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旗小说 > 穿越王府后长生不死 > 第二章 国公曹华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旗小说] https://www.leqi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鲁国公曹华是赵玄郎一统天下过程中,最得力的干将之一。

    他如今年过花甲,由于在军中威望极高,为打消天子的顾虑,自请退居家中。

    赵玄郎亦是投桃报李,册封曹华为鲁国公,允国公爵位世袭罔替,与国朝同享富贵。

    这日,鲁国公府。

    国公曹华亲自设宴迎接,并引诸子亲临陪侍,可谓是将礼仪抬高到了极点。

    李常笑与刘娥坐于席下。

    曹华举杯敬酒:“恩公在上,如今既然来了汴京,可要让曹华好生招待一番!”

    “国公言重了。”李常笑摇了摇头。

    “当初与辽军大战,老夫深受敌军之围,是恩公斩杀辽军猛将耶律哥,这才给了曹某以活命之机。”

    “二三子,这是我曹家的恩人!”

    闻言,曹华长子曹煜立即上前,朝着李常笑行了一记大礼。

    “曹煜拜见恩公!”

    这一礼,自此奠定了鲁国公府与李常笑的关系。

    曹华知道李常笑不喜欢这种场合,很快将一干闲散人等驱散。

    他的心很细,注意到李常笑身边带了一个女娃,特意将幼子与几位女儿留下作陪。

    曹华乐呵呵看着刘娥:“丫头,你叫什么。”

    “刘娥,”刘娥大大方方回答,说着又凑近李常笑身旁,补充道:“我是师父的弟子。”

    “原来是刘丫头。”曹华哈哈大笑。

    他转头看向身旁的几位女儿,轻笑道:“颜儿,静儿,你们年纪相仿,一起玩儿吧。”

    闻言,两个精心打扮,容貌?i丽的少女款款上前。

    刘娥起初还有些不知所措,不过她是个学习能力很强的人,不一会儿就和国公府的两位小姐打成一片,三个丫头片子结伴到后院去了。

    屋子中只剩下四人。

    李常笑,曹华,曹煜,以及一位不过十岁出头的小子。

    曹华笑着介绍:“恩公,这是幼子曹起,打小就有道根仙慧,精通道法,天资聪颖。”

    闻言,李常笑这才认真打量曹起。

    后者一袭云纹黑边的道袍,目光明睿,器宇不凡。

    曹起见他看过来,当即行了一记道家礼:“参见恩公。”

    李常笑微微颔首,轻笑道:“不知是拜于何人门下。”

    “陈抟祖师。”曹起满脸正色道。

    闻言,李常笑的眼底闪过几分思索。

    若以年岁来看,这一代的陈抟应该已经换过三代人,他们“三教布衣”一脉,历来是师徒单传,全盘继承道法与法号。

    只不过,这曹起似乎有所不同。

    他是大宋开国武勋的亲子,身份尊贵无比,竟然收下这样的贵子,莫非……这一代的陈抟是不打算再传承下去了?

    这结果有些出乎意料。

    毕竟说起来,陈抟的传承还是由于李常笑的插手才现世的。

    一代代陈抟的传承,固然肩负着参透“三教布衣”的使命,但他们的另一个使命,何尝不是摆脱李常笑设下的这一层囚牢。

    如今看来,这位陈抟终于是打算终结这一脉的使命,将一身所学归于天下。

    “这样也好,兴许我的方向一直是有谬误的。”李常笑自忖道。

    这时,曹华的神情突然变得凝重起来。

    “恩公,陛下恐怕时日无多了。”

    他说的“陛下”正是一手建立了大宋的帝王,建隆帝。

    建隆帝花了二十余年扫平北方,立下宋国。

    又花了八年肃清南方,以及最后的十年安定天下,使万民从战火中解放出来,重新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

    抛开天子独揽大权这一点,赵玄郎无疑是一个相当有才干之人。

    李常笑听罢,点点头:“国公与我说这事,可是有其他的意思。”

    “陛下诸子年幼,晋王大权在握。曹华是担心这江山日后恐怕会陷入争斗,届时叔侄起兵互戕,苦的是天下百姓。”

    曹华叹了一口气,面上满是忧虑之色。

    他起于微末,早年在军中时,麾下不少儿郎就出身乡里,是以他比大宋朝堂的其他人更清楚百姓究竟需要什么。

    既不是穿金戴银,也不是锦衣玉食。

    他们只想好好地活着!

    李常笑这时也明白了曹华的意思:“国公想要插手宫闺?”

    他问出这话的时候,脸上也有几分意外。

    毕竟自古以来,无论文臣还是武将,当他们达到一定的高度之后,最先想到一定是明哲保身。

    尤其像曹华这种已经可以与国同休的重臣,即便他什么都不做,未来也一定能获得天子的尊奉与荣华。

    然而,这一切与天家皇位的更迭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只要有一步不慎,整个曹家,乃至与曹家有关的亲旧与眷属,无一例外会迎来灭顶之灾!

    曹煜和曹起二人相视一眼,眼中最初有几分无奈,不过很快又归于坚定。

    曹起微微一笑:“这天下祸乱太久,容不得一点差池。父亲既有意大庇佑天下,孩儿自当生死相随!”

    曹煜则更加干脆:“父亲一句话,孩儿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李常笑看着面前这清一色坚毅的曹家父子,目露几分恍然,很快回过神来。

    他闻到了问题的关键处:“国公心中已有了人选?”

    曹华没有否认,直接点头道:“晋王骁勇,早年立下赫赫战功,其勇武可比前朝的贞观帝。”

    李常笑莞尔:“贞观帝,那可是大唐太宗。与他相似,难道不好么?”

    曹华闻言亦是苦笑:“我朝纵有太宗,但宋军却不比唐军。一旦晋王再起兵戈,只怕战事又将旷日持久。届时,大宋亦有灭顶之灾。”

    李常笑闻言点点头,对这话倒是十足认可。

    大唐立国之初,不仅有北方大族的投效,还有凉州李氏经营西北数百年的积累,足以支撑大唐在立国之后继续征战。

    其中最典型的,又要数开元年间,与大食联盟持续了数十年的大战。

    然而,这一切的基础是大宋目前不具备的。

    李常笑神色一凛:“国公是打算扶持皇子上位?”

    曹华点了点头:“陛下宫中有三位皇子,大皇子开朗贤明,二皇子博学多识,三皇子温润敦厚。”

    “若是以皇子为帝,大宋才能真正安定下来!”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