮的身世,以及他在荆州的事迹,以及他的才能,还有自己此次在东海如何遭遇诸葛若雪,随后征辟诸葛亮的过程向曹操讲述了一遍。

    曹操听完曹彰的讲述,微微皱起了眉头:“子文,你的意思是说,你承诺要为你这个新的妻弟专门设立一个军师中郎将的职务,还要让他担任你的首席军师?”

    曹彰认真地点着头:“是,希望父亲可以恩准。”

    “子文啊,我一向认为你很冷静,也不会因为儿女私情影响情绪,但这次你好像是有些爱屋及乌,太过冲动了吧!?”曹操显然对于曹彰的决定产生了偏见。

    “一个初出茅庐,只有十八岁的少年就封为中郎将?你可知道子桓、子建这次都是立下了大功,才得到了中郎将的职务。你这次是讨好新媳妇儿,还是为了要跟子桓、子建他们争一下功劳啊?”

    “子文,我知道你此去徐州立下了大功,但一年的时间你已经做到了后将军,晋升的速度已经很快,我总不能现在就封你骠骑将军或者车骑将军吧?”曹操明显的误会了曹彰,语重心长地劝说着他。

    “父亲,您误会了,我要封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绝没有夹杂任何私心,是他真的具备这样的才华和能力,也完全配得上这样的地位。我可以断言,未来我们对战袁绍,他的计谋绝对能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曹彰向曹操做着解释。

    “就算他真的有能力,也不能上来就封他中郎将,这让那些跟随我们多日的老臣会怎么想?难道他们还比不上一个刚出山的年轻人?!”曹操显然还是不接受曹彰的解释和建议。

    “父亲,高祖刘邦任命韩信为大将之前,他也是碌碌无名。您举荐关羽斩杀华雄时,他也不过是个马弓手!您当初发布招贤令的时候,我们不就定下了英雄不问出处,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格调吗?!为何您现在却要计较孔明的年龄和出身!?”曹彰据理力争,反驳着曹操。

    “这……”曹操被曹彰怼得有些无言以对了。

    曹彰意识到自己不能太让曹操下不来台,赶忙说道:“不过,我也知道父亲为何不敢直接任命孔明,是顾虑身边众多老臣的脸面,觉得孔明年轻,又无功劳,更没有展现出过人之处,难以服众。不如这样,请父亲给我点儿时间,容我回去和孔明商议一个妥善的办法,明日来回报父亲,我们再做决定如何?”

    曹彰这是打了一巴掌又给了一个甜枣,让曹操也不好再多说什么,随即点头:“好,你若是真能想出服众的办法,让所有人都能俯首帖耳的接受孔明身居高位,我就如你所愿,任命他为军师中郎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