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旗小说 > 穿越王府后长生不死 > 第三十六章 海贸之险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旗小说] https://www.leqi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咸平九年,十月。

    银州。

    党项与宋军的战场。

    这段日子以来,宋军与党项各有胜负。

    原本岌岌可危的党项,在得到突厥残部与西域叛国的帮助之后,隐隐具有与宋廷分庭抗礼的态势。

    短短两年,双方先后在五州之地爆发了三场大战。

    其中银州作为党项王族的驻地,其中的战事最为惨烈。

    正值大战过后。

    种平倚着一杆诃藜棒,正落在原地休憩。

    不少军中士卒搀扶着从他身边走过,口中都会招呼一二,诸如“小种”“种哥儿”之类。

    种平一一回应,他低头看着自己发红的手臂,不住摇头。

    这西北的环境比之汴京,还是要恶劣太多。

    若说武院的时候,受到呼延赞的折磨,那算是肉体上的一种苦。

    那么现在,种平感受到的苦,可不止是肉体上的,甚至还包括心理上的。

    柳三变亦是颤颤巍巍走来。

    原本尚且白润如女儿家的脸蛋,早就糙得不成样子。

    柳三变故作不悦道:“这般相貌,以后怕是没人会喊我柳公子了。”

    种平闻言嘴角微微上扬,打趣道:“柳兄,这意味着你也成了铁骨铮铮的汉子,和我一样。”

    二人相伴着回到营中。

    大战停止不久,在军令下达之前,他们暂时可以歇息一阵。

    种平将发下的烧饼一块块掰碎,浸到放盐的汤水里,有滋有味地蘸着,直到泡软才心满意足放到嘴里。

    柳三变同样如此,他们经过这一年的历练,吃军粮的姿势也娴熟不少。

    种平吃着,没来由感慨一句:“从前这烧饼,又硬又涩,甚至还没多少油料。可是近日以来,军中的伙食改善不少。”

    柳三变咽下一口饼子,解释道:“据说是今年的收成不错,各地粮仓中有余粮,自然也紧着咱们一些。毕竟西北的战事最烈,要让咱流血,最起码也得做一个饱死鬼吧。”

    “柳兄,咱们来的日子不短,再有不久,京城会派遣来者,给武院学生授官。我打算留在西北,好生经营一下这片土地,让百姓可以安居乐业。”

    种平说着看向柳三变:“不知柳兄想要去哪。”

    闻言,柳三变思考了片刻,再度开口:“不瞒种兄,我这人其实吃不得苦,或许回到莱州的水师学院走一遭。”

    “水师么……”种平面露思忖,虽然对柳三变不能留下感到遗憾,但他素来不是会强迫人的性子。

    再说了,这西北的环境确实不是久居之地。

    不过种平暗暗立下决心,终有一日,他会让这西北之地,再度成为塞上江南!

    从前鲁王可以将凉州从无到有,经略成天下仅次于江南与关中的富庶之地,种平可以借鉴前人经验,自然觉得自己也可以。

    柳三变看出种平的脸色变化,心中也是万般无奈。

    若非他答应过山长,还真不想与种兄分开,二人从初入武院至今十载,交情可以说是亲如兄弟了。

    不过这话无需当面讲,不然以种兄的脾气知道这消息,到时指不定要将山长的门给踹了。

    当夜。

    二人皆是难眠,只因往后的日子,都充斥着太多的忐忑与不定。

    ……

    汴京城中。

    范希文与滕宗谅同年及第,消息传回吴县和登州,让范庸和谢氏都大为欣喜。

    范氏族中大加庆贺,老族长更是允准了引谢氏入族谱的决定。

    一时间,范希文双喜临门,喜不自胜。

    他破天荒广邀好友,其中就包括早些年中举的晏元献,以及同时文中书院走出的司马和中。

    小筑之中。

    杨七郎如今也成家立业,接掌了大量涉及军务的商贾之事,常年游走于大宋南北,脸上褪去了稚气,显得颇为老成。

    种明逸坐在他对面。

    这位兢兢业业了大半生的夫子,如今也过了天命之年,逐渐将教授弟子的事业写下,退居府中专心写文。

    按照李常笑的做法,文中书院声名远扬,终其不过是给“文中子”王演扬名。

    种明逸一辈子躬耕讲学,自身的学问也不差,当然也要留下一些属于他自己的东西。

    种明逸自觉有礼,于是尝试将自己的教学经验编成一本《蒙学》。

    今日,杨七郎前来,是准备商议以海船贸易的事宜。

    这些年来,由于咸平帝大力兴办水师,盘活了不少造船厂,让停滞许久的造船业再度兴盛。

    相较于唐初的时候,如今的船只用于远洋,至少在性能上是绰绰有余了。

    杨七郎作为一介商贾,自然也会想着要开拓海上的贸易。

    李常笑对这个想法不置可否。

    遥想当年,鲁王孟海通率领东莱和郓州的水匪浩荡出海,规模将近万人,是为了寻找传说中的扶桑之地。

    按照李常笑的观察,他们当年的确有人远跨重洋,成功抵达扶桑。

    只可惜,这么多年一直没人回来。

    要说他们习惯了故土称王,显然这事并没有太过合理的章法。

    换而言之,是这海域深处藏着的某种危险,甚至大过他们要回祖地看看的欲望。

    如果此言属实,这海路倒是需要整饬一二。

    不过数个念头之间,李常笑的思绪早就飘出了好远。

    待他回过神,杨七郎才小心翼翼问道:“李师,不知您意下如何?”

    “此事自无不可,但朝廷的步子却还是需要小些。当年吴朝曾经向流求派过一位皇家子嗣,数十年前被人撺掇王位。”

    “你若是有心,倒可先在流求经营一段时日。海贸之事关涉重大,国朝中掣肘颇多,如果无法安抚各方,祸害不小。”

    杨七郎闻言,亦是不由点头。

    别的不说,以大宋水师为例,目前仍以钱家的臣子居多。

    如果任由水师出海,指不定会被有心者利用,搞什么复辟吴越国的戏码。

    如果影响扩大,连天波杨府也会受到牵连。

    杨七郎想到这,神情一凛:“多谢李师指点。”

    “你且先去,我近来需要南下一趟,恐怕无暇顾及。”

    “李师要到何处?”

    “湄洲岛。”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