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旗小说 > 穿越王府后长生不死 > 第五十七章 将军易位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旗小说] https://www.leqi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临安四年,七月。

    皇甫孝和再度派兵,尝试攻打顺阳城。

    曹瞒和孙符据守不出,屡次将城外的朝廷大军挡下。

    短短半月,朝廷兵马损失过万,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皇甫氏父子的嫡系部将。

    董颖靠着刺探情报、截断粮草的由头,每日领着大军在外奔袭,倒是没有多少损失。

    许是见攻城无望,皇甫孝和下令停止攻城,围而不攻,向南收服其余城邑。

    明面上,这是体恤下属的表现。

    可实质上,这未尝不是保存力量的表现。

    从前皇甫孝和是真罡境,足以稳坐大将军的位置,护得皇甫氏的一世富贵。

    可如今他跌落境界,形势马上就变了。

    朝中除他以外,还有车骑将军朱达也是真罡境强者,而且比皇甫孝和还要年轻十来岁。

    一旦跌落境界的消息传回长安,不出三日这大将军之位就会易主。

    皇甫孝和顺风顺水了一辈子,肯定无法接受这种结果。

    于是,他一面停止进攻,一面派兵封锁了整个南阳郡,禁止人员来往,防止跌落境界的消息传出。

    对面的曹瞒和孙符见城外大军停止进攻,虽然心里疑惑,却也乐得僵持不动。

    他们拖住皇甫孝和的兵马,就已经算是超额完成任务了。

    ……

    李常笑作为关中王身边的人,也被皇甫孝和以好生招待的名头,“软禁”在营帐中。

    不过每日有酒肉供应,偶尔还能看城中的舞女和歌姬表演,李常笑欣然接受。

    董颖见不用让麾下的儿郎受死,也就没和皇甫父子翻脸。

    他每日召集亲信,也不知是在商量些什么。

    ……

    转眼间,半年过去。

    临安五年,二月

    关中王大破诸侯联军于酸枣,趁势夺回了东郡和陈留郡的广袤土地。

    陈留太守张任,东郡太守乔仁接连身死。

    战死的战死,还有主动脱离盟约的,昔日十八路诸侯至今,只剩下十二路还在坚持。

    前线失礼也影响到了魏郡朝廷的威望。

    袁弘作为当朝丞相,又是袁处的嫡亲祖父,当然不可能把战事的失利往袁氏自家身上揽。

    他抓住时机,把脏水引到天子洪庆帝的身上。

    顺带出手族灭了天子提拔的几家臣子,可谓是一石二鸟。

    ……

    这日,李常笑在军中,忽然得到命令。

    要他重新回到关中王的帐下。

    李常笑走出营帐,正好与董颖碰上,只是第一眼,李常笑就看出了不同。

    董颖成功突破外罡境的桎梏,成功晋升内罡境。

    他当即执袖,笑着恭喜,“许久不见,董太守的武力大有进展。”

    得到他的夸赞,哪怕只是客气的,也足以让董颖大喜。

    董颖乐呵呵摆手,“些许成就,不足挂齿,远不及道长修为高深。”

    ……

    又是一通例行的吹嘘,步入正题。

    两人聊了几句,李常笑才知道,被调往前线只有他,董颖和并州骑兵却被留下。

    其中的缘由,李常笑和董颖都没搞懂。

    这时,浩瀚如海的威压从营帐爆发,冲天的罡气将云层搅动,霎时间天地失色。

    是真罡境。

    李常笑与董颖对视一眼,都看出了对方的惊讶。

    军中现在还有真罡境坐镇?

    不一会儿,就看到一道熟悉的人影走出。

    是王进,他押着昏迷的皇甫孝和,在一众士卒的注视下,来到营帐外围。

    王进的脚边有个圆溜溜的东西,乍一看,原来是皇甫?醯耐仿?

    他两眼圆睁,一副难以置信的模样。

    李常笑心下了然,知道是皇甫孝和隐瞒情报的事情泄露了。

    周围的士卒中很快骚动起来。

    大将军皇甫孝和被拿下,其独子更是当场被杀。

    有熟读话本的士卒大胆做出猜测,“关中王要谋反?”

    这种猜测很快得到附和。

    不过隶属皇甫氏一族的将领和士卒,此刻个个忧心忡忡的。

    他们显然知道更多的内情。

    “肃静!”

    王进忽然运起内力,朗声道。

    一瞬间,在场鸦雀无声。

    数万士卒无一人敢发言,无一人敢与关中王对视。

    这就是真罡境的压迫。

    王进环顾四周,缓缓开口,“罪臣皇甫孝和,延误军机,知情不报。本王以摄政之身,宣布从即日起废除其大将军一职,择日押解长安,听候天子发落!”

    他的声音很响,吐字也很清晰,足以让所有人都听到。

    说完,也不待众人反应,他提起皇甫孝和,向着军营外走去。

    半日后,关中王的心腹爱将,南卫将军裴永持令前来,接过了南阳郡兵马的大权。

    ……

    长安城,玄极宫

    临安帝坐在龙椅前,听着宦官汇报南阳郡的消息。

    他眉宇平淡,语气不显息怒,“这么说,关中王不仅废了大将军,还接掌了皇甫氏的兵马?”

    宦官叩首回应,“正是。”

    闻言,临安帝转过头,看向大殿右下方的儒袍男子。

    他打了个哈欠,不经意地问道,“袁卿家以为如何。”

    儒袍男子缓步走到中央,露出其本来的面容。

    如果有相熟者在此,定会大为吃惊。

    因为这男子不是旁人,是上党之战被俘的袁氏嫡系,袁陆。:???

    昔日袁陆被天子关到诏狱,然后就没有音讯了。

    外界有猜测袁陆被杀的,可实际上,他竟然以一直臣子的身份待在临安帝的身旁。

    而且从临安帝的态度来看,还很是看重的样子。

    只见袁陆先行了一记臣子礼,这才开口,“关中王乃社稷肱骨,更是先帝临终时亲授的摄政亲王,忠诚之心天地可鉴日月可昭。”

    “陛下切莫担忧,有关中王在,则社稷可安。”

    听了他的话,临安帝微不可查地蹙了下眉。

    不过还是耐着性子,“袁爱卿何以教朕?”

    袁陆思索片刻,这才开口,“臣听闻,安远将军获罪被杀。皇甫老将军后继无人,其虽有罪,却也立下汗马功劳。臣仰慕久矣,乞陛下饶其性命,保全晚年。”

    临安帝对此不置可否。

    袁陆陈述完,退回到一旁。

    ……

    当夜,皇甫孝和被押解进京。

    得到同袁陆一样的待遇,被关押诏狱,不许任何人探视。

    唯一的区别是,临安帝下恩旨赦免皇甫氏的族人,成功安抚住了一部分武将家族。

    唯独朱达出身的朱氏一族,对临安帝的心慈手软颇有不满。

    这消息经过朱氏族人层层传递,最终传到前线的朱达耳中。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