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旗小说 > 大夏读书人 > 第三百一十五章: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旗小说] https://www.leqi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我们得出发了。」

    终究是到了前往江南的时日,李星云不得不跟短暂团聚了几天的家人们分离。

    「你要展翅,我不拦着。但一定要平安回来,别让我孤零零一个人。」

    「嗯嗯。」

    说什么都迎合着,这是李星云探索出对李梧桐最有效的办法。

    「妹妹,在家乖乖的,回头哥哥给你带江南特产。」

    「好!」

    「水姨,再见。」

    他一个一个拜别,哪怕心中有不舍,但他肩膀上有使命,需要去完成。

    「婧衣,可卿姐,我们走吧。」

    李星云招呼上两人准备出发,在三人的目送下动身离开了李府。

    ......

    大夏圣院!

    圣院弟子出发之际。

    广场上站满了好几个方队,分别是仁义礼智信五方学堂的外院弟子。

    仁字学堂所有弟子以大儒苍思源为首。

    义字学堂所有弟子以大儒却无业为首。

    礼字学堂所有弟子以大儒秋如意为首。

    智字学堂所有弟子以大儒吕泰清为首。

    剩下五百位内院弟子则早已经跟随好了各自的大儒。

    李星云踏着青莲云而来,领着秦可卿以及东方婧衣落在信学堂的五百位圣院弟子跟前。

    在广场上方,言圣静静的站着。

    「你们此去,生死不可预测,更无从占卜,涉及体系兴衰争斗,难以求存。」

    「可在此处留下你们的话。」

    言圣开口说话,但却是给大家浇了一盆大冷水。

    这说法几乎是要让大家把这一次看作是赴死,需要留下遗书。

    几位大儒功参造化,知晓圣贤此番用意,他们没有那么多想法,只想着能护佑眼前的这些弟子们平安归来。

    人群中骚乱起来,他们都在思考着言圣所说的用意,是真的在点明这一次的劫太过浩大,圣院都无法庇护弟子了。

    「身为儒家弟子,我辈即便是死,也绝对是死在与妖蛮交手的过程中。有一番话我想要跟我家中父母说。」

    有人站了出来,大声喊道:「我辈读书人,将不负家国天下!」

    他的声势响亮,激荡人心,触动人的心弦。

    有些弟子对这一句话颇有共鸣,也都纷纷站出来喊着。

    「守我儒道,护我人族!」

    「我将走在屠杀妖蛮的路上,决不停止!」

    「.......」

    有人带头起来,圣院的弟子们又都是一个个的热血青年。

    一瞬间,广场上响声震耳欲聋。

    东方婧衣头一次见到儒家圣院中的景象,又见到了这些弟子们的慷慨激昂,也终于有些明白了儒家圣院为何是天下读书人心目中的圣地。

    如此氛围,如此心境,全都是世俗罕见!

    「星云,你没有什么想说的吗?」

    「没什么说的,我会回来,一定会回来。」李星云坚定这个信念,不可动摇,绝对不能让任何事情动摇。

    圣院的广场人声鼎沸,几名大儒见势差不多,也向圣人鞠躬一拜。

    「言圣,我们便先走了。」

    大儒秋如意身后跟着上百位内院弟子和礼字学堂所有弟子。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中文?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之子于归,远于将之。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

    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仲氏任只,其心塞渊。终温且惠,淑慎其身。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她以诗经中的【燕燕】诗篇为作别之辞,向大家拜别。

    另外三位大儒相视一眼,也率领着各自学堂弟子作别辞。

    「良时不再至,离别在须臾。屏营衢路侧,执手野踟蹰。仰视浮云驰,奄忽互相逾。风波一失所,各在天一隅。长当从此别,且复立斯须。欲因晨风发,送子以贱躯。」

    苍思源后方所领的弟子们也跟着大声诵读起来。

    却无业接续着作别辞。

    「嘉会难再遇,三载为千秋。临河濯长缨,念子怅悠悠。远望悲风至,对酒不能酬。行人怀往路,何以慰我愁。独有盈觞酒,与子结绸缪。

    「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徘徊蹊路侧,????不能辞。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安知非日月,弦望自有时。努力崇明德,皓首以为期。

    信字学堂的弟子们看着其他四学堂的弟子跟在大儒后面,跟打了鸡血一样兴奋与豪情。

    再看了看自己跟着的领头人,一个四品大学士,还是圣院新秀,腹中领悟的古之名篇极少。

    这样如何跟其他几位大儒的队伍争气势!

    「所有弟子听令,随我出发!」

    「是!」

    李星云看着那浩浩荡荡的队伍即将出发,心头忽然有种此去经年的感觉。

    他挥一挥儒袍大袖,目光坚毅。

    「千里黄云白日曛。」

    近来素有诗中神明之称的李星云忽然在临别之际,大声诵着一句他们以前未曾听过的句子,几位大儒顿了顿脚步。

    「北风吹雁雪纷纷。」

    李星云以胸襟之阔,叙风萧萧的意境,声势悲壮。

    「初听两句,使人如置身风雪之中,似闻山巅水涯有壮士长啸。」有儒家弟子发出感叹。

    诗中之神还是哪个诗神,妙手偶得之的妙手也太过多了。

    但仅仅是这两句,却也不足以引起大儒们的触动。

    李星云朝着那四只同院弟子的队伍大喊道: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轰隆隆!!!

    眨眼之间,原本还只是尚可的诗,仿佛画龙点睛般,彻底活了过来,充满了神性。

    圣院广场中正欲离去的弟子们,在听闻这一句后,皆是心头一颤。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有人不断重复呢喃着这两句,浑身起了鸡皮疙瘩。

    诗的作用在于即便是不懂诗的人在听闻了这些诗句之后,都会冷不丁的浑身一颤。

    不用细致了解,就能够知道此诗不凡!

    值此离别之际,诗中却没有千丝万缕的离愁别绪,而是满怀激情地鼓励众人踏上征途,迎接前路未知!

    「好一个直抒胸臆的气骨!」

    :。手机版网址: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