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旗小说 > 穿越王府后长生不死 > 第二十七章 扮猪吃虎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旗小说] https://www.leqi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幽州,涿郡

    张谯领着麾下的太平军,已经攻破了故安、范阳等六城,距涿县只有数百里。

    幽州牧退守广阳郡,辽东侯考虑到兵马折损将骑兵收回上谷郡一带。

    这一下,就令涿郡失去了幽州兵马的支持。

    涿县城中。

    稍有家底的早早就收拾,到北方的郡县逃难。

    他们对太平军的作风早有耳闻。

    简直是比蝗虫还要夸张的存在,雁过拔毛,兽过留皮。

    太平军所到之处,便是最普通的一块地皮都能被掀过来反复搜刮一遍。

    张氏肉铺。

    张图手里抱着一块比他手臂还粗的羊腿骨肉。

    一边大口咀嚼,一边又唉声叹气。

    关云手握屠刀,正在砧板上剁肉,一刀落下,寒光闪闪上下舞动,劈如闪电掠长空

    每一刀都沿着经络和血肉,切出肉片纹理,看得格外赏心悦目。

    等他收刀完,张图还在叹气。

    关云无奈一笑,走到他身旁坐下,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做,只是静静坐着。

    张图抬起头,将羊骨丢到一旁,默默开口。

    “老关,你说咱们该怎么办。等太平军进城,一切就全完了。”

    “都听你的。”关云面带笑意,“关某孑然一身,到现在只得你这一好友。”

    “若想留下,我陪你持刀。”

    “如是离去,我自当跟从。”

    闻言,张图仿佛再度焕发生机,他咧着大长胡须问道,“当真?”

    关云有些无奈,“当真!”

    话音刚落,张图露出了得逞的笑容。

    他起身,拉着关云就往后院跑,口中还不断重复。

    “老关你可不能反悔。当然,你反悔也晚了。嘿嘿!”

    莫名有种上了贼船的感觉。

    ……

    半晌

    关云被带到一间屋子里。

    映入眼帘的,是成排成列黄澄澄的金条,还有数目众多的银子、珠宝、玉器。

    屋子约莫四丈方圆,堆的都是价值连城的宝贝。

    在关云错愕的目光中,张图将角落里一个不知道放了多久的扁担抬起,解释道。

    “俺老张家祖上,其实是游商起家。数代先祖积蓄金银,才有了这份家业。”

    “只可惜,数百年来,都是下九流的屠夫和商贾。家父临终前,还遗憾老张家未有官人。”

    说罢,他抬起头,神色极其认真。

    “老关,我想起兵立业。”

    关云没有犹豫,“我帮你。”

    ……

    三日后。

    张氏大院。

    关云手持一柄青龙偃月刀,而对面的张图一杆丈八蛇矛,竟与他打得有来有回。

    直到第二百个回合,才堪堪分出胜负。

    收回兵器,关云走到张图身旁,对着他一通打量。

    好你个浓眉大眼的!

    “老张,你祖上不是用刀的。怎么一手矛法出神入化。”关云大眼一瞪,总觉得这小子还有暗招。

    肯定不是个正经的屠户。

    张图不好意思地挠着脑袋,“俺祖上有言,凡事需留三分。”才能扮猪吃虎。

    关云看向他,透着打量,“这矛法占足了三分?”

    张图笑而不语,直接趴在地上,一副不管不顾的模样。

    反正打死也不说。

    关云的脸抽了抽,默默将他扶起来。

    心想自己莫不是碰上一个老六了。

    ……

    太和十年,七月。

    张图号称散尽大半家财,将族中原有的部曲,与招募而来的流民统合一起。

    他自封部曲督,以关云为骑督,开始操练兵马。

    眼下太平临近,县衙对大族养兵是乐见其成。

    或许是为了鼓励其余大族效仿,县令批准将武库多余的刀兵和甲胄送给张图作人情。

    就在他们整军完毕,做好背水一战的准备时。

    离谱的事情发生了。

    张图预定出兵的那一日。

    年前派往前线的幽州骑兵突然回援,直接打了太平军一个措手不及。

    幽州牧,辽东侯。

    两个原本作壁上观的人,像是约定好了一样,同时出兵来援。

    幽州形势一片大好。

    关云和张图两兄弟对视,都从对方眼里读出了一个意思。

    “你开了?”

    “我开了?”

    ……

    杏花山。

    诸葛兄弟正式住下来。

    在华元的帮助下,他们在李常笑不远处建了草庐。

    说是草庐,其实稀碎得很。

    别看书中的隐士一个个无欲无求,动不动就筑庐隐居,可有相当一部分,连草庐都需他人假手。

    他们一时兴起搭建的成果,实则用来做鸡窝都磕碜。

    而诸葛兄弟正在此列,还是道上的佼佼者。

    最终还是李常笑看不过去,派白龟出手,才算勉强能看。

    瞧瞧!

    这年头连只龟都比不上。

    ……

    搬走之后,诸葛朗倒是迅速适应起山里的生活。

    每日走到乡间,与晒太阳的老丈攀谈。

    一来是求取些耕作,栽植的经验,用作立身之本。

    二来想要拉近关系,融入其中。

    他颇有心计,讲话也只挑好的说,只半天就将老头们哄得心花怒放。

    称呼也从最开始的“老丈”“公子”,变成“某某爷”“小朗”

    关系的进步可谓飞速。

    诸葛明也没闲着。

    他不喜欢与生人接触,于是成日往李常笑的草庐跑。

    他最喜欢后院的一间竹屋,那是李常笑的藏书阁。

    里面的书都很新,涉猎的范围也很广,兵法韬略,星象占卜,风水龙脉……

    粗略一数,恐怕不下万本,是真正意义上的书山林海。

    每本都是李常笑一笔一划默出来的。

    他藏书的习惯于旁人不同。

    一般人是以书本身为藏,而李常笑是以记忆为藏。

    他平生的见闻,都能分毫无差存于脑中,而且不随时间推移而遗失。

    四百余年的阅历,上启春秋秦国,又逢汉新更迭,绵延至今。

    寻常人穷极一生都无法走完半程,字字句句都是阅历的体现。

    诸葛明一下子看入迷了。

    李常笑倒无所谓,倘若真能让这个闹腾的小子静下来,些许书看也就看了。

    ……

    眨眼间,三个月过去。

    随着朝廷大军回援,司隶周围的太平军都被平定。

    黄严死守一月,坚持到大军来援。

    生死际遇,黄严成功突破罡气境,正式踏入猛将的行列。

    恰逢车骑将军朱达经过,听闻涅阳城的事迹,对黄严颇为赏识,特召他入军中随行平叛。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